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煥嬌(山西大學)
在某社交平台交流群內,記者看到,群里充斥着大量虐殺寵物的血腥視頻,小動物們在鏡頭前遭受着棍棒毆打、火燒、水淹、電擊等暴行,一些人以分享虐殺寵物視頻為樂。(1月22日 《法治日報》)
上游罔顧道德偷竊並虐殺寵物,中游製作視頻以售賣,下游平台付費滿足心理扭曲者的需求。虐殺小動物儼然形成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如毒瘤般嵌入社會肌體,以血腥與殘忍挑戰着人性的底線,以扭曲與病態衝擊着社會秩序,無聲侵蝕着道德根基。
利益源於需求。中庸有載:“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眾生平等,心理扭曲者將生命視為玩物,用幾元至幾百元的價格,買斷動物生的希望,剝奪其活着的權力,這是對生命尊嚴的嚴重踐踏。喜好虐殺寵物,喜好借他者痛苦以取樂,喜好以強勢地位凌虐弱勢群體之“人”,如何能被稱之為“人”?若當這些“人”有朝一日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那他們凌虐的還會只是小動物嗎?他們扭曲下隱含的反社會型人格又將走向何種極端?地球不只有人類,生命無貴賤之分,不愛請別傷害。
產業鏈的下游,小論壇網站開設付費觀看版塊,將殘忍當作“賣點”,將血腥視為“商品”,將扭曲視為“榮耀”。網絡所帶有的隱蔽性及傳播性,為這些心理扭曲者提供了扎堆的平台,使得虐殺行為逐漸演變成一種“亞文化”,讓暴力與殘忍在虛擬世界中肆意蔓延,進一步加劇了道德根基坍塌的風險。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不良風氣一般以病毒式傳播,影響面廣泛。尤其體現在青少年群體中,自2024年初小學生綁鞭炮虐殺小狗起,到10月成都市大邑縣四名中學生虐貓取樂,再到12月武漢某大學校園內流浪貓被虐待致死,扭曲價值觀的病毒式擴散一望而知。
面對虐殺寵物這一黑色產業鏈,我們必須以雷霆手段進行強力整治。目前,我國涉及動物保護的相關規定零散分布於各類條例中,難以形成強大威懾力。相關部門應當緊跟時代發展變化,擬定草案,立法出台的同時,加大懲處力度,讓法律成為保護動物、捍衛生命尊嚴、維護社會公序良俗的有力武器;同時,公安部門要嚴厲打擊相關違法犯罪行為,深挖背後的利益鏈條,對為虐殺視頻傳播提供平台的違法網站、社交群組等,堅決予以取締,從源頭上斬斷其滋生和擴散的土壤。同時,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讓整個網絡空間及相關交易活動時刻處於嚴密監管之下,使違法者無處遁形。另一方面,社會核心價值觀以良好氛圍的營造必不可少,通過學校教育、社區宣傳、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讓使尊重生命、關愛動物的美德浸潤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使個體在潛移默化中將其內化於心,在日常生活中外化於行;社交媒體平台亦當擔起責任,建立嚴格的審核機制,通過社會組織的合力杜絕血腥暴力內容的傳播,弘揚尊重生命的價值觀,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氛圍。
虐殺寵物的黑色產業鏈,是懸在道德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我們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多管齊下,抵制血腥“娛樂”,捍衛生命的尊嚴,守住道德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