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儒:早年拋妻棄子,如今後悔不已,但為時已晚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編輯:鐵鎚

李成儒業內名聲響噹噹的大腕。

曾經因為一時衝動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那就是把年僅6歲的妻子和兒子趕出了家門。

如今,年近七十,李成儒孤身一人。

身邊一個可以依靠的人都沒有。

他試圖用1000萬元把兒子買回來,卻被兒子激烈反對。

李成儒一生跋扈,對他人辱罵連連。

如今老去孤獨,實在令人唏噓。

一、名導初成

李成儒出生在首都北京

可和大家印象中的北京人不同,他從小生活艱辛。

少年時期的他喜歡看戲劇表演,經常跑去看話劇演出。

16歲那年,李成儒進入一家服裝廠當學徒。

業餘時間參加校園話劇表演,因為只有表演能給他帶來快樂。

20歲時,他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業餘表演班學習表演技巧,決心投身於表演事業。

1981年,年近三十的李成儒才剛剛爬進入娛樂圈。

在電視劇《西遊記》的拍攝現場開始了他的劇務工作生涯。

那些年,他辛勤工作,從基礎做起,為將來當演員打下紮實基礎。

5年的劇務生涯讓他深切體會了影視製作的艱辛。

劇組工作環境極為繁忙,李成儒需要隨時待命。

處理各種臨時發生的問題。

工作強度大,經常加班到深夜。

但是李成儒並不氣餒,反而更加努力工作。

希望從基層做起,學習影視製作的方方面面。

之後,李成儒轉戰商海,投資當老闆。

服飾、住宿、洗浴他均有涉獵。

改行之後他做的很是不錯。

沒過幾年,日進賬便高達50萬元。

總資產更是達到了大家想不到的數目。

然而好景不長,一次虧損嚴重的經商失敗。

使李成儒一夜之間家產化為烏有,身無分文。

這場失敗是因為李成儒和朋友一起經商外匯,結果虧損慘重。

他沒想到自己曾經積累的財富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化為烏有。

一時間難以接受這個結果。

1995年,41歲的李成儒再次趴回影視圈。

在電視劇《東邊日出西邊雨》中出演了一個角色,正式成為演員。

起初,他還不太適應鏡頭前的表演。

但憑藉著過硬的基本功,李成儒逐步找到了狀態,成功轉型為演員。

2000年,他在電視劇《重案六組》中飾演“大曾”一角。

演技大放異彩,人氣急升,從此小屏紅人。

觀眾對這個平易近人而又充滿正義感的警察形象留下深刻印象。

之後,李成儒陸續在多部影視作品中塑造了許多出色、深入人心的角色。

跌宕起伏的事業路,造就了他傳奇的一生。

而同樣成就他的還有豐富多彩的感情生活。

二、初婚不順

李成儒與李世榮的婚姻之路並不平坦。

兩人性格和家庭背景差異很大,最終難以調和。

1954年出生的李成儒小時候尚可。

然而2歲那年,家裡的頂樑柱過世了。

家道中落,四合院被迫賣掉。

年幼的李成儒經歷了生活的艱辛,埋下了改變命運的決心。

稍長大一點他考進表演學校。

可因為沒有錢沒人脈他只能拎包進廠做最低級的工作。

1980年,李成儒考入北電業餘表演班,對演戲的熱情重新燃起。

就在這個時期,李成儒認識了李世榮。

李世榮是當時已經是藝術團的團長了,家庭背景優越。

儘管兩人條件懸殊,但李世榮相信愛可以跨越一切。

嫁給了還是窮小子的李成儒。

婚後兩人住進沒有廚房和廁所的18平小房裡。

過着拮据的生活。

李成儒工資很低,全靠妻子李世榮養家。

不久後兒子李大海出生,家裡開支更多,李成儒決定下海經商來改變現狀。

毫無疑問他成功了。

李成儒迅速發家致富,豪車豪宅應有盡有。

然而,財富和名氣也改變了他的性情。

他開始看不起妻子李世榮,覺得她配不上自己現在的身份。

沒多久,他就提出了離婚。

李成儒取得巨大成功後,卻很吝嗇家人。

離婚後,李世榮只能帶着7歲的李大海回到18平小房。

在簡陋的條件下生活了28年。

李大海從小承擔起家計,輟學出來工作,但遭遇父親的漠視。

李成儒對他們不聞不問,拒絕對困難的母子提供任何幫助。

李成儒和李世榮短暫的婚姻生活並不美滿,最終以離婚告終。

兩人性格和背景差異,以及李成儒取得成功後性情大變。

都成為這段婚姻破裂的重要原因。

這不幸的婚姻也給年幼的李大海帶來了童年的傷痛。

影響他的人生歷程。而李成儒卻依舊在花海里徜徉。

三、二婚再遇坎坷

李成儒與史依弘的婚姻,註定會以離婚告終。

李成儒是一個典型的中年男子,對年輕貌美的女性充滿幻想。

當他第一次在劇院里看到史依弘的表演,就被她的姿色和藝術魅力深深吸引。

儘管比史依弘大了18歲,李成儒還是毫不猶豫地展開了追求。

他先後送上鮮花、歌曲和朗誦,用浪漫手段征服史依弘的心。

最終,史依弘也被他的真摯打動,答應了求婚。

然而,這場婚姻註定不會長久。

