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2020年10月31日15:04:13 娛樂 1703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前言

安德烈 · 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引導靈魂的長鏡頭大師。做為前蘇聯時期最著名的一位電影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電影史上有着極高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與瑞典的伯格曼、意大利的費里尼並稱“聖三位一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1932年4月4日,塔可夫斯基出生於俄羅斯伊萬諾沃札弗洛塞鎮,父親是位詩人、翻譯家,母親是一家印刷廠的校對員。父母分開後,他和妹妹繼續同母親一起生活。1960年,塔可夫斯基從蘇聯電影學院畢業後,開啟了自己輝煌的電影生涯。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由於他的電影在國內遭受審查和種種不公待遇,塔可夫斯基於70年代流亡國外。1986年12月28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巴黎因肺癌去世,享年54歲。英年早逝的塔可夫斯基一生只拍了七部半電影,但堪稱部部經典。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塔爾科夫斯基對於信仰的執着在歐洲電影界是最純粹的。他的作品甚至沒有伯格曼描述的慾望和費里尼的反諷。塔爾科夫斯基的世界單一、純潔,也非常嚴肅、沉重。就像一位使徒,我們自知配不上他的憐憫,因而對他更為敬重、愛戴和珍視。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塔可夫斯基說,“任何人想要成為導演,必須付出一生的時間作為賭注。”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幾乎所有電影人必看的一本書,莫過於塔可夫斯基這本《雕刻時光》了。這部充滿哲思的書,也成為很多人的精神明燈。以至於“雕刻時光”後來竟成了電影的代名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本期分享會將為大家帶來塔可夫斯基全部7部正式長片和一部學生作品,另外還有一部重磅紀錄片《塔可夫斯基:在電影中祈禱》。讓我們共同感受這位電影大師獨特的光影魅力吧!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932-04-04 至 1986-12-28)

獲獎生平

1.《史密斯夫婦》

1962年,處女作《伊萬的童年》獲第23屆威尼斯金獅大獎。

1966年,《安德烈·盧布廖夫》獲第22屆戛納電影節費比西獎。

1972年,《飛向太空》獲第25屆戛納國際評委會大獎。

1979年,《潛行者》獲第33屆戛納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1983年,《鄉愁》獲第36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86年,《犧牲》獲第39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壓路機和小提琴》1961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 伊戈爾·福姆琴科、扎曼斯基

豆瓣 8.6IMDb 7.4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主人公是個年輕的修路工人,整天開着一輛巨大的壓路機。經常有好奇的孩子用羨慕的眼神看着他工作。六歲的小男孩薩夏跟嚴厲的母親一起住,而他的小提琴老師是一個更為嚴厲的女人。從五歲就開始學習小提琴的薩沙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練琴,他和小朋友宛如生活在兩個世界。薩沙很苦悶,還要儘力躲開孩子們的奚落。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他和修路工人成了忘年之交,因為他處處關心小薩夏,還答應帶他去看電影《夏伯陽》。結果是孩子被媽媽關在家中,無法按時一起去看電影。本片是塔可夫斯基在莫斯科VGIK電影學院的畢業作品,但已頗具大師氣象,後來成熟創作的痕迹和鏡頭語言已依稀可見。

2、《伊萬的童年》1962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 尼古拉·布爾利亞耶夫 / 祖布科夫 

豆瓣 8.7  IMDb 8.1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1962年,年僅三十歲的塔可夫斯基,手持金獅獎盃,站上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領獎台。這部嚴格意義上的大師處女作,一經問世便震驚了世界。《伊萬的童年》在冥冥之中造就了一種完美的永恆。正如薩特所盛讚的,一位偉大的當代電影形式主義者到來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電影改編自俄國作家鮑戈莫洛夫的小說《伊萬》,以哈爾采夫上尉第一人稱回憶展開悲劇性敘事。電影中的小主人公伊萬秉承了原著神韻,面色黝黑,單薄瘦削,總是目光堅毅地站在簌簌寒風中,由於發抖而牙齒咯咯作響。我們所看到的伊萬,絕非常見的小戰士形象,而更像是因戰爭失去親人擁護的獸物,在悲傷中學會獨自戰鬥,孑然一身告別童年。

3、《安德烈·盧布廖夫》 (1966)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 安納托利·索洛尼岑 / 伊萬·拉皮科夫

