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我一頭問題開始看,然後一頭問題看完。《第八個嫌疑人》我本以為是一部懸疑片。有點像《看不見的客人》意味。看下去,這清清楚楚只有七個,哪來第八個。沒有懸疑,怎麼起這樣的標題,是我的理解有問題嗎?這不是一部懸疑片嗎?
對不起,確實不是,這是一部劇情犯罪片,沒有懸疑。然後我內心就萬馬奔騰。
這不是純純的標題黨嗎?
我感覺有好多人是給標題騙進來的,一頭問號期待導演怎麼鋪排故事來表達這個“第八個嫌疑人”,到影片最後,由大鵬九不搭八地說一句,這起案件會不會有第八個嫌疑人。沒錯這個時候來呼應標題,十足十像以前很多那些偽迷信恐怖片,最後說這只是一個夢。然後我內心又開始萬馬奔騰。
為什麼這麼多演技派的人,豆瓣依然給這麼低分,我覺得很大部分是因為這個“文不對題”。
拋開這個文不對題,作為劇情犯罪片,特別是犯罪片,警匪雙方的角力應該是一大看點吧?那麼總得有一些《暗戰》的味道吧?有啊,最高光的是張頌文追捕嫌疑犯,飲恨中彈。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
好吧,這不算是一部典型的犯罪片,好像槍戰,飆車,打鬥,拆案這些陳舊的橋段都不會展示。
這是一部展現人物弧光有深度的劇情片,最後在煙火中的悲絕的剪影,是多麼讓人撕心裂肺,多麼的痛切心扉。我已經受盡萬般煎熬,想換一個身份重新做人,怎麼就不能給一次機會。
PS:我發覺,亞洲罪犯都喜歡用改變身份來掩蓋罪行的,最近看一部日本的妻夫木聰的《那個男人》也是這樣,三百歲的男人,一個男人看畫中的男人看一個男人的背影。故事簡單是說一個男人用另一個男人的身份生活來掩蓋其父親犯罪所遺傳的罪行。妻夫木聰帥是真的帥,比大鵬養眼,大鵬的妝太貼地了。
回到《第八個嫌疑人》,怎麼都不給一次機會。不是不給,而是這整部電影下來,都沒有感覺,你要悔改啊。為了回中國,敲一個人的頭,為了脫罪,要捂住你兄弟的嘴,回來中國現在二十一年的生活點滴也沒有展現出你悔過之心。
所以這是劇情片嗎?我覺得這是一部有很多讓演員莫名展示演技的紀錄片。
沒有懸疑,哦,本來就沒打算有;沒有犯罪,有,1500萬的劫鈔,兩死一傷轟動一時,怎麼沒有,呃~~~~~,賊太笨,一點體現不了公安同志的聰明幹勁;沒有劇情,至少這劇情清湯寡水,對於浸淫在太多太多的電影中,這樣鬆散的情節再難激起觀眾的觀看慾望。
對於我來說,其實還行——可能我寫的東西就是那麼清湯寡水所以比較能接受志同道合的人——我之前有個針對一部電影是否為好電影,有一個標準,不看進度條,就是一部好電影。按照這樣的標準,這一部對於我來說確實是一部不看進度條的電影。可能這部電影描繪的地方離我太近了,電影里的街道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且久違大銀幕的粵語,確實有一種他鄉遇故知一樣。縱使是一碗陽春麵,也是挺有故鄉味道的陽春麵。
電影最後,計程車穿過隧道,一路平穩地開往前方。我相信這是一個平行的世界,一個美好的願望。如果當初……現實哪來那麼多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