因為兩人的生活中心不同,李成儒在北京發展事業,而史依弘的根基在上海。

長久地不見面,讓二人感情自然也漸行漸遠。

更重要的是,李成儒表現出了自私自利的本性,

親人需要時,他從未伸出真心的幫手。

李成儒專門為史依弘添置了一架鋼琴

然而這純粹是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並非真正關心史依弘的需要。

證據就是,當兒子李大海想借用這架鋼琴時。

李成儒立刻大發雷霆,甚至怒罵出聲。

一再地強調鋼琴是他送給史依弘的。

他完全不考慮李大海的想法,只在意顯示自己的權威。

後來李大海想買房子給母親居住,也希望得到李成儒的經濟支助。

但李成儒不僅拒絕借錢,還嚴厲批評李大海,認為他買不起房子就不該考慮。

這種行為無異於在教訓自己的兒子,完全沒有父親該有的愛心。

因此,李成儒的自私自利已經充分暴露。

他對史依弘的愛,也許只停留在膚淺的傾慕。

這種沒有真情基礎的婚姻,註定無法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李成儒和史依弘最終只能選擇分手。

因為他們之間從未建立真正的理解和信任。

人到老年李成儒可謂是兩手空空。

而李大海卻在這時再次出現了。

四、父子終圓滿

李誠儒是一個典型的事業型男性。

他創業早期就與妻子李世榮離婚,全身心投入到生意中去。

李世榮獨自將兒子李大海撫養長大。

李大海從小對音樂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與天賦。

他經常一個人偷偷鑽進學校的音樂教室,摸索練習彈奏鋼琴。

然而李誠儒不支持兒子的音樂追求。

他認為兒子應該專心學習,將來進入社會後要站穩腳跟,過上體面的生活。

李誠儒多次嚴厲地訓斥李大海,禁止他進入音樂教室。

李大海因此深受傷害,他美好的音樂夢想被生生扼殺。

但對音樂的熱忱仍支撐着他的成長。

高中畢業後,李大海毅然選擇進入娛樂圈,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

李誠儒強烈反對兒子的決定。

在他看來,娛樂圈風雲變幻,兒子很難獲得成功。

他屢次勸說李大海放棄,轉行做一些比較穩定的工作。

但都被李大海堅定地拒絕了。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的日子裡。

李大海時常會想起父親的反對和漠視,內心充滿怨恨。

然而他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終於,李大海憑藉實力和毅力在娛樂圈站住了腳跟,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創作人。

而李誠儒還是不理解兒子的職業選擇。

更是從未給過他一點點的有待,這使李大海內心的委屈日漸加深。

當李誠儒進入老年,身體每況愈下時。

他才意識到親情的可貴。

頻繁的住院治療讓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孤獨和無助。

這時李誠儒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犯下的錯誤有多嚴重。

他主動聯繫李大海,表達歉意,並送上價值20萬的汽車,試圖彌補過失。

李大海謹慎地收下了這份心意,但多年的誤會不能在一朝一夕中化解。

然而,時移事改。

在病痛和孤獨的折磨下,李誠儒意識到只有親情才是最後的依靠。

他開始真誠地鼓勵李大海的音樂事業,出錢出力支持兒子舉辦個人演唱會。

李大海也漸漸敞開心扉,感受到了父愛的溫暖。

他發現父親並非記憶中那般嚴苛,而是換了一個全新的模樣。

當李誠儒卧病在床時,李大海踏入病房。

握着父親的手輕聲講起他們過去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李大海細心照料父親起居,與他度過最後的時光。

李誠儒感動於兒子的大度,這才發現親情源自內心。

血濃於水的家人才是自己此生的依靠。

人生無常,機遇轉瞬即逝。

感恩兒子的寬容,李誠儒度過了一個溫暖圓滿的晚年。

親情中最寶貴的,不是金錢與物質,而是相互扶持、相知相惜。

經歷了誤會與分離,父子終於修復了破裂的關係。

緊緊把握住了這難得的天倫之樂。

親情的力量無比強大,但它也可以成為一個人的枷鎖。

李大海是否能真正走出父親的陰影。

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抑或他已經被過去所禁錮。

終生難以幸福,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每個人的成長都會離不開家人的影響。

但終究要學會靠自己的內心力量生存和成長。

李大海最後是否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