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九人9月迎來創建12年,極受歡迎的“民國知識分子系列”也到了終章之際。9月15日至17日,由朱虹璇、葉紫鈴編劇,朱虹璇導演,張巍、王小歡主演的雙主角律政大戲《庭前》,作為該系列第五部作品暨重磅收官之作,在北京二七劇場三天連演五場。近三小時的演出,六十餘位角色,十數樁案件,見證了二十世紀初中國法律體系在驚心動魄中的發展,也彰顯着時代精英對民族國家的赤誠熱愛與對理想信念的不懈守望。

法槌落下,幕起之時。《庭前》的故事從法庭開始,劇中男女主角郞世颻與尤勝男的相識也在法庭之上。《青年日報》編輯部案、布朗訴王生案、墁州慶縣案、兩江女校案、十君子案……從1914年到1944年三十年間的十餘樁案件,串起了時代變遷和人物命運。從分立於被告席和原告席兩處,到惺惺相惜、攜手相伴;又從聯合創立律師事務所,再到分道揚鑣,覆水難收……二人之間的悲歡離合、愛恨情愁,不只是一對夫妻情感和人生的轉變,也映照出時代風雲變幻中的世事明滅、人心冷暖。
“庭前”之庭,是法庭,也是門庭,是家庭,包含了太多人生百態。劇中,不僅張巍和王小歡兩位實力派演員,將郞世颻與尤勝男這對經歷坎坷、性格豐富、靈魂豐盈的人物塑造得淋漓盡致,極為出色感人;其他五位演員羅崎越、李曉輝、樂康、孫新雨、相安琪也都以出眾的演技一人分飾多角,既有律政精英,亦有三教九流,將這出跌宕起伏大戲中的芸芸眾生都展現得各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庭前》也是話劇九人所有作品中舞美體量最為龐大、場景變化最為豐富的一部。精心設計的布景燈光,不僅呈現出法庭、宅院、江畔等多個場景的變換,還渲染出月升日落、斗轉星移的氛圍,讓觀眾更加沉浸其中,伴隨曲折劇情和人物心情而起起伏伏。

一向在細節上巧用心思的九人幕後團隊,不僅對舞台上的服化道精益求精,而且還精心製作了包含劇中人物日記、手帳、照片的場刊。有細心觀眾在仔細翻閱場刊時還敏銳發現了女主角尤勝男記日記時思念愛女而留下的“淚痕”,不勝唏噓。
值得一提的是,話劇九人“民國知識分子系列”前四部作品《四張機》《春逝》《雙枰記》《對稱性破缺》中許多角色的命運,也在收官之作《庭前》中交織出現。而台下很多觀眾都是早已熟悉“九人民國宇宙”的戲迷,對該系列中的人物如數家珍。因此,雖然《庭前》中多次提到的讓郞世颻牽腸掛肚、無法釋懷的故友程無右、求三野、盧泊安等人並未在該劇中登台出場,但觀眾們總會自覺腦補出《四張機》《雙枰記》中的相關情節,並且常常伴隨劇情發出會心微笑或流下動容淚水。而曾在《四張機》《雙枰記》中扮演過相關人物的演員們,也都前來觀看《庭前》首輪演出。他們坐在觀眾席中,看到劇中人物對老友的深情流露,不免代入自己曾經的角色滿溢感動。這也正是“九人宇宙”具有強大感召力的魅力所在。

和九人“民國知識分子系列”中的每部作品一樣,《庭前》依然以一首動人的主題曲作為劇終,飾演郞世颻的羅崎越、張巍和飾演尤勝男的王小歡親自演唱。音樂中,大屏幕官攝的謝幕彩蛋里緩緩出現話劇九人十二年來的演職人員名單,最終亮起“獻給我們”。在觀眾們如潮的掌聲中,所有演員換上黑衣登台謝幕,象徵著在黑暗中的堅守。而台下所有人打開手機閃光燈形成的璀璨星光,則意味着“我們”共同對公平道義和理想信念的追求與守護。正如觀眾所言:“看完《庭前》給人又心酸又溫暖的感覺。‘我們'都不過是歲月長河裡的星星點點,但也正是一個個‘我們'匯聚成了人類歷史的汪洋大海。理想主義熱血不會寒涼,願我們都無懼黑暗,相信‘我們會努力,直到我們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