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中的平陽郡主案和桑泊湖爆炸案,表面上算是結案了。由於諸多忌諱,以及元景帝的平衡術,案件到了禮部尚書李玉郎這裡,就停止了。
不過,負責審訊李玉郎的,不是魏淵和打更人,而是同為王黨(首領是大奉首輔王貞文)的刑部尚書。
在這件事情上,許七安看到魏淵沒有表態,自己也就沒有妄動。
桑泊湖爆炸案雖然告破,但是,元景帝並沒有公開表示赦免許七安。元景帝這麼做,就是他帝王心術的表現。只要元景帝不公開表態,許七安的頭上就永遠懸着一把劍。不得不說,元景帝的馭人之術,的確了得。
假如在由誰審訊李玉郎這件事情上,許七安不顧一切據理力爭的話,估計他的腦袋就要搬家了。
後來,魏淵告訴許七安,要是由打更人來審訊李玉郎,可能會牽扯出王黨的很多人,造成大奉朝堂平衡被打破,而這是元景帝最不想看到的。
打更人雖然是大奉皇室的情報組織,但元景帝對魏淵也不是絕對信任的。更何況,魏淵和元景帝之間,還有皇后上官惜雪這個結。
當初,巫神教攻陷襄荊豫三州後,晝夜不停地屠城,魏淵全家都死在了那場大屠殺里。
魏淵死裡逃生後,到大奉京城投靠了父親的好友上官裴。在上官家裡,魏淵遇到了上官裴的女兒上官惜雪後,兩人一見鍾情。
但是,上官惜雪被選入宮中為後,兩人私奔失敗,魏淵在山海關之戰後,為了讓元景帝放心,被迫自廢武功,還凈身成了太監。
《在大奉打更人》小說原著中,元景帝這個角色,只關心兩件事情,一是長生不老,二是自己的皇位。
也就是說,誰讓元景帝感到他的皇位受到了威脅,誰的就是元景帝的敵人,離殺頭滅族也就不遠了。
《大奉打更人》劇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元景帝肯定監視着朝堂中人的一舉一動。懷慶長公主推薦許七安進入打更人組織,臨安公主和許七安的交往,元景帝肯定都會一清二楚。
《大奉打更人》開播以來,很多觀眾更看好毛曉慧飾演的懷慶,大家普遍認為,懷慶更適合許七安,許七安應該放棄臨安去追長公主。
但是,許七安在懷慶面前,始終畢敬畢恭、小心謹慎,從來就不敢造次,甚至連多餘的話,都不多說一句。
那麼,許七安為什麼不去追求懷慶呢?
許七安不是不想,是他真的不敢。
臨安公主在一眾皇子皇女中,最受元景帝喜歡。元景帝驕縱寵愛臨安,正是因為她不諳世事,從來沒有心計。
相比天真、善良、嬌蠻、毫無心機的臨安,懷慶長公主性格清冷,才智卓絕,胸懷大志。懷慶心裡爭強好勝但又十分內斂低調,為了自己的志向,懷慶不僅苦讀聖賢書,還勤修武道,年紀輕輕便成為大奉第一才女。
許七安不但會作詩,還懂得鍊金術,在破案方面,更是無人能及。像許七安這樣的人,一旦他主動追求懷慶,一旦和懷慶相結合,這可是元景帝心裡的大忌。
元景帝最擅長平衡術,太子性格懦弱,並且還是陳貴妃所生,但仍然被立為太子,這也是元景帝平衡策略。因為,懷慶公主到底有多優秀,元景帝心裡肯定清清楚楚。
假如許七安追懷慶,或者懷慶追許七安的話,元景帝肯定會因為忌憚而想辦法拆散他們。甚至有可能,許七安還會被殺頭。
對於臨安公主,元景帝就沒有這麼多忌憚了,說不定,他心裡巴不得許七安和臨安結合呢。
許七安和臨安結合,正好可以平衡懷慶、炎親王和皇后這一派。
所以說,許七安和懷慶就算彼此心裡都有感覺,但是,在外部力量,尤其是元景帝的作用下,他們倆也很難走到一起。
假如,許七安和懷慶也和平陽郡主恆慧一樣私奔的話,他們倆的下場,可能比平陽郡主更慘。
人生而自由,但無往不在羅網之中。再加上,人是各種關係的總和。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最純粹的愛情,一切選擇和結果,都不能脫離身邊的外部力量。
楊凌在穿越成許七安前,是做銷售的,並且還是銷售冠軍。所以說,許七安做事,表面上看很多時候是發乎內心的,但其實,都是許七安評估環境、評估利害後的結果。他只能在強大的外部力量,尤其是元景帝面前,做出有限的,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懷慶公主肯定是喜歡許七安的,推薦許七安進入打更人後,她一直在背後默默觀察、幫助、提醒許七安。
不過,由於元景帝這個現實障礙的存在,懷慶不能公開吐露自己的心跡。優秀的人,自己不敢、也不能追求;平庸的男人,懷慶又看不上眼,懷慶心裡的苦楚,懷慶的心事,又有幾人能知能懂。
夢回長亭,心有千千結。朝思暮想,獨守空城月。這大概,就是懷慶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