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年》,如果沒有任思羽,他倆會不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一夜之間網播劇似乎都改變了播出套路,不再是一周僅僅更新個兩三次,而是每天都在更新,再也不用煎熬在等更新的日子裡了。像《消失的十一層》感覺前天的還沒看完就已經快播到大結局了。又如《曾少年》如果不是集數多點,恐怕也該接近尾聲了。


《曾少年》播出過半,各個人物的感情線也趨於明朗,最讓大家意難平的是恐怕得數“秦茜和一輝”這對了。雖然兩人本就不是只求安穩的那種人,可也沒想到“一輝”竟然會在被人報復的混戰中匆忙下線,留下秦茜一人獨自悲傷。


說完遺憾的再說說主線謝喬的感情,對“小船”哥的暗戀被扼殺在了萌芽之中。誤打誤撞下竟然跟楊澄在一起五年之久,期間兩人幾次的爭吵都是因為任思羽的出現,那麼如果楊澄一早就拒絕任思羽,他會不會最終跟謝喬走到一起呢?


先看看任思羽是個什麼人,王瑩對她有很客觀的評價,說她就是個混局的,只要是有利可圖的地方她都願意去。後來在非典時期,任思羽躲在楊澄家裡的時候自己也承認“如果楊澄連這點門路都沒有,還跟着他混什麼。”可見任思羽本身是很清醒的,她想要上流社會的生活,就必須抓住個靠山,而楊澄就是她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說楊澄是任思羽最好的選擇呢?楊澄生長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里,母親對父親極度崇拜,可父親卻對母親不屑一顧,家庭只是維持着表面上的和諧。楊澄雖然沒說,但在耳濡目染中也覺得自己需要這樣一個“迷妹”,他在謝喬那裡得不到這種情感,但是任思羽能給予他這種滿足。所以看起來任思羽是處於劣勢的,實際上她只要是稍微的一表現出軟弱楊澄就被拿捏了。


這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楊澄在謝喬那裡是得不到的,所以就算是楊澄知道他跟任思羽的糾纏不清會讓謝喬不悅也沒有明確的拒絕過她。楊澄喜歡的只是謝喬單純,不作的那一部分,可這一部分並不能支撐兩人一起走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