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第一主角,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很多本領在中國是家喻戶曉,比如筋斗雲、七十二般變化、如意金箍棒等等。而“火眼金睛”在中國民間也被認為是孫悟空的著名神通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齊天大聖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主要的功能就是識破妖魔的變化,很多改編《西遊記》原著的影視劇更是大大強化了這一印象。那麼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的可以識破妖魔變化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西遊記》原著對“火眼金睛”的描寫是:“只是風攪得煙來,把一雙眼煼紅了,弄做個老害病眼,故喚作‘火眼金睛’。”按照原著的描寫,“火眼金睛”是一種眼病而不是什麼神通法眼。
正因為“火眼金睛”的存在,所以眼睛後來成為孫悟空身上少有的命門。比如在大戰紅孩兒時,本來不怕火的孫悟空完全是因為“火眼金睛”吃了大虧。原文為:“把他煼做火眼金睛,故至今只是怕煙。”
正因如此,“火眼金睛”只是孫悟空的一種特別外貌,與神通法力無關。小說中多次寫道的孫悟空“睜火眼金睛觀看”其實就跟《三國演義》里的關羽“鳳目圓睜”或者《水滸傳》里的宋江“圓睜怪眼”一樣。
另外,原著中“火眼金睛”的效果基本上都是孫悟空說的大話,而且往往立刻就被打臉。比如在通天河邊,孫悟空說自己的“火眼金睛”在夜裡能看三五百里,結果轉臉就把兩三步遠的石碑看成了漁人。
而在識破妖魔變化的問題上,“火眼金睛”更是多次失靈。比如在烏雞國的時候,孫悟空就沒能識別妖精變的假唐僧,還得靠緊箍咒分辨真假;在三調芭蕉扇時,孫悟空也沒認出牛魔王變化的豬八戒。
按照原著的描寫,孫悟空識破的妖怪變化沒有一次是純粹靠的“火眼金睛”,而是多種能力和外部條件綜合的結果。“火眼金睛”本身只是種眼病和特別的外貌,其法力效果基本上是孫悟空吹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