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欠薪以後,李亞鵬再次因為欠稅登上熱搜。
企查查顯示,李亞鵬持股27.84%的麗江雪山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欠了326萬元的城鎮土地使用稅。

圖源:企查查網站
而就在上周,一位博主控訴自己為李亞鵬的公司付出了四年心血,卻遭遇了工資拖欠和社保未交的困境。博主多次催促無果,直言李亞鵬“只要提到錢,就選擇性失明”。
博主還透露,李亞鵬的抖音賬號是在他的鼓動下做的,背後支持的團隊也是他找的:“一年多,從0開始,粉絲到了200多萬,開始直播賣貨賺錢了,把人家換了…… 最後相當於我把我兄弟坑了……”

圖源:社交賬號截圖
面對這一連串的指責,李亞鵬在隨後發了一條道歉視頻,承諾當天下班之前會解決問題,並向討薪者和近一兩年離開公司的百餘名同事表達歉意。

圖源:社交賬號截圖
實際上,李亞鵬陷入債務危機已有10多年。
很多人想不通,像李亞鵬這樣的大明星,怎麼會欠債?
真相就是投資不慎。
婚慶、雜誌、房地產、傳統文化……這都是李亞鵬投資過的賽道,但都以失敗告終。最出名的,就是投資規模達到35億的麗江雪山藝術小鎮。該項目在短暫輝煌後資金鏈斷裂,導致李亞鵬和哥哥李亞煒欠款4000萬元,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為了償還這筆巨款,李亞鵬選擇進軍直播帶貨。
鏡頭前的他除了介紹商品外,最多的就是痛陳自己還債的艱辛。
他曾無奈地表示“我們已經無路可走了,你們需要我怎樣都可以,需要我跪下都可以。”
一系列的商業失敗,不僅敗光了他多年演藝生涯攢下來的血汗錢,也損害了他的公眾形象。
不止李亞鵬,明星經商遭遇滑鐵盧的案例並不在少數。
娛樂圈的成功光環往往會使明星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能在其他領域轉化為商業競爭力。殊不知隔行如隔山,由於缺乏相關的知識和經驗,賺錢經常只靠運氣。賭贏了別墅靠海春暖花開,賭輸了傾家蕩產負債纍纍。
說到底,不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勇於嘗試、大膽投資固然是增加個人財富的一種手段。但時刻保持清醒,對自己有準確的認知,及時止損,有時是一筆更為重要的人生財富。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