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戰果
2018年8月22日至11月底,全國共查處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的“假企業”45749戶、涉嫌騙取出口退稅的“假企業”467戶,合計46216戶,定性對外及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可抵扣憑證255.62萬份,涉案稅額491.61億元。根據新華社相關報道的涉案稅額491.61億元,用增值稅最高稅率17%(有歷史發票)匡算,涉案金額不低於2891.82億元。
二、虛開增值稅發票的概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虛開增值稅發票是指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包括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違反有關規範,使國家造成損失的行為。
三、虛開增值稅發票到底傷害了誰
近年來,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犯罪活動十分猖獗。虛開的手段日新月異,花樣也是越來越多。但,歸根結底不外乎因利而頂風作案,大行買賣發票之事。
1、虛開發票的元兇
虛開發票的元兇主要集中在以賣發票獲取高額非法收入的企業。這類企業從註冊設立之初,就有計劃有預謀的以低於正常稅點誘惑大量中小企業非法購入其開據的發票,在一個徵收期售賣大量的發票,收完錢就走逃消失。這類禍根出票金額大隱蔽性強,危害性特別大。
2、虛開發票的幫凶
隨着國內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全國工商登記中小企業不完全統計接近3000萬戶。少部分中小企業,有取得發票的現實困難、被動“開票加價”的客觀因素,也有企業管理層對法制觀念淡漠、對失控發票、異常扣稅憑證知識點的模糊,同時對徵收機關對相應違法行為處理、違法虛開增票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不夠了解的主觀因素。逐步墮入買發票的陷阱,更甚者充當虛開發票的幫凶。
3、虛開發票的受害者
根據現行稅法“以票控稅”的大背景下,中小企業買票的結果,必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四部委近來查處的“失控發票”、“異常扣稅憑證”載具的稅額491.61億元,大部分必然由“幫凶”和已拿獲的“元兇”來承擔。虛開發票到底傷害了誰?筆者認為:最大的受害者是全國3000萬戶依法納稅、誠信經營的中小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大好稅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