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它像賈玲拍的《你好,李煥英》,不是因為劇情相似,而是其中的情感相似,都是出於一個逝去的母親對女兒的愛,但如果這份愛有分量,顯然它比李煥英重的多。
為什麼是3天假期?
與李煥英的穿越不同,電影的設定有點魔幻,身在天堂的母親因為表現良好,被天使准許3天假期回家探親,在此期間,她可以去到任何想見的親人身邊,待上3天,看看他們,以解思念之苦。
身為母親的福子,挂念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她遠在美國當教授的女兒珍珠,本以為自己會坐着天使的專車去美國,結果天使竟然把她帶回了曾經的小破村子,她一邊抱怨一邊吐槽,感覺是天使搞錯了。
回到老房子,女兒竟然真的在這裡,福子帶着疑惑,利用3天的假期,與觀眾一起慢慢解開女兒回來的原因。本以為這3天會是幸福的,會是快樂的,福子會見到女兒如花般的人生,可惜她只看到了活在愧疚中的女兒。
福子是靈魂,無法說話,也無法行動,只能默默的跟在女兒身後,原本只想靠着3天假期,看着女兒幸福,她就能在天堂安心了,可看到痛苦的女兒,她又想在這3天中做點什麼。
為什麼回到老家?
電影一開始的時候,福子與觀眾一樣都很好奇,為什麼珍珠要放棄美國的生活回到老家這個破村莊里開飯館。不單是福子不理解,就連村子裡的老人們也不理解,他們都是福子的朋友,每天都會攆着珍珠離開村子。
但是面對老人們的驅趕,珍珠總是笑臉相迎,並為他們做上一頓午餐款待,還笑着說,吃飽了才有力氣趕我呀。老人們安慰珍珠說,母親死前沒有回來不是你的錯,你沒必要因此而內疚,她笑着說,本來可以留在首爾,為什麼要去那麼遠。
珍珠是在怨恨自己,她想將母親走過的路再走一遍,她學會了做飯,廚藝與母親一樣厲害;她來到了母親生活的地方,看着她曾經看過的風景,福子這才明白,原來女兒是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彌補愧疚。
福子從來不覺得女兒有做什麼對不起她的事,所以她跟在女兒身旁努力的吐槽,就像是一條條隱形的彈幕,想讓她振作起來,但作為靈魂的福子什麼也做不了。這種感覺彷彿隔着一堵透明牆,讓他倆親密又陌生。
隨着劇情的發展,你會發現,曾經他們倆也是親密又陌生的,而這也是珍珠最後悔的。
為什麼離開女兒
福子年輕時與丈夫離婚,一個人帶着珍珠艱難的生活,因為出身卑微又沒什麼文化,福子只能去做保潔工作,關鍵是工作時還得帶上珍珠一起,有珍珠在,她活也做不好,錢也拿不到。
為了女兒的未來,福子將她寄養在弟弟家,自己去和一個帶娃的男人結婚了,不是她貪圖“美色”,而是男人答應她,只要與他結婚,就可以為珍珠提供學費,直到她考入大學。
就這樣,珍珠有媽又彷彿沒有媽,每次回繼父家,都有一種偷偷摸摸的感覺,她想打工掙錢與福子離開繼父家,可她根本不同意,堅決要珍珠努力學習,去過另一種不同的生活。而珍珠與母親的不和,也是從這個時候種下的種子。
在珍珠眼裡,她想要的是母愛,可在福子眼裡,她只希望女兒成才,不要重走她悲慘的人生道路,母女的不理解造就了親情的疏遠。珍珠很厲害,也如她所願,考入大學並出國留學,一直考到博士,並留在國外任教。
珍珠成功了,福子很滿足,她終於能擺脫為女兒活着的人生,開始自己的生活了。
為什麼與母親不和
孤獨的福子一直試圖與女兒和解,她會坐着公交去很遠的女兒家,就為了與她吃頓飯,睡一晚上,結果珍珠對她貿然到來,感到憤怒,對於她塞滿冰箱的食物也都嫌棄至極,她用惡毒的態度將福子趕走。
珍珠確實成功了,但是她無法理解母親的行為,小時候,她想要母親陪在身邊,陪着自己成長,但母親卻為了她的未來,狠心把她推給舅舅。她不理解母親的苦心,一直在心裡與她較勁,那句為什麼拋下我,從來也沒問出口。
所以珍珠排斥母親的一切,不接她的電話,不想見到她,一切與她有關的事情都不想知道,甚至連母親去世,她也沒有再見母親最後一面。而這些恨都在母親去世後變成了悔恨。
珍珠開始理解母親,開始懂得母親的心,開始明白她為何執意要讓自己努力學習,可是一切都已來不及。
為什麼叫母親?
珍珠很想與母親說句話,說句對不起,可她根本沒有機會,身為靈魂的福子心急如焚,最後她向天使求來了方法,那就是犧牲自己對女兒所有的記憶,換一次夢中見面的機會。
靈魂與人的關聯,無非就是記憶,沒了記憶就沒了念想,福子知道後果,但她依舊希望化解女兒心中的愧疚,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敞開心往前看,不被困在這裡。也許這就是母愛的偉大。
夢裡,珍珠終於又見到了母親,為她做飯,與她說話,告訴她這些年自己的不好,說出了自己的內疚與後悔,福子只是笑着安慰她,都會好的。
為什麼推薦這部電影
這部片子很慢熱,前半段福子是搞笑的“人形彈幕”,後半段她又讓大家明白,一位母親的犧牲與偉大,這部電影不是讓你哭的,而是讓你明白,無論父母曾經做過什麼決定,做過什麼事情,都是考慮到了你。
他們用自己有限的學識和能力,為你做了他們認為最好的決定,所以不要有怨恨,也不要有執拗,這些氣與恨會在未來的某天化作你的後悔,只是那時候,你已經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