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2020年09月30日01:44:21 娛樂 1385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讓我從年輕演員中選擇一位“演技派”,那麼張若昀一定榜上有名。已經不記得多久沒有見到如張若昀這般有靈氣的演員了,他的一舉一動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張若昀並不是那種非常帥氣的演員,但是他的戲卻讓觀眾看的十分舒服。就如同剛出窖的“美酒”,雖然沒有“陳年佳釀”那般的令人沉醉,卻自有一番風味。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一部《慶余年》,讓張若昀徹底的火遍了大江南北,意料之外,卻又意料之中。肯沉下心來鑽研演技的演員,在我看來遲早能“火”,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張若昀的演繹生涯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張若昀的演藝生涯開始的非常早,早在2004年,16歲的張若昀就出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影視劇《海的誓言》。

在2011年,張若昀主演了電視劇《黑狐》,並憑藉這部電視劇拿下了“最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新人獎”和“第2屆樂視影視盛典電視劇最佳新人獎”。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其在《黑狐》中飾演的“方天翼”一角,有血有肉、俠骨柔腸,憑藉硬朗帥氣的外形和精湛的演技,讓觀眾記住了這個“身懷絕技”“機智無雙”的黑狐特工形象。

張若昀1988年在北京出生,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爺們”,父母從小離異,他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是很出名的地質學家,這讓張若昀的童年衣食無憂。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張若昀從小就是一個受歡迎的小孩,上學的時候,張若昀輕輕鬆鬆就能考出十分不錯的成績。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初一初二不行,初三就好了,高一高二不行,高三又好了。”

在別人看來,張若昀仿若一個“神童”,但在張若昀看來,這再平常不過了。也正是這份天然的洒脫和老北京爺們身上的“局氣”,讓小時候的張若昀,成了父母口中津津樂道的“別人家孩子”。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不光成績好,張若昀還是一個十足的“潮流男孩”,從小優異的家庭條件,讓張若昀有些早熟。他經常穿“松垮”的掉檔褲,身上掛滿大鏈子,走起路來“一步三晃”。

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這小伙十分的潮”。也正是這份天生的洒脫,迷倒了學校里的一大片女生。很多男生上學的時候都有一個困擾,那就是生怕上廁所的時候,自己抽屜里的零食被別的男孩子偷吃掉。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而張若昀同樣有着困擾,但並不是因為零食。而是自己稍一不留神,自己的抽屜里就會多上幾封情書。少年時的張若昀,就是這麼在一片讚譽聲中走過來的。

2004年,劇組正在籌拍一部電視劇,高圓圓、李冰冰、陳曉東主演的電視劇《海的誓言》。而張若昀的父親張健正好是這部劇的編劇之一。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近水樓台先得月”,在父親的推薦下,張若昀進了組,並拿到了男主角少年時期的劇本,張若昀過了一把演戲的癮。戲的反響不錯,這讓張若昀對演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張若昀的演藝生涯由此開始。

張若昀和《雪豹》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高三那年,張若昀決定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一開始他想報導演系,因為他覺得,表演系的帥哥太多,自己長的不夠“亮眼”,進了表演系之後自己的優勢就沒了。

而導演系就不一樣了,憑藉自己的顏值,張若昀有信心成為導演系的“系草”。但是在其父親的建議下,張若昀最終還是選擇了表演系。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三年畢業之後,張若昀去兩部戲跑了兩個龍套角色,此時的張若昀並不缺錢,因此對演戲這方面也並不上心。自己去週遊世界一圈,回來之後更加無戲可拍了。

好在張若昀還有一個做影視編劇的父親,那年張健作為製片人正在籌拍電視劇《雪豹》,張若昀就跟父親要了一個角色,張健邊便給了張若昀“劉國輝”這個角色。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成名之後的張若昀對此毫不避諱,他自己都說:“正是因為父親才演上了《雪豹》,自己才算正式踏入了演藝圈這個行業。”

那時候張若昀只有22歲,初出茅廬的張若昀看上去略顯稚嫩。但是科班出身的他,在這部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跟文章對戲,並沒有太落下風。

張若昀和《慶余年》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在《雪豹》之後,張若昀出演了很多的影視劇,《理髮師》、《光影》、《新雪豹》、《麻雀》等等,因出演的抗戰題材的影視劇太多,張若昀還被冠予了“抗戰劇小拿”的稱號。

在2015年之後,張若昀想拓寬自己的戲路,因此開始接一些古裝劇、奇幻劇之類的這種不同風格的劇本。事實證明,只要有演技,演員可以將任何角色都塑造的“深入人心”。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慶余年》這部劇剛剛官宣的時候,很多觀眾都不理解,張若昀的身上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如此多的“老戲骨”為其搭戲?其實這都是張若昀自己爭取來的。

在試角色之前,張若昀已經將“范閑”這個角色給研究的“明明白白”。他帶着一大堆的問題和答案去見《慶余年》的出品人程武:“為什麼范閑大家要叫他小范大人,而不是小范,或者是大人?這裡面大有講究。”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張若昀身上這股能沉下心來研究戲的“氣勢”,才有了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小范大人”,一個從現代世界穿越到古代世界的年輕人。

現代人的“朝氣”與古代人的“板氣”在他身上完美的融合了,並沒有給人突兀的感覺。特別是“宮殿背詩”的那個場景,更是成為了電視劇中永恆的“名場面”。

總結

從《雪豹》到《慶余年》,張若昀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紅”了 - 天天要聞

張若昀用“出神入化”的演技證明了,只要沉下心來鑽研角色,就一定會得到觀眾們的認可。以前如此,現在更是如此。

很多觀眾都在吐槽,如今的影視劇市場風向變了。但其實風向一直沒有變,只要是好的作品,就一定會受到觀眾的青睞,即使是在影視劇產出量巨大的今天。

好的電視劇一直沒有變,而如張若昀這般肯沉下心來演戲的演員們,依舊也沒有變。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相聲演員楊少華去世 - 天天要聞

相聲演員楊少華去世

今天下午(7月9日),從相聲演員苗阜處獲悉,相聲演員楊少華去世,享年94歲。楊少華,1932年出生,18歲來到天津,在天津軋鋼一廠當鉗工,後成為工會文藝骨幹。60年代初為維持生計,楊少華不得不到人民公園、水上公園撂地兒說相聲,至此開始了相聲生涯。楊少華曾為相聲大師馬三立、馬三立之子馬志明捧哏,共同呈現了《戒煙》...
著名相聲演員楊少華先生仙世,享年94歲 上午還參加剪綵 - 天天要聞

著名相聲演員楊少華先生仙世,享年94歲 上午還參加剪綵

記者 資深媒體人杜恩湖為您報道 7月9日晚,記者、資深媒體人杜恩湖多家權威渠道獲悉:備受觀眾喜愛的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先生,今天下午去世,享年九十四歲。 據有關消息報料,楊少華先生7月9日上午,還應邀參加了一個剪綵文化活動。在現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