豆瓣 9.0IMDb 8.1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該片是塔科夫斯基執導的曠世史詩巨作,是他最經典也最難懂的作品之一,用塔式特有的詩化電影語言和如歷史壁畫一般的濃重畫筆,呈現了15世紀俄羅斯著名聖像畫家安德烈·盧布廖夫漂泊與抉擇的一生。電影借畫家的人生歲月,展開了紛繁複雜的歷史畫卷。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影片在歐洲許多國家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戛納電影節甚至打破常規,授予這部會外放映的影片以影評人聯合會獎。然而在國內,《安德烈·盧布廖夫》卻被當局束之高閣,直到五年後即1971年才發行公映。

4、《飛向太空》(1972)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 納塔莉亞·邦達爾丘克/巴尼奧尼斯 

豆瓣 8.6  IMDb 8.1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改編自波蘭科幻作家萊姆的同名小說,講述幾名宇航員在“索拉瑞斯”星上的奇異經歷,這看似海洋的東西其實是行星的“大腦”,是映照人類的自我的巨大鏡子……影片將科幻與哲理結合,與庫布里克的《太空漫遊:2000》並稱里程碑意義的兩大科幻經典。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影片曾被美國著名導演索德伯格在2002年進行了翻拍和致敬。《飛向太空》又名《索拉里斯》,獲得1972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5、《鏡子》1975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 瑪格麗特·捷列霍娃、斯莫克圖諾夫斯基

豆瓣 9.0IMDb 8.1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如果說《犧牲》是老塔思想的集大成者,那麼《鏡子》則是其美學和電影風格的集大成者。該片是表現主義與現實主義水乳交融的力證之一。一部高度作者化的詩意電影,從形式到內容充滿了導演的個人企圖,它最大的意義在於創造了以詩意氣氛為本質、完全不同於其它藝術形式的、純粹的電影藝術。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塔可夫斯基的父親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是前蘇聯著名的詩人 ,他的詩便常常出現在兒子安德烈的電影作品裡面,尤以《鏡子》中的詩最為經典:“透過監獄的圍欄它聽到 :樹林和草地的歡騰,海水的喧鬧…… 我夢見另一個人的靈魂 ,穿着另外的袍子,掠過懷疑直達希望,像酒精那樣,燃燒而沒有陰影……” 由此,母親倚坐圍欄的孤獨背影,便成就了《鏡子》最著名的那張劇照。

6、《潛行者》1979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 凱伊達諾夫斯基、阿麗薩·弗雷因德利赫

豆瓣 8.8IMDb 8.2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這部極具史詩片氣質,探究人類靈魂本質的科幻電影《潛行者》,用詩意而極富隱喻的長鏡頭,挖掘着人類潛意識與外部世界的重重矛盾與深層意義。1957年,一場發生在蘇聯車裡亞賓斯克附近名叫瑪雅卡工廠的核災難,深深觸動了塔科夫斯基,成為本部電影中的創作素材。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1979年,塔可夫斯基遠赴愛沙尼亞拍攝此片,並採用了斯特魯伽茨基兄弟的經典短篇小說《路邊野餐》為藍本。儘管遠離蘇聯故土,但塔可夫斯基鏡頭下的流動時空和精神內核,依然是原汁原味的蘇聯氣格;而更令人嘆服的是他對潛意識和外部世界的無縫隙轉換 ,正如影片中那行詩句:“過去、未來只是現在的繼續,一切變化只是在水平線那裡閃爍。”本片榮獲1980年第33屆戛納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獎。

7、《鄉愁》 (1983)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 奧列格·揚科夫斯基 / 厄蘭·約瑟夫森

豆瓣 9.1IMDb 8.1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在被流放意大利的那些年裡,塔可夫斯基拍出了影史上最偉大的鄉愁電影。《鄉愁》於1983年攝製完成,同年塔可夫斯基與其一生中最為崇敬的導演布列松一同獲得第3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部蘇聯與意大利合拍片,由塔可夫斯基與詩人托尼諾·古埃拉合作撰寫劇本。但影片主題卻是經典的俄羅斯困境:離開祖國的藝術家,被思鄉所折磨,既不能返國又不能遠離——這也是塔可夫斯基在其人生最後歲月所遭遇的命運。”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鄉愁》則為我們貢獻了影史上最偉大的長鏡頭之一。漫長的8分45秒,戈爾恰科夫手持燃燒的蠟燭涉入聖凱撒琳水池,教堂無聲地搖曳,沒有布谷鳥的歌聲,水很靜。塔可夫斯基如此不動聲色地完整展示了這場朝聖般的儀式——莊嚴而神秘,有一種詩性之美。

8、《犧牲》 (1986)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 厄蘭·約瑟夫森/蘇珊·弗利特伍德 

