韓國局勢,變得撲朔迷離,吸引了諸多關注。
由尹錫悅引發的“戒嚴令”與“彈劾”,搞的韓國政局一變再變,尹錫悅的總統寶座搖搖欲墜卻還沒倒,充滿了看點。
韓國政壇的變化讓韓國電影《首爾之春》火了。
《首爾之春》的確是一部好作品。有關這個故事的前後,前文(從《首爾之春》看“首爾之冬”)已經寫過。這裡聊下影片主演黃政民。
黃政民,已經憑藉《首爾之春》拿獎拿到了手軟,包括韓國電影三大獎中的第45屆韓國電影青龍獎影帝與第60屆百想藝術大賞影帝。至於另外一個電影獎大鐘獎,隨着2023年底大鐘獎的主辦方韓國電影人總聯合會的破產宣告,“大鐘獎”商標權被拍賣,可能就沒有這個獎了。這也意味着黃政民把能夠拿到的獎都拿下了,可喜可賀。
黃政民,與李秉憲、河正宇、李政宰並稱為“忠武路四大金剛”,是韓國電影界里僅次於“三駕馬車”(宋康昊、崔岷植、薛景求)的金剛級選手,他們構成了韓國電影最有演技的群體。
只是黃政民,在2024年里,他不僅演了《首爾之春》,還主演了《老手2》,很有一種想要扛起韓國復興大梁的意思。
可惜的是,《老手2》明顯不行。不說跟《首爾之春》相比,就是跟《老手》比,也相差很多。
《老手》之所以好看,不僅有黃政民,更有劉亞仁的反派擔當。甚至是,劉亞仁的反派演繹更具看點,風頭完全蓋過了飾演警察的黃政民。
《老手》被國內買了版權,改編成了《大人物》,由王千源、包貝爾主演。這也是包貝爾諸多大銀幕形象里表現最好的一次,就是張狂之極的囂張富二代形象,很好地與包貝爾氣質吻合到了一起。至於王千源飾演的警察,則沒有給人帶來任何驚喜。
《老手》也是,劉亞仁用他驚人的演技,將一名囂張的富二代演活了。包貝爾是找到了與自己氣質相匹配的角色,有種瞎貓撞到死耗子的感覺,而劉亞仁則純粹靠演技,就將角色不寒而慄地演活了。
黃政民則是那種大家對他的一貫的認知,依舊是鬆鬆垮垮的小人物,身上有很濃的生活氣息,同時在表面的玩世不恭之下有着堅定無比的正義與英勇。
《老手2》是想繼續開拓《老手》的經典模式,但是路徑錯了,時間也錯了。
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能打能拼的刑警,這樣的角色,甚至是《老手》這樣的類型,已經被馬東錫及他主演的《犯罪都市》系列給獨霸了。
也就是警匪類的動作喜劇市場,已經歸野獸刑警馬東錫了。不管你是黃政民,還是河正宇,在這個領域裡玩不轉了,起碼玩不過馬東錫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過去三兩年里,韓國電影市場一片凋敝,而救市之作,分別是2023年的《犯罪都市3》與2024年的《犯罪都市4》。
10年前,誰能想到在韓國電影最衰落的時候,出來救市挑起票房大梁的居然是馬東錫。他曾經只能在黃政民、河正宇等大咖的電影里做不起眼的小配角,誰能料想到壓根沒有演技,戲路狹窄的胖子居然單憑一個《犯罪都市》系列,就撐起了韓國電影市場的一片天。而且他主演的《惡人傳》《憤怒的黃牛》《壞傢伙們》也都值得一看。
在馬東錫面前,黃政民再想演好警匪動作片,已經很難了。
作為警匪片,《老手》里的警察也不是黃政民一個人,而是還有吳達洙、張允柱等配角負責插科打諢,增加了不少喜劇片段。
可是,這種小警察組團抓匪,一群小人物們邊搞笑邊成事的協助模式,也有《極限職業》這種模式,表現的非常贊了。《老手》的組團模式並不算特別成功,尤其是在劉亞仁的精彩演繹下。
《老手2》里依舊有吳達洙、張允柱等配角,但他們的角色實在是太雞肋,戲份完全是硬湊出來的。警察團隊的融合度與第一部比,明顯差了,倒退了很多,這就不好了。
《老手》的故事裡劉亞仁飾演的反派,早早就露出了面目,而是囂張着搞對抗,本身就是影片的看點。《老手2》里丁海寅飾演的反派,不僅沒有接住劉亞仁留下的空檔,還在故事模式上讓這角色藏了起來,走起了懸疑的模式。實際上觀眾從一開始就輕易看出了他就是真兇。可是黃政民們一幫人卻一直不知道,一直在黑暗中滾打摸爬,影片的看點消失了。
馬東錫的《犯罪都市》系列,一步一個腳印,打造出了絕佳的動作片系列。可是,《老手》的走勢,卻很讓人無語。《老手2》,全面落後於第一部,怕再也沒有第三部了吧。
按說,《首爾之春》才是黃政民比較少飾演的角色,也不是他慣常的表現,《老手2》有大家更熟悉的黃政民的氣質。但是,《老手2》又偏偏讓他打起來,變成搏命的傢伙,這與他又挺不符的。所以,在大家都熟悉的路上,他這一次翻車了,而在大家不熟悉的路上,他卻意外成功了。這真是讓人看不懂。
就像當下的韓國局勢一樣,大家都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大家都知道尹錫悅會下台,但怎麼下?下台後誰來接班?接班後又會帶領韓國怎麼發展,沒人知道。
韓國電影也是這樣的。只靠馬東錫,可能是不行的,畢竟他的戲路實在是太窄了,不可能走得更遠。韓國電影的未來,還得靠黃政民等人。
《老手2》的表現,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啟示,黃政民要想有更好的發展,千萬不要再敷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