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領好運#
兩會期間,甄子丹一改熒屏硬漢形象,展現了自己儒雅莊重的一面,以文化藝術界代表參加了會議。
身材筆挺的他身着黑色條紋西裝,手夾公文袋,步伐堅定的出場畫面,簡直自帶高光,氣場全開。
作為文化藝術界的代表,甄子丹表示如今國內娛樂圈很少出現動作類電影,即便有也是乏味可陳,缺少創新。
他是一名動作演員,自然更關注中國的動作電影。
甄子丹提出應該推出一些吸人眼球的策略,這樣才能引進投資,創造出好的作品。
對於春節檔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甄子丹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他認為我國的動漫影片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領域,而《哪吒之魔童鬧海》出現,恰恰為我國的商業片做出了好榜樣。
隨後他又和大家談到了香港娛樂圈,希望香港製片人也能向內地優秀的影片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
本以為甄子丹的發言離不開文化領域,但是沒想到當他看到那些身着軍裝的退役軍人時,卻立刻停止了之前的話題,話鋒一轉誠摯的表達了自己對退役軍人的感謝和尊重。
他知道國家的穩定繁榮離不開軍人的滿腔熱血,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如今這些軍人雖然退役了,但是他們忠於祖國的信仰從未改變。
甄子丹的言語滿是對他們的敬佩之情,說到後來竟然濕了眼眶。
只見他低下頭,眼泛淚光但卻語氣堅定地說了一句:電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是虛構的,真正的英雄人物是我們中國的退役軍。
有台灣記者唯恐天下不亂,專門把敏感問題拋給甄子丹,似乎想要藉助他的影響力製造輿論。
沒想到甄子丹的回答讓他們大失所望,絲毫沒有含糊其辭,而是立場堅定的回懟他們:你們這些人很壞的,提的問題出發點就不正確,祖國統一是必須的!
如果說熒屏里的硬漢形象只是甄子丹的角色塑造要求,那麼現實生活中的甄子丹,卻就像是真的江湖俠者一樣,黑白分明,一身正氣。
11歲那年,甄子丹隨同父母一起前往美國生活,不久後拿到了美國綠卡。
雖然擁有了美國國籍,但是甄子丹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因為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中國人的身份,骨子裡的愛國之情從未改變過。
他的父親任職於一家報社,專門負責中文報紙《星島日報》的編輯工作。
他的母親是一名小有名氣的武術家,對武術情有獨鍾。
從小父母就教育他要有一顆愛國之心,任何時候都要記住自己的根在哪裡。
父母的教誨甄子丹牢牢記在心裡,或許是受到了母親的耳濡目染,小小年紀的甄子丹也愛上了中國武術。
他希望自己能夠像李小龍那樣,成為一名國際巨星,用自己的力量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強大。
靠着不懈的努力,甄子丹終於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在成為功夫巨星之後,只要一有機會,他都會弘揚和傳承中國的武術文化。
在他的骨子裡,中國精神始終伴隨着他的成長。
一次他應邀出席某活動,當女主持人介紹甄子丹時,用了“美國時尚國際巨星”這個頭銜。
主持人顯然並沒有覺得這句話有什麼不妥,但是當他想要接着往下說的時候,卻被甄子丹中途打斷。
“不好意思”。
甄子丹首先對自己打斷主持人說話的行為做出了道歉,同時又用堅定的語言糾正了女主持人的錯誤。
“我要打斷這位漂亮的主持人一下,我不是美國的國際巨星,我是中國的甄子丹先生。”
很顯然女主持人的話觸碰了他的底線,讓他一改以往謙遜有禮的形象,第一時間向大家重新介紹了自己的身份。
雖然這句話是他笑着說出來的,但是他內心的不滿顯而易見。
畢竟在大是大非面前,甄子丹不會有一點馬虎。
很多人都知道甄子丹10來歲就加入了美國國籍,但是未必知道早在2009年時,他就已經放棄美國國籍,重新恢復了中國國籍。
所以當他在《楊瀾訪談錄》中接受採訪時,才會驕傲自豪的說“我現在是100%的中國人”。
對於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卻又覺得國外月亮比中國圓的那些人,甄子丹坦言自己看不起,因為他們的心裡並沒有中國。
即便美國國籍讓很多人心之嚮往,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得到,但是甄子丹卻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在美國的大好前途,毅然決然的恢復了中國國籍。
甄子丹的愛國之心,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而是一直都在用實際行動去體現。
2019年時,香港“修例風波”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2023年,當甄子丹以電影《疾速追殺4》的主創人員身份接受《Gq Hype》英國版的採訪時,記者故意提及了這件事。
在記者的口中,“修例風波”就是一場簡單的抗議,但是甄子丹卻義正言辭地指出,那不是抗議,而是一場暴動。
哪怕是面對外國記者,他也始終把國家形象放在首位,從不考慮自己說的話是否會被有人刻意解讀,甚至和政治擦邊。
其實甄子丹和“修例風波”還有着非常微妙的聯繫,雖然不是直接的參與者,但是在那段期間他卻力挺香港警察,公開站隊支持他們。
做一名公眾人物,甄子丹很有可能因為這個行為觸動了某些權貴的利益,但是這些和抹黑分裂祖國相比,在他面前不值一提。
當初在接拍《疾速追殺4》的時候,甄子丹其實有過猶豫。
這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畢竟這樣的美國大片是很多明星可望而不可及的,他到底在顧慮什麼?
