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來喜:“金牌配角”走出人生主角路

2024年04月06日16:30:04 娛樂 1427

文/記者 高松 石紹琪 片/記者 邱志強

桃花盛開的時節,演員來喜為家鄉的景色代言,再次回到臨沂老家。

20多年來,從沂蒙山區走上廣闊熒幕舞台的來喜,憑藉《紅高粱》《鬥牛》《馬向陽下鄉記》《遍地書香》等觀眾喜愛的影視劇,實現了演藝夢。

“演員可以穿上光鮮亮麗的衣服,在五彩斑斕的舞台上領取金杯銀杯,也要走上田間地頭,老百姓的口碑同樣重要。”成名之後的來喜,不忘家鄉父老,在不同場合和平台上推介家鄉的美,為家鄉的變化感到自豪。

演員來喜:“金牌配角”走出人生主角路 - 天天要聞

來喜近照

桃花朵朵開,為家鄉代言

雲蒙湖畔,一陣清風吹來桃花的淡香,來喜醉心其間。3月30日,與家鄉闊別不過一月有餘,來喜受邀參加蒙陰第十八屆桃花文化旅遊季,再次踏上家鄉的土地。“滿心歡喜,滿面桃花”,來喜用簡單八個字,形容此次回家鄉的感受。

家鄉,一直是來喜心底最柔軟的存在。為演員夢北漂的20年里,來喜很少休假,只要回到臨沂,家的親切感和熟悉感就如一股春風撲面而來。“每個人對家鄉的眷戀,是其他任何元素都不能代替的。”來喜說,每次回家,思念的心境不變,但家鄉那些細枝末節的變化總是令他驚喜。

紅色沂蒙,時尚臨沂,這座城市正朝着預期中的美好行進。“臨沂現在的發展堪比大城市。”來喜滿懷欣喜,身邊有位朋友來到臨沂後感到非常驚訝,“他覺得很多省會城市也不見得會有這樣的景觀”。

從沂蒙山區走出的追夢少年,最終成為家鄉代言人。講好沂蒙故事、點贊臨沂炒雞、助力家鄉青年樂隊、推介臨沂好品……來喜對家鄉的情感從未改變。

沂蒙小山村走出大演員

地圖上的蒙山山脈,在費縣馬庄鎮一帶逐漸平緩,再往東南方向就是無垠平原。原名許玉軍的來喜就出生在這裡。父親吹得一手好嗩吶,來喜因此從小愛上了曲藝和表演,還拜當時的費縣文化館館長程建國為師,學得一手好快板

上學期間,學校里的文藝活動少不了來喜忙前跑後的身影。舞台上,與生俱來的喜感和淳樸讓他一次次贏得師生的掌聲,這也堅定了來喜走上演藝之路的決心。

但成功從來沒有捷徑,來喜的演藝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高中畢業後,渴望早一點踏足曲藝行業的來喜,被一個所謂“文工團”相中,走出了大山。來喜後來發現這是一個騙局,心氣頗高的他沒有回家,而是到南方城市靠模仿明星“走穴”掙錢。

謀生路上,來喜覺得模仿別人沒有出路,就一邊演出,一邊學習,最終考入當時的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大學畢業後,來喜被招入表演班,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影視劇作品《激情燃燒的歲月2》。在這部戲中,儘管來喜只是一個配角,但這次演藝體驗讓他找到了在影視劇中的突破方向。

2004年,來喜遠赴北京,繼續追尋影視夢。在來喜的講述中,那是段“暗無天日”的時光。“住在北三環一處地下三層的地下室里,手機只有門縫的位置才有一丁點兒微弱信號。”來喜吃着干饅頭就白開水,住處幾天不開門,牆壁就會發霉。為了糊口,來喜甚至一度靠一輛二手三輪車販菜謀生。日子如此艱難,他卻從來不放過追求陽光的機會,怕錯過劇組的電話,睡覺時他就把手機放在門口,只敢淺淺睡上一會兒。

好在時光並未辜負一個心懷夢想的人。2006年,來喜參演了電影《走四方》,打開一個突破口,希望的光就傾瀉而出。2007年,電視劇《沂蒙》在臨沂拍攝時,說著一口地道家鄉話的來喜打動了導演管虎,讓其飾演劇中人物“二孬”。家鄉人演家鄉事,本就打得一手好快板的來喜,在拍攝現場原創了不少讓觀眾印象深刻的順口溜,並把人物演得活靈活現。2010年前後,因為在多部影視作品中飾演的角色叫“來喜”,加上他對人物形象刻畫深刻,這個名字就成了來喜專屬。

就像蒙山馬庄鎮從山巒逐漸融入開闊平原,來喜的戲路越來越寬,先後在影視劇《我叫劉躍進》《鬥牛》《風聲》《金陵十三釵》等作品中,把所扮演的角色演得生動、真實。從山村少年到頻頻亮相熒屏的知名演員,他也成為家鄉人的驕傲。

堅持做有意義的事

“竹子在破土之前,要在地面下深深紮根三到五年才能迎來陽光。”心懷向上理想的來喜,逐漸在影視圈站穩了腳跟。因在劇中多扮演並不顯眼的普通人物,來喜被稱為“金牌配角”。

2023年,在不斷自我突破演技的同時,來喜還做起了短視頻,“像發朋友圈一樣做人生感悟的記錄”。

拍短視頻,來喜始終堅守着自己的原則與標準,“短視頻是一個很好的窗口和平台,我希望通過它去傳達更有營養、有意義的內容”。短視頻里的來喜,用富有哲理的感悟傳遞能量:“有人躺着睡覺能得到6個蘋果,有人拼盡全力也不過多得2個蘋果。不要抱怨後者才得到2個,要看到還有人即使拼盡全力也不一定有收穫。”視頻之外,他用自己的流量力所能及地幫助家鄉。

2018年,來喜主演的《遍地書香》在臨沂市蒙陰縣拍攝。劇中他扮演的第一書記在椿樹溝村文化扶貧、扶志、扶智,引領父老鄉親建設美麗鄉村。藉助該劇的熱播,來喜不遺餘力地吸引資源關注農村、關注鄉村振興

“演員可以穿上光鮮亮麗的西裝禮服,在五彩斑斕的舞台上領取金杯銀杯。走到田間地頭就要脫下這身行頭,為老百姓踏踏實實幹點事,他們的口碑同樣重要。”來喜說,“我們從小接受教育,長大要做一個有益於公眾的人。”早已“破土而出”的來喜,沒有忘記深深紮根的土壤,他期待在人生路上釋放更多主角光輝。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