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北京地壇公園兩棵國槐樹登上了熱搜,原因是這兩棵樹上面分別寫着“認養人:余華的朋友鐵生”“認養人:鐵生的朋友余華”,認養期限已於2025年4月30日到期,網友們紛紛留言“余華老師該續費了”。5月7日,記者致電作家余華,正在看球賽的他表示自己與這兩棵國槐樹沒有關係。
據地壇公園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兩棵樹並非余華本人認養,而是普通遊客認養的。據透露,目前已經有熱心市民表示認養這兩棵國槐樹,還是以“余華和鐵生”的名義。
網友發帖顯示,兩棵國槐樹樹榦上掛着兩塊牌子,分別寫着“認養人:余華的朋友鐵生”“認養人:鐵生的朋友余華”,認養期限均是從2024年5月1日到2025年4月30日,落款為東城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該網友開玩笑地表示:“余華老師,該續費了。”帖子發布後,吸引眾多網友關注。
▲地壇公園里兩棵被認養的國槐成了網紅打卡點。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史鐵生生前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是《我與地壇》,優美深情的文字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憑藉《活着》等作品一舉成名的余華,年輕時就與史鐵生是好朋友,每次進城路過雍和宮,就會去看望史鐵生,一起談天說地。這些年來,余華與史鐵生的交往被網友津津樂道,甚至稱為“有一種友誼,叫余華與史鐵生”。
“這是余華老師幫史鐵生認養的嗎”“本來沒什麼感覺的,這兩個名字放在一起突然很想哭”“真是深厚的友誼啊”“以前看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被書中流淌的哲思深深震撼,現在居然看到了有鐵生名字的樹”。不過也有網友表示質疑:“不一定是余華老師認養的吧,感覺他不會玩這個。”
今天上午,記者電話聯繫了余華詢問認養一事,接電話時他表示自己正在看球賽,他告訴記者,這兩棵國槐不是自己認養的。“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也沒有注意到(上了)熱搜。”
記者從地壇公園了解到,自從這兩棵國槐上了熱搜,現在已經成了公園的網紅打卡點。在導航地圖軟件上搜索“鐵生的朋友余華認養的樹”,直接標註出地址為:東城區和平里中街34號。據了解,這兩棵樹位於地壇公園北側。工作人員介紹,這兩棵樹就是普通遊客認養的。工作人員表示,一般市民認養樹木的時候,吊牌上的名字可以自己取,“只要不違背公序良俗都是可以的。”
▲導航軟件上已經標註了“鐵生的朋友余華認養的樹”。導航軟件截屏
如果還有市民繼續用“余華和鐵生”的名字認養樹木是否可行,工作人員表示,“根據認養流程是可以的,但我們也會提示市民,已經有相同的名字認養了。同時我們也建議盡量實名認養。”
據了解,樹木認養活動在地壇公園已開展十八年,得到了眾多遊人的參與和認可。今年3月17日,微信公眾號“地壇公園”發布文章《3月28日地壇公園樹木認養活動開始》,根據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東城區園林綠化局的相關文件要求,2025年地壇公園樹木認養活動於3月27日開始預約,3月28日開始辦理,4月29日截止。認養種類包括銀杏、元寶楓、檜柏、側柏、油松、國槐、洋槐、蝴蝶槐、碧桃、櫻花、玉蘭、丁香、木槿、金銀木、綠地,認養期為當年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每個認養期的費用為普通樹木50元/棵、古樹2000元/棵、綠地15元/平方米。認養費用全部用於標牌製作、樹木澆水、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等日常養護工作。
來源:新京報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cspxxcb;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