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底線》,演繹世間人情冷暖,情與法在線交織

電視劇《底線》以現實中真實的案件進行改編拍攝,大膽地描述了基層法院所經歷的一個又一個案件,從調解到立案再到審判,使觀眾深刻的了解到了法院的工作流程和法官的辛苦。作為一個法官,不但要公正廉潔,還要有人情味,還要抵制住各種誘惑。也要承受住各種壓力,法就是法、情就是情,影視中的每一個重大案件都讓人那麼揪心。處處顯示着情與法的交織,處處演繹着世間人情冷暖。

影視中辱母殺人案、搬家案、秦玲起訴離婚案,這些案件都讓人難以平靜。辱母殺人案中、當事人發問“你的母親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樣?”給人留下深深的思考。搬家案、貨車司機富大龍因父親得了癌症痛苦萬分,想讓孝順的兒子找方法了解自己,也不再給兒子添加負擔,就想一走了之。然而兒子富大龍為了多拉一些活,走近道引起了客戶謝玲的多心和恐慌,意外掉下車死亡,富大龍成了殺人犯,調查當中發現富大龍為了父親購買了違禁藥,卻不敢說也不能說的糾結和痛苦。這不就是情與法的糾結,孝順為父親購買自殺藥物,讓父親輕鬆地離開,道德和法律卻不能讓他這樣做,雖然是搬家惹起的案件,卻顯示了情與法的無奈。如果真的把藥物給了父親,結果又會是什麼?

秦玲離婚案,秦玲一個身患重病的人,有今天沒有明天的她,經歷了渣男丈夫烏剛的拋棄,並玩起失蹤多年,想和他辦離婚,法院程序煩瑣時間長,為了徹底擺脫烏家,必須要辦理離婚手續,這是秦玲在世的最後日子,能留給孩子和母親的一點生活希望。

當年秦玲和烏剛結婚的時候,烏剛一無所有,就連結婚的房子,也是秦玲出錢購買的。秦玲一個音樂老師一個善良的姑娘,結婚之後,她還專門在房產證上加上了烏剛的名字,小編猜想、秦玲本以為烏剛是個有作為的好兒郎,才把房本上加上了烏剛的名字,誰知卻是一個不負責任的黑心狼,烏剛不會生育,他們收養了一個孩子。但是烏剛的父母固執地認為是秦玲的問題,曾經把秦玲收養的孩子扔到火車站,讓幼小的苗苗埋下了深深的陰影,當時如果不是警察即時的發現了苗苗並聯繫到了秦玲,可能苗苗已經丟失,這不正是烏家父母對生命的冷漠。

當看到烏家父母的自私無情,竟然採用假死手段讓兒子逃避債務,對快要走到生命終點的兒媳一家不聞不問,一心只想得到更多遺產的烏家父母,讓人氣得牙痒痒,世間咋有這樣的人,就連影視劇中脾氣很好的周亦安法官都能暴跳如雷,像這樣的人咋就沒有辦法處理呢?還好影視中秦玲終於熬到了開庭的那一天,在法官的努力下法律給了秦玲一個公正的答案,烏家的陰謀沒有得逞。法律給秦玲這個善良的音樂老師,一個有力的支持。

再說法官周亦安,為了一句無心的話,要背一個處分鬧辭職,而領導陳康絞盡腦汁為了留住周亦安,還以走程序為借口拖住周亦安,不想叫他辭職。陳康深知周亦安想要辦理一個有挑戰性的案子,不然的話,就算真的辭職了,憑着周亦安的性格也會不甘心這樣離開法院。於是,秦玲離婚案就到了周亦安的手上,秦玲起訴離婚,這是一個需要拖延時間的案件,這樣一來,就能把周亦安留在法院里,他們也就有了更多機會來勸解周亦安留下來。雖然周亦安日漸成熟,但周亦安畢竟還是年輕氣盛,一時衝動提出辭職多少也帶了不少賭氣,需要周亦安冷靜下來或許就會改變自己的看法。

從這個情節不難看出,劇情里的法院多麼想留住一個人才,在當今社會要留住人才,也是各行各業的難題。另外《底線》把枯燥的司法審判轉換成喜劇性的衝突,凸顯了情、理、法的衝突與平衡,使司法人員始終堅守着道德、和人性的底線。我是娛樂小逗,朋友你們是如何看這部電視劇的,又是怎樣看待周亦安的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