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刊發多家媒體報道:總台春晚向全球展現中國精氣神

2025年01月30日20:10:10 娛樂 6070
 
 
 

1月30日出版的《參考消息》刊發多家媒體報道,認為總台蛇年春晚向全球展現中國精氣神。全文如下:

《參考消息》刊發多家媒體報道:總台春晚向全球展現中國精氣神 - 天天要聞

《參考消息》刊發多家媒體報道:總台春晚向全球展現中國精氣神 - 天天要聞

△1月28日除夕夜,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一家人看春晚,共度新春。(視覺中國)

芬蘭《赫爾辛基時報》網站

1月28日報道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在1月28日除夕夜播出。春晚是弘揚中國文化和傳統的年度盛會。2025年春晚融合了歷史遺產、地域多樣性和技術新成果,慶祝蛇年的到來。

2025年春晚的主題是“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強調在擁抱現代科技的同時保持文化認同的重要性。2025年春晚尤其值得關注,因為這是自2024年12月春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來的首屆春晚。

2025年春晚推出了官方吉祥物“巳升升”,其靈感來源於甲骨文的“巳”字,象徵著中國生肖文化中的蛇。該設計將中國傳統美學與現代風格相結合,體現了春晚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主題。

晚會節目形式多樣,包括音樂、舞蹈、小品、武術和戲曲,同時向中國文化傳統致敬。許多節目融入了非遺元素,剪紙、皮影戲和中國結等傳統工藝被融入服裝、布景設計和舞台視覺效果中。

2025年春晚的主會場設在北京,同時還在重慶、武漢、拉薩和無錫設置了四個分會場。每個分會場都貢獻了反映當地遺產和傳統的獨特表演。

重慶分會場展示了現代城市天際線和川劇,將城市活力與古老藝術融為一體。武漢分會場的表演強調堅韌和復蘇,向武漢人民面對逆境時的決心致敬。拉薩分會場的節目則頌揚了藏族文化,融入了傳統音樂和舞蹈。以其江南風格的建築而聞名的無錫則通過精美的舞台設計和表演,凸顯了水鄉傳統的優雅。

烏拉圭《面孔與面具》雜誌網站

1月28日報道

題:2025年春晚: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除夕之夜,中國央視春晚再次點亮千家萬戶,照亮億萬觀眾的心。2025年春晚將傳統與現代創新元素完美結合在一起,力求突出春節繁榮、團結和萬象更新的精氣神。

除藝術家外,來自不同行業的代表也參與了春晚表演,這種融入旨在向來自不同崗位的人們表達對他們辛勤付出的感謝與認可,正是這些人讓中國的集體進步成為可能。

對於中國家庭來說,在親人的陪伴下觀看春晚是慶祝新春到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刻象徵著充滿新夢想和新機遇的一年的開始。

2025年春晚再次成為展示中國豐富文化的平台,同時也將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連接在一起。這台晚會以嶄新的面貌,讚揚這個樂觀展望未來的國家所表現出的堅韌精神,分享共同的喜悅。

秘魯廣播電視公司網站

1月28日報道

兩位秘魯藝術家演奏和演唱的秘魯經典曲目《山鷹之歌》成為2025年中國春晚上的一大亮點。

春晚作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活動的一部分在全球播出。秘魯男高音歌唱家胡安·迭戈·弗洛雷斯和排簫演奏家盧喬·克克薩納代表秘魯參加了中國這一重要的文藝演出,與中國歌手周深和藝術家牛建黨同台表演。兩國傳統音樂成為連接中國和秘魯友誼的橋樑。

中國陝北民歌《蘭花花》和秘魯名曲《山鷹之歌》這兩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樂在春晚舞台上融合在一起。

來自秘魯的民間藝術團用秘魯庫斯科的傳統舞蹈為演出增添了視覺效果。

香港《星島日報》網站

1月29日報道

2025年蛇年春晚的舞台上,張藝謀導演的《秧bot》節目開場,一群穿着花棉襖的機器人在現場扭起了秧歌,機器人還會變換隊形、舞動身體,多角度轉手絹。很快“機器人扭秧歌”等相關詞條登上熱搜。網友辣評,“機器人都進化到這種程度了?”“這是今年春晚最抽象、最好玩的節目”。據了解,這些機器人都來自杭州宇樹科技。

據報道,春晚上的“顯眼包”機器人為宇樹科技2023年8月推出的unitree h1,此次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全ai驅動全自動集群人形機器人表演。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機器人表演時的“秘密武器”是ai驅動全身運動控制技術,最大關節扭矩能達到360n·m,再加上360°全景深度感知技術,周圍環境的一舉一動也能精準掌握,並且通過先進的ai算法,機器人能完美“聽懂”音樂,不管是歡快的節奏還是優美的韻律。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