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又暖心,畢業典禮頻頻刷屏

2024年06月26日16:40:13 娛樂 1531

畢業季話題這幾年愈發“出圈”了,專屬青春的儀式感,創意十足的告別,既走心又暖心。今年,多所高校畢業典禮上演令人難忘的一幕,再度把人們的視線拉回到青春洋溢、熱血沸騰的校園。青島大學把畢業典禮開成了演唱會,學生翻唱的《精忠報國》《青花瓷》被贊“神級現場”。因跳蒙古舞走紅的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姜鐵紅,在畢業典禮上再次跳起《奔騰》祝福畢業生。還有多所高校學位服上新,中國人民大學定製學位綬帶和徽章一併贈予畢業生,山東大學設計專屬“海闊天高”雲肩,與傳統文化巧妙融合。

呼應時代主題、傳承大學精神,高校畢業典禮承載着重要的文化與教育功能。對學生來說,這場典禮意義非凡,從學校空間過渡到社會空間,由學生身份轉變為社會身份,要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知識。在踏入社會之前,“最後一堂課”給予的激勵不同凡響。透過流量看本質,與過去相比,頻頻刷屏的畢業典禮,呈現何種變化?又傳遞出什麼樣的心態?

走心又暖心,畢業典禮頻頻刷屏 - 天天要聞

從儀式到品牌

典禮承載着集體價值。從古至今,中華文明對典禮、儀式的重視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關於教育的畢業典禮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從隋唐到明清,地方會為通過解試(鄉試)的舉子設立鹿鳴宴慶賀,賓貢宴飲之外,還有演奏環節,以及彰顯文化品位的“敬老”“尊賢”的文化功能。宋代的瓊林宴,皇帝在酒宴上會給新科進士賜花。清代,國子監祭酒和司業會為新科進士舉辦“簪花”儀式,分別向狀元、榜眼、探花進酒並簪金花。“簪花”作為榮譽的象徵,與當今畢業典禮上的“撥穗”有着異曲同工之處。

現在,畢業的儀式感基本沒有丟,基本上每一所高校都會在畢業季主動作為,提前規劃設計,準備畢業典禮。但不乏一些高校的畢業典禮走過場,說教意味過濃,主要以講話與作報告為主,遠離學生的思想實際,作用甚微,學生的評價不高。很長一段時間裡,高校畢業典禮缺位公眾視野,並未激起什麼水花。

進入互聯網時代,高校不再是完全封閉的象牙塔,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湧入多元的傳播渠道,校園文化不僅在校內傳播,還實現了大眾傳播與網絡傳播。傳播形式更為豐富,從傳統的文字,到現在如日中天的短視頻,大學與公眾的連接更為緊密。越是有個性、有共鳴、有深度的文化內容,越容易被傳播、被認同。那些畢業典禮名場面的背後正是公眾對大學精神的認可,對校園文化價值的關注。

“七年前本科畢業的時候,我們學校還沒有校級畢業典禮,只有學院層面會舉辦。”已經工作多年的陳慧慧告訴記者,“近年來畢業典禮的變化顯著”,這幾年她經常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母校畢業典禮出圈的視頻,不僅有激動人心的致辭,還準備了特別的快閃節目,讓老師、學生一同參與表演,屢屢登上了社交平台熱搜。高校畢業典禮已然成為一場盛大的文化活動,借力互聯網傳播,每年都會吸納大量的觀眾群體參與這種儀式傳播,不同身份的他們能夠在對典禮的共同關注中,超越時空障礙、獲得共鳴,構建文化認同。

從形式到內涵,當下畢業典禮充滿時代氣息和青春色彩,人文關懷濃郁。提高文化品位,塑造特色品牌,正體現出高校對畢業典禮的重視,將儀式回歸到教育功能與文化功能本位,為青年學子留下獨家回憶,向社會輸出大學的精神和價值觀。

三個“高光賽道”

大學從來不是孤立的,開放包容的理念應體現在各個方面,畢業典禮開啟了一扇特別的窗。總結近幾年高校出圈的畢業典禮,有三個高光賽道。

大學校長的致辭作為重頭戲,打動學生,鼓舞人心。去年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在風雨中脫稿致辭,希望畢業生始終懷揣家國情懷,“風雨路上,我們需要勇氣、膽識和腳踏實地。大膽前行,就像今天這場風雨一樣,來吧,無所謂!”擲地有聲的話語,不僅讓在場的畢業生激動不已,還激勵了無數網友。由此可見,在互聯網傳播加持下,高校校長畢業致辭,不僅是生動的“最後一課”,也是一堂面向社會的公開課,講話內容反映時代的聲音,彰顯人格的力量。自信、理想、擔當、創新等成為近幾年校長畢業講話的關鍵詞。這些內容的影響範圍不僅僅局限於學校這一方天地,而是與整個社會的發展同頻共振。

