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寧成觀眾心中新晉意難平?張子賢或成國慶最大贏家

“嘴角微微勾起,說著‘別緊張,easy,easy’,而後視鏡中顫抖的眼神卻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懼”這一幕出現在今年國慶檔票房冠軍《萬里歸途》的開頭。發生這一幕時,車外正在進行着政府軍與反叛軍的生死搏鬥,隨處可聞的爆炸聲喻示着此刻情況的危險。

這個鏡頭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看到了一個專業演員應該有的樣子,而這一片段的演繹者正是演員張子賢

張子賢能把角色演“活”的最大訣竅是鬆弛。也許正因為是“非科班”,張子賢其實是一個不會用所謂的“技術”表演的人,他對於所有的作品、人物付出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足夠自然鬆弛的演技,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他詮釋角色時,靠的是對於角色的了解和感受,或者說,張子賢對於每一個飾演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思考在其中,《萬里歸途》中的章寧也是這樣。

在採訪中,張子賢曾表示“壓根兒沒想過把章寧塑造成一個外交官、官員、公務員、英雄,或者說,端着剛正不阿什麼的”,張子賢覺得“章寧就是一個平平常常‘在那兒上班’的人,正常人。”暴躁、插科打諢,章寧飾演的外交官似乎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板兒正”,但是發生衝突時,他又會沖在最前線,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就像張子賢說的,外交官也是個“正常人”,是因為張子賢沒在表演的時候“端着”,才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接地氣、更真實的外交官形象。

而關於章寧犧牲的部分,張子賢也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他在表演前設計了兩種演法:一種是“含情脈脈”,另一種就是現在電影中呈現出來的這種——真實殘酷。當暴亂忽然發生,所有觀眾都以為並沒有人被子彈打中的時候,章寧的脖子卻被子彈瞬間打穿,他勉強的抬了抬嘴角,只說了句“easy,easy”。在我看來,這個部分的設計非常妙,猝然的離開更讓人措手不及,而觀眾對於章寧的不舍也隨着他手的落下而瞬間爆發。章寧留在影片中的最後一句話是“easy,easy”,正如他剛出場時那樣樂觀,幽默……相比於長篇大論的抒情,簡單兩個單詞的留白卻讓這個人物更加的鮮活飽滿,我想,張子賢真的把這個角色“吃”透了。

除了犧牲片段的巧思,張子賢在台詞上也頗有一番見解。在宗大偉假裝在迪拜給老婆打電話時,章寧的“你看見宗大偉了嗎?”讓全場爆笑;而看照片時“你看我閨女怎麼長得跟我越來越像了?”,也讓觀眾欲罷不能;甚至章寧的金句“Easy easy”,也是張子賢自己的創作。

這些台詞更是成為了章寧走進觀眾心裡的一大助力。

其實,在章寧之前,我就認識了很多個“張子賢”了。在他以往的演藝履歷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並不在少數。

職場劇《平凡的榮耀》中,張子賢塑造了一個雖然圓滑、但有自己原則和底線,雖然平凡、卻有閃光點的張經理;《叛逆者》中的王世安一角,張子賢在呈現出王世安的精於算計、城府頗深的同時,也展現出他在大時代變革中的驚惶、無奈和本能的求生欲,賦予了這個角色真實可信的心理邏輯和行動邏輯,以及在《二代妖精》里,“討債幫”的成員“眼鏡”、《動物管理局》中的不死水熊蟲劉國棟、《受益人》中的鐘振江……每個角色都是一個新的“張子賢”,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臉譜化”演技吧!

只有真正融入角色,把握住人物的每一個細節,才能把每一個角色演出自己的味道,這也是真正專業的演員該做的。表演重細節,角色重感受,張子賢總是會憑藉對人物的充分理解,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又一個出彩的作品,是當之無愧的國慶檔最大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