甄子丹只是問了製片方一個問題:這部影片里的內容和我要飾演的角色,有沒有對中國人的不尊重,或者對中國文化的惡意解讀。
他斬釘截鐵的表示,如果有哪怕只有一點抹黑中國的言語或者畫面,他都不會參加。
即便製片方給出了“絕對沒有”的回答,甄子丹也把劇本從頭到尾看了個透。
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沒有錯,雖然裡面的內容沒有明面上對中國的抹黑,但是這很容易讓人對中國人產生誤解。
他要求製片方修改劇本,所以我們看到他在影片中飾演的盲人殺手有血有肉,完全就是他極力爭取不妥協的結果。
只是他的個人力量是非常渺小的,所以他才會對西方媒體失望至極。
那些包括BBC、 CNN在內的權威媒體,從來都不會報道和中國有關的正面消息,反而刻意誤導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他們從來不會報道中國最真實的一面,因為他們完全就忽略看不見。
在他們眼裡的中國還是過去落後的中國,如今中國社會的飛躍式進步,他們不願也不想看到。”
“但是我就身處中國”,甄子凡的這句話,足以看出他對西方媒體的憤慨和不滿。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GQ》並沒有將他的這段言論刪除,反而配上了一個標題“甄子丹還是那麼牛”,這或許就是對他的認可。
2021年,甄子丹應邀參加了國際米蘭時裝周。
期間當他參加某德國品牌活動之後,有網友扒出了該品牌的黑幕,稱其在10年前有過辱華行為。
這讓一向愛國的甄子丹得知後第一時間作出道歉,同時也闡明了自己的立場,表示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自己都不允許任何侮辱祖國的行為存在。
在甄子丹心中,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
闖蕩娛樂圈多年的甄子丹,憑藉自己在圈內的影響力積極投身於慈善事業中,不遺餘力的宣揚着自己的愛國情懷。
在香港回歸之時,甄子丹三次出現在回歸慶典之中。
他向全世界吶喊: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永遠不可分割。
身為一名中國人,甄子丹對國家的困難從來都不會袖手旁觀,總是出錢出力的積极參与其中,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讓無數家庭毀於一旦。
面對如此天災,甄子丹成為了第一批捐款的演藝圈明星。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全國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甄子丹不僅捐出100萬港幣,更是帶着孩子們一起作畫,用自己的行動鼓勵武漢人民,為中國加油。
甄子丹在兩會期間不僅為文娛界發聲,也為老百姓發聲,提出了很多有關民生的問題。
對於中國居高不低的房價,他說好房子不需要太貴;
對於網絡流量和創作,他說要把包袱放下,勇於接受新鮮事物。
但一句“內容是最重要的”,又足以說明他對流量的立場和態度。
作為文化藝術界代表的一員,甄子丹的每一句發言都恰到好處,但又“暗藏殺機”。
他沒有一句廢話,總是能夠完美回答所有問題,讓現場響起不斷的掌聲。
這一次他讓大家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甄子丹,也讓中國力量通過互聯網得以廣泛傳播。
甄子丹是熒屏中的英雄,是熒屏下的普通人。
但是他的普通卻又不“普通”,作為知名國際動作巨星,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影響着身邊人,讓所有人看到了他的愛國之心。
身為一名100%的中國人,甄子丹骨子裡都透露着滿滿驕傲。
相信以後的他依然會不忘初心,再帶給大家好的作品同時,也會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