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先鋒谷
編輯|先鋒谷
死亡,在我們的傳統中一直是個沉重的話題。
我們對死亡有着天然的敬畏。
電影《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們: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這部電影讓我們不再害怕死亡。
詮釋“死亡”這個題材的電影不在少數。
與《尋夢環遊記》風格不同的,是1999年在伊朗上映的《隨風而逝》。
第一次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
看完之後可能會覺得不知所云。
但其實只要看懂了,就會發現這部電影的深刻之處。
故事的開頭,幾個年輕人開着一輛車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
幾個人議論紛紛,好像在尋找什麼地方。
到達目的地之後,村口站着一個小男孩。
一直在等待一行人的到來。
接上小男孩之後,一行人驅車前往村子裡。
這群人告訴小男孩,如果村子裡的人問起他們。
就說他們是來尋寶的。
而實際上,這群人的真實目的是——等待一個人的死亡。
車快到村子裡時,量表壞了。
小男孩就先帶着其中一個男人,走進了村子。
路上,男人說:“車就像人,它需要休息,它得慢慢地復原。”
這句話就在暗示後面“老婦”的死亡。
我們暫且稱這個男人叫“工程師”。
走進村子裡之後,男孩帶工程師去了宿舍。
告訴他這就是他們一行人要住的地方。
看完之後,工程師對住的地方還算滿意。
他走到房間外面的走廊上,問男孩:
“那個老婦人住在哪裡?”
男孩不明所以。
工程師指明是那個生病的老婦人。
於是男孩帶着工程師去找。
經過大半個村莊,男孩指着前面藍色窗戶的屋子。
說生病的老婦人就住在這間屋子裡。
隨後,工程師就回到了宿舍。
第二天一大早,男孩給工程師帶了麵包。
男孩說要去上學。
工程師便隨他一起走出來。
路上,工程師問:“她好嗎?”
男孩回答:“一般般,因為她生病了,不吃飯也不說話。”
工程師又打聽到,醫生怎麼說她的病情。
男孩回答沒有希望了。
送走男孩的工程師,回到修好的車裡拿上相機。
沒人知道他要拍攝什麼。
工程師的旁邊坐着藍色窗戶門口那位老人。
見老人起身。
工程師連忙跟了上去。
看到老人去了藍色窗戶的屋子。
影片看到這,我們似乎能感受到一件事:
工程師一直關心老婦人的身體狀況,他似乎在等待着老婦人的死亡。
此時,他的手機響了。
但村子裡沒有信號。
他就迅速開着車到附近地勢最高的山上回電話。
原來這個電話是母親打來的。
母親喊他回家參加親人的葬禮。
工程師也只是輕飄飄的說:
“我去不了。如果有人問你,就說聯繫不到我。”
掛掉電話之後,又接到了老闆打來的電話。
他告訴老闆,一切準備妥當。
至今為止,我們仍不知道這行人在準備什麼。
過了幾天,工程師又見到男孩。
簡單寒暄過後,他又問起病人的情況。
和男孩道別之後,他又開車到山上給老闆打電話。
說“我們都在等,她的情況反覆無常。”
掛掉電話之後,他重新回到村莊。
他一直在等待老婦人的死亡。
但這件事卻遲遲沒有發生。
這讓他的老闆和隊友都感到十分不滿。
老闆說讓他們回來,隊友們也吵着要離開。
只有工程師,想再等等。
但隊友們已經不願意在這個地方,耗費時間。
便留下工程師一個人走了。
這天工程師又來到山上,給老闆打電話。
希望獲得老闆的批准。
突然“轟”一聲,像是什麼東西倒塌了。
工程師掛掉電話,趕忙查看發生了什麼。
原來是山旁邊有人在挖墓地。
但是挖着挖着墓地塌了,人被埋在了土下面。
工程師見狀,趕忙去周邊叫人幫忙。
經過醫生查看,所幸傷者沒有什麼大礙,送到醫院吸氧即可。
工程師非常大方的獻出了自己的汽車,讓當地居民把傷者送往醫院。
工程師看着醫生,突發奇想騎着摩托車。
和醫生一起去村裡替老婦人看病。
去村裡的這段路程,是全劇的“精華”所在。
兩人看似平常的對話,是對主題的深刻闡釋。
首先工程師問醫生是否介意他抽煙。
醫生的回答讓他有些意外。
“我不介意,介意的應該是你。”
回到村子裡之後,醫生看了老婦人的病情。
開了藥方。
工程師借口要替老婦人去拿葯,又和醫生一起走了。
路上工程師了解到醫生開的是止痛藥。
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
醫生說她的情況不是很好。
人老了,身體變弱了。
工程師順勢說:“年老是一種很糟糕的病。”
沒想到醫生反而說道:“還有比年老更糟糕的病——死亡。”
當你閉上眼睛離開這個世界時,就意味着永遠回不來了。
當然,我們在現實中,也聽過這種言論。
人類將另一個世界分為天堂和地獄。
天堂被塑造成潔凈美好的神聖之地。
地獄則是受苦受難的邪惡之地。
通常,我們有一種劃分人類最終去處的標準。
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
所以也有一些人覺得自己一生行善,將來大概率會去往美好的天堂。
但這些終歸只是人類的想象。
畢竟人類真正迎接死亡後,去往的世界。
沒有人真實見過。
沒有人能拍着胸脯保證,另一個世界一定是更加美好的。
聽完醫生這番話的工程師,有了新的思考。
第二天起來,天蒙蒙亮。
他再次走到藍色窗口的屋子前,發現窗戶後面人影攢動。
他意識到:這一刻真的來了!
於是他趕忙回車裡拿起相機。
對着來參加葬禮的人群,拍了幾張照片。
然後驅車離開了村子。
把車開到河邊,用河水沖洗了車窗。
污垢隨着河水流走。
這段旅程讓工程師有了深刻的轉變。
在進入村子之前,死忙對他來說,只是無足輕重的小事。
母親打電話讓他參加親人的葬禮。
他想都不想的拒絕了。
但當死亡真實發生在他面前時,他的心境就有了巨大的變化。
而這一轉變的關鍵事件,就是挖墓人被埋。
他深刻意識到死亡是那麼真實。
這種衝擊力,驅使他四處找人救人。
還借出自己寶貴的車子。
當死亡發生在眼前,他才突然醒悟。
原來盼着一個人快死,是一件如此不善良的事情。
就像醫生說的那樣。
沒人知道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所以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即使有人無限美化死後的世界。
也千萬不要輕易相信。
因為那種描述始終是無法證實的虛妄之言。
初進村子時,工程師是整個村子的旁觀者。
同樣地,他也是生命的旁觀者。
但在故事的結尾,他擦掉了車上的泥土。
同時也丟掉了心中對死亡的不敬。
那些往事,終究隨風而逝。
結語
有時候,我們避諱談起死亡這個話題。
但我們越避諱,就會有人越好奇。
在這種好奇之中,也許就會有人萬劫不復的境地。
這部電影整體來看節奏很慢。
敘述也很平淡。
沒有華麗的語言,和炫酷的拍攝手法。
用最本真的方式,去談沉重的話題。
然後告訴人們: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