豆瓣 8.8IMDb 8.1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1986年,塔可夫斯基依然漂泊在遙遠的意大利,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部電影《犧牲》。影片在主題上延續了《鄉愁》的精神命脈,卻又明顯走得更徹底一些。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亞歷山大為了救贖人類,而甘願承受失去自己的家庭、被周圍的人視作道德淪喪的後果,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過往生活中的一切,走上了一條漫長無盡的犧牲之路。這是否也是塔可夫斯基對其本人堅定而又深沉的犧牲之路的一個寓言呢?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在《犧牲》中,亞歷山大和小兒子在海岸邊種樹的長鏡頭持續了接近十分鐘,父親把不可言說的上帝信仰種進了孩子心裡。塔可夫斯基用盡最後的力氣努力懷鄉,即便被世人當成瘋子也在所不惜。

9、《塔可夫斯基:在電影中祈禱》 2019

導演: 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

主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豆瓣 8.6IMDb 7.5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這部紀錄片由塔可夫斯基之子親自編導,由導演父親塔可夫斯基的珍貴自述貫穿全片,並以詩人祖父阿爾謝尼的詩作相互呼應,娓娓道齣電影詩人面對藝術及生命的哲思與信念。片中更罕見地透露塔可夫斯基對部份 作品的詮釋,為其如夢的影像世界留下注解。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以七部長片、一部短片的創作歷程為經,對電影藝術的思索及追求為緯,八段章節串起塔可夫斯基的藝術創作與成長經歷,在個人生命的生滅之間,鏡頭下流動的詩性與靈性如禱詞般信仰堅定、永恆不墜。在生命真理和創作意義的叩問之餘,更見證藝術家對故鄉的戀戀不捨。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我期盼引領觀眾一窺其創作源頭,分享我與他互動時的感受。他是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人,也是我的人生導師。他是我的父親。”──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走心又暖心,畢業典禮頻頻刷屏 - 天天要聞

走心又暖心,畢業典禮頻頻刷屏

畢業季話題這幾年愈發“出圈”了,專屬青春的儀式感,創意十足的告別,既走心又暖心。今年,多所高校畢業典禮上演令人難忘的一幕,再度把人們的視線拉回到青春洋溢、熱血沸騰的校園。青島大學把畢業典禮開成了演唱會,學生翻唱的《精忠報國》《青花瓷》被贊“神級現場”。因跳蒙古舞走紅的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姜鐵紅,...
范學良被“雙開” - 天天要聞

范學良被“雙開”

大皖新聞訊 日前,安徽省望江縣紀委監委對望江縣華陽鎮原人大主席范學良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范學良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價值觀扭曲,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私慾膨脹,貪得無厭,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宴請;通過民間借貸獲取大額回報;不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偷...
官方整活!“北京到底有誰在啊”? - 天天要聞

官方整活!“北京到底有誰在啊”?

最近大女主都市劇《玫瑰的故事》熱度不減,男主之一林更新也因為其中一段“爹味”表演火遍互聯網。面對執意要去北京的黃亦玫,林更新飾演的方協文控制欲再也收不住了,直接破防:“那你偏要去北京什麼意思,北京到底有誰在啊?”這句話成功激起了互聯網的二次創作欲。文旅官方、網友們搬出北京的各大景點、熊貓,剪出神轉場...
《鐵血丹心》這戲跳的也太快了吧! - 天天要聞

《鐵血丹心》這戲跳的也太快了吧!

#頭條首發大賽#電視劇《鐵血丹心》一出場,我估計金庸老先生真的要跳腳罵娘了!這是改的啥呀?人物設計的不符合原著,咱就先不說了;可這戲路轉換的也太快了吧!我腦子有點跟不上了!周一圍飾演的黃老邪一出場,就在我認為人家父女倆要好好敘敘親情的時候,
國際禁毒日|“毒”海無涯,回頭是岸——揭秘毒品背後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國際禁毒日|“毒”海無涯,回頭是岸——揭秘毒品背後的秘密

毒品,誘人的表象下潛藏着巨大的危害。冰毒、海洛因、大麻、新型毒品聰明葯……五花八門的名目背後是無數家庭的破碎與痛苦。每年的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即禁止藥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今天,在第三十七個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關注一個問題——毒品科普與預防。  一、常見毒品科普   大麻:大麻是人類最早...
有酒窩演戲還好看的演員,只服這十位!笑起來有擋不住的魅力 - 天天要聞

有酒窩演戲還好看的演員,只服這十位!笑起來有擋不住的魅力

娛樂圈總是充滿了光鮮亮麗的面孔,但真正能讓人過目不忘的,往往是那些帶有獨特標記的明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有一種魅力卻始終如一,它不需要華麗的包裝,不依賴精湛的演技,只需要一個簡單的表情就能俘獲萬千觀眾的心。這種魅力的秘密,藏在一個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