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IP?高雄無人機表演全是“大陸造” 陳其邁承認“沒資訊安全問題”

2020年12月31日18:45:05 娛樂 1252

台灣IP?高雄無人機表演全是“大陸造” 陳其邁承認“沒資訊安全問題” - 天天要聞

  據台媒報道 12月24日晚7時,高雄市“2021跨光百年”活動在愛河之畔舉行首演。市長陳其邁認為活動中的無人機表演最為亮眼,要求當晚10時加演一場。然而,這一“亮眼”政績這些天卻傳出活動中使用的500架無人機全部是大陸製造,而且飛行圖案、編程也都由大陸公司執行。

 12月29日,陳其邁在被問及此事時避重就輕地表示,沒有資訊安全問題,活動更重要的是創意。

 這番回答讓許多台灣網民大嘲:赤裸裸的雙標,民進黨當局過去對大陸產品是如何避之而不及的,現在一句“沒有資訊安全問題”就糊弄過去了?

 100多年前,高雄還不叫現在的名字,而是叫“打狗”。為慶祝高雄更名改制100年,高雄市政府決定在歲末年終以聖誕、元旦雙節為契機隆重舉辦“2021跨光百年”活動,首場演出便定於24日晚7時舉行。

 當晚,經歷了15分鐘的燈光秀、交響樂團及合唱團演出後,迎來作為壓台演齣節目的無人機表演,搭配着應景的聖誕節歌曲,500架無人機升空並擺出聖誕樹、雪花、“高雄100”等圖案。

 這場無人機表演“讓現場觀眾驚呼連連”。

  蒞臨現場觀看演出的陳其邁受訪表示,在高雄的母親河——愛河之畔,整座城市的美麗得以在全台民眾的面前一次展出,讓人“非常感動”,感覺作為高雄人、住在高雄“很幸福”。

  陳其邁還當場宣布,當晚10時,無人機表演將加演一場,“希望錯過的民眾能夠把握住平安夜的加碼演出,到愛河之畔欣賞可能是全台最大、最高的聖誕樹。”

  在旁陪同的高雄副市長史哲更透露,整場演出都是“台灣IP(版權)”。

  然而,高雄市政府還沒能高興幾天,12月28日,就有台灣無人機業者向媒體爆料,此前參與演出的500架無人機清一色的都是大陸製造,而且聖誕樹、雪花等圖案的飛行編程也都在對岸、由大陸公司執行,未公開招標,台灣團隊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

 這一爆料等於是直接打臉高雄市政府,在台灣的社交網絡上也引發熱議。

 28日晚間,高雄市新聞局回應,無人機表演中的圖案設計及飛行編程完全由台灣團隊製作,強調無人機表演“最重要的是創意發想,忠實呈現構想,創意團隊再找合作廠商執行(的話),不管使用硬體來自哪裡、應用程序來自哪裡,只要表現高雄思想即可”。

  一方面聲稱飛行編程完全由台灣團隊製作,另一方面似乎又透露了可能也有“合作廠商”參與,這前後矛盾的說辭讓無人機業者更進一步提出質疑:高雄市政府應該主動提供台灣團隊製作的編程內容或參與人員名單、資料,否則難以取信外界。

 曾在台南執行過400架無人機表演的南台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台灣希望創新創始人李志清就表示,原創圖案確有可能自己設計,但飛行編程領域專業,會畫動畫不代表會幫無人機畫動畫,需配合掌握無人機的性能、間隔及安全距離抓取等。

  為此,陳其邁29日早上出席活動時親自說明:“同樣的團隊其實在台中也演過兩場,在澎湖也有過一場……演出包括舞台、燈光、音響……本來這些很多都是國際上的,器材也非常多,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它的創意、它的發想,整個活動是不是能夠呈現高雄在地的特色。”

  陳其邁強調,沒有任何資訊安全問題,而且使用大陸制無人機的費用也是拉了其他縣市共同承擔。

  最後,陳其邁特別舉例,“有些事情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像你用的手機iPhone也是大陸做的呀。”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還在擔任“立委”的陳其邁因為自己收到了一個大陸製造的紀念獎盃,就急沖沖地在臉書上發文,聲稱自己“超不爽的”。他質疑,怎麼連一個紀念獎盃都是大陸製造,“難怪台灣經濟會起不來,失業率居高不下”。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