學生代表發言,以小見大,讓“離別告白”與眾不同。大學之大,不在校園和高樓,而在知識的探索與共享。畢業典禮的主角是學生,從這裡起航,他們開啟人生下一個階段,學生代表發言既是總結,也是展望。前不久,北京科技大學2024屆畢業生王優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回顧了在校九年的收穫與突破,“是學校鋼鐵報國的精神,激發我鋼筋鐵骨的擔當!”這一畫面在短視頻平台廣為流傳,收穫了數十萬點贊。

“花式整活”為畢業典禮增添了更多人文關懷。2019年,青島大學畢業典禮以快閃表演爆火,學生精彩翻唱,貢獻了《起風了》《下山》《我的祖國》等多個名場面,打響了文化品牌。六年來,青島每一次畢業典禮直播都有百萬網友翹首以盼。今年的《精忠報國》《青花瓷》再度登頂熱搜,被網友譽為“最好的招生簡章”。中國地質大學的“派大星”博士,自信走上撥穗儀式的講台領取證書,人們為他一路求學、人生不設限的勵志故事紛紛鼓掌。

“雙向奔赴”的主動作為

高校畢業典禮屢屢刷屏的背後,離不開學校與學生的雙向奔赴,折射出當下高校與青年學子的情感交融與心靈契合。為了實現畢業典禮傳遞價值觀念、強化集體認同的期待,各大高校深入挖掘這一校園活動的教育內涵、文化意蘊,杜絕流於形式,浮於表面,更加貼近學生的思想與生活實際,注重學生的真實感受,富有青春氣息。

除了常規的致辭、撥穗、表演,為了打造一場別出心裁的畢業典禮,高校也花了不少心思。今年北京師範大學的畢業生收到了學校贈送的新版學位服。新版學位服設計工作經過三年的打磨與完善,一針一線綉上校徽、校訓及每一位畢業生的姓名、學號,向每一位北師大的畢業學子送出獨一無二的畢業回憶。山東大學則設計了專屬的“海闊天高”雲肩,以春燕報喜、魚躍龍門為主體,祝願畢業生一舉奪魁、鵬程萬里。山東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院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每年學院的畢業典禮現場都會為學生送上特別的祝福,今年學院為每位畢業生精心準備了文創傘、團扇等富有學院特色的畢業禮物。以莊重典雅、溫情有愛的畢業儀式為畢業生上好‘最後一課’。”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74.18%的受訪大學生認為“畢業典禮是一生中難忘的經歷,是值得銘記的時刻。”學生深度參與,個性的表達讓畢業典禮驚喜不斷。有在學位授予儀式上掏出酒杯和香檳,與為其撥穗的老師乾杯的;有與校長“比心”,帶上玩具小熊參加撥穗的;還有為校長送上自製的簪花學士帽的……年輕人在畢業典禮上“整活”,正是情感的真實流露,樂觀又自信。既不失規範性和儀式感,又容得下個性與趣味,能在其中感受到更多的情緒體驗與情感升華,畢業典禮的時代價值與意義正在彰顯。(大眾新聞客戶端 朱子鈺)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那英被曝患病!網友:太疼了……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那英被曝患病!網友:太疼了……醫生提醒

剛剛,柳州今年中考定向推薦生指標公布!突發訃告!他因車禍不幸去世,中國足協發文悼念6月28日晚《歌手2024》第八期終極張榜賽競演結果揭曉:第一名 譚維維第二名 Faouzia凡希亞第三名 那英第四名 香緹莫Chante_Moore第五名 孫楠第六名 汪蘇瀧第七名 TIA袁婭維第八名 YELLOW黃宣賽中,#那英 哭了# 登上熱搜,比賽時那英以...
明星和相撲力士難得的真愛,當年宮澤理惠官宣嫁相撲轟動全日本 - 天天要聞

明星和相撲力士難得的真愛,當年宮澤理惠官宣嫁相撲轟動全日本

聽說當年宮澤理惠官宣嫁相撲轟動全日本,倆人都訂婚了,他倆算是明星和相撲力士難得的真情真愛了。她媽媽太強勢後來分手。其實貴乃花在日本地位挺高,配得上宮澤理惠,退役後減重從政人也沒長得那麼丑,其實貴乃花還在役的時候都能看出來並不醜,看着面相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