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璐談《她們的名字》:非本色出演,生活中更願做小嬌妻

“有很多成功學的雞湯文,反正我看着挺唬人的。”在熱播的女性群像劇《她們的名字》里飾演女霸總的秦海璐,最近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談到自己對“女強人”的理解。

“到底什麼叫成功?我覺得養育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它也是成功;你在職場完成了這個月的kpi,它也叫成功;或者說你成功地交到了一個男朋友,也叫成功。我們不要把成功看得太片面。另外,如果經常把女性形容成女強人,這個標籤也是一種束縛和壓力。女強人她可以脆弱嗎?她脆弱的時候大家還會接受嗎?我覺得人都是很豐富的,多面的,不要單一地去拎出她某一面來評價。”

作為聚焦於當代都市女性生活狀況的女性群像劇,《她們的名字》中的三位女主雷粒、任多美和沈嘉男,分別代表了三類具有典型意義的都市女性群體。由秦海璐飾演的雷粒是知名購物平台創始人之一和女高管,是劇中的女強人設,自帶霸總光環,走到哪裡都是C位。由白冰飾演的任多美是賢良貌美的“全職太太”,將經營家庭當作自己的事業,在夢想“階層躍遷”的過程中又飽受原生家庭困擾。由薇薇飾演的沈嘉男則是剛從海外畢業歸國的富家女,一上來就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整頓職場”。

該劇自播出以來,因涉及女強人、大齡未婚、全職太太、原生家庭等熱門社會話題,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烈討論。三位女主跨越年齡、職業,相知相助的女性友誼,引發了諸多共鳴。而她們大膽撕掉世俗社會予以的標籤,活出自我風采的果敢、智慧與勇氣,也十足令人讚歎。

秦海璐飾演雷粒

“其實我自己是不給自己設限的,人設也從來都不是我選擇戲的一個標準,我也演過壞人,演過不完美的人,演過好人。”談到自己選劇的標準,秦海璐說。剛拿到《她們的名字》的劇本,她就覺得“語言非常精鍊”,“對於很多事情有總結性發言”,讓人有一種“看爽劇”的既視感。

雷粒這個女霸總角色,似乎為她量身打造。在秦海璐看來,雷粒成熟、風趣、不輕易暴躁,工作能力強、思維敏銳,總能抓住問題的重點。她大齡未婚,但不懼年齡,亦不懼世俗法則。她會告訴追求她的年輕富二代:“在我的世界裡,我不希望被人養,我也不想養別人。”也會向人直言:“錢揣在兜里才是自己的。”“我從來不希望自己是個女強人,更不希望在別人眼裡是個奇貨可居的標籤。”

秦海璐飾演雷粒

在《她們的名字》中,秦海璐的演繹成功顛覆了此前影視劇中“穿套裝、刻板臉”的女強人印象,使得雷粒這個角色有血有肉,立體豐滿,有強大時,亦有脆弱時,令人信服和喜愛。她收放自如的表演撐起了全劇的氣場,甚至有影評人高呼:秦海璐yyds!

網友們也熱情高漲,紛紛在彈幕中誇秦海璐“本色出演”。但秦海璐回應說:“你們知道我本色什麼樣兒嗎?哈哈。我不承認是本色出演。”她更強調演員表演的專業性,演員需要有強大的對角色的理解力、想象力和掌控能力。“雷粒跟我在生活中完全沒有相同點,對於角色全憑塑造。”“生活中我也沒有空間去施展霸總身份,生活中我更願意當小嬌妻。”秦海璐笑道。

《她們的名字》鼓勵女性撕掉標籤,活出真我。秦海璐也坦言,“標籤”其實是一個中性詞,對演員而言有利有弊。利處在於讓大家快速對一個人產生認知;弊處則會讓人很難去改變,去挖掘自我的多面性和豐富性。

雖然有着難以抹煞的個人風格,但從《親愛的,你在哪裡》的何雪琳,到《小敏家》裡面的李萍,再到《她們的名字》里的雷粒,秦海璐一直在孜孜以求地追尋風格和風格之間的細微差別,這也是一種對固化標籤的對抗——讓她每一次出現在熒幕上,都給觀眾帶來陌生感和驚喜。

秦海璐飾演雷粒

在《她們的名字》中,大齡未婚的人設和姐弟CP戲份,一開始就吸引了觀眾的眼球。董又霖飾演的富二代高旭使盡渾身解數,對秦海璐飾演的雷粒展開猛烈追求。而秦海璐穩健大氣,見招拆招,對人物心理刻畫精準到位,各種互動細節也遊刃有餘穩穩拿捏。

劇中高旭對秦海璐有一段“霸總文學式表白”,談及演這場對手戲的內心感受,秦海璐笑說:“這套對雷粒完全不好使。”

她透露,自己就是個霸總文學愛好者,因此連帶着劇中的雷粒也成了“霸總文學十級學者”,對於“霸總文學式表白”接近於免疫。但她也坦言:“雷粒在聽他說這些台詞的時候,內心還是有一些波動漣漪的,心理活動很豐富。然後就強裝鎮定地演完了跟他的對手戲。”

秦海璐飾演雷粒

導演和演員的相互激發、互為靈感,是好的影視作品產生的前提和基礎。

秦曉璐亦坦言,牟曉傑導演獨特的審美意識激發了她的創作熱情,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他在拍戲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角度是‘非常規’的,引起了我極大的創作興趣,比如說他會拍我的耳後45度角,也會拍我的側面,甚至是正側面,我覺得很有趣。而且,他對整個劇的色調、美術,有非常強的個人美學認識。我在第一次看到片花的時候,挺驚訝的,非常開心,因為看到了完全不同色彩、不同構圖和不同講述故事的新的方法。”

南都記者 黃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