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右上角的“關注”,方便您討論轉發,繼續關注每日優質內容~
文 |雲景史記
編輯 | 雲景史記
對於電影來說, “情節性”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在21世紀的大環境下, 中國的電影事業更新交替, 多元的文化環境也為喜劇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喜劇與其他正劇、悲劇等電影樣式相同, 都屬於情節電影一類。它本身便是講一則有趣的故事, 不論虛構或是真實事件改編, 都要在情節性敘事的基礎上進行創作, 而講好故事是其創作的關鍵, 也是吸引觀眾的基礎一環。“情節”和“情節性”是電影藝術中十分複雜的問題, 需要從多方面對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電影進行分析。相比較而言, 中國內地的喜劇發展較晚, 對於喜劇情節性的研究也較為匱乏。因此, 當下喜劇電影在情節性上的關注力度將會影響到其未來故事性的發展趨勢。
電影:空間里的時間藝術
電影之所以具有情節性, 其中一個決定性因素在於電影藝術的特性。電影從本質上講, 是採取了空間形式的時間藝術, 這就決定了電影既有造型性, 更有敘事性。電影區別於其他藝術形式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 雖然最終呈現的是在銀幕上的畫面, 但這是不斷運動的, 而不是靜止的畫面。同時, 影片中的情節並不是隨意拼接, 而是有邏輯性的, 必須沿着某一條主線向前推進、發展。
好電影的內核一定是好故事, 而好故事是由數個合理的情節組成的。古希臘著名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情節, 即事件的安排。”英國著名小說家福斯特認為, 故事“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事件的。情節同樣要敘述事件, 只不過特彆強調因果關係罷了”。此外, 由於情節要憑智慧和記憶力才能鑒賞, 所以, 故事“成為情節的基礎, 而情節屬於一種更高形式的有機體”。由以上觀點可以看出, 情節與事件的發展有關, 而事件的發生必然是以人為導向的。概括起來, 無非是兩句話:人物引出事件, 事件造就人物。可見, 情節的核心是事件和人物。
在喜劇中, 事件和人物之間的關聯性要以搞笑元素為結合點。以2018年7月上映的《西虹市首富》為例, 它的創作核心改編自美國1985年上映的喜劇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 並在此基礎上對影片進行了中國式加工。影片主要圍繞主角如何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花光10億的故事主線, 主角由最初的激動, 到隨着一個月期限的不斷臨近而憂慮, 最後通過“西虹人瘦”保險渡過難關, 故事隨之趨向高潮。在這一過程中, 故事的時間線不斷向前推進, 並在其中添加了例如“踢假球”“炒股票”“做演講”“學區房”等情節, 在貼近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吸引了觀眾的眼球。《西虹市首富》延續了“開心麻花”以往的喜劇風格, 設置不斷的戲劇衝突, 通過故事情節的不斷發展, 將幽默性與荒誕性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
日本電影理論家岩崎昶指出:“電影是描寫人的。”電影中的人物角色或虛擬, 或真實, 都能夠在現實的人身上找到共同點。角色的性格特徵、社會階層、人生走向等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原型, 又或是人們希望成為的形象。電影中的人物形象是隨着故事的推進不斷變化的。也就是說, 電影既然要刻畫人物性格, 就必然依賴於情節的發展, 從一定意義上講, 情節就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它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中活動的產物, 並由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和矛盾組成。喜劇本身就是有故事情節的, 且故事情節中也必定會有人或類人的角色出現, 角色的鮮明特點和搞笑元素對於喜劇來講是極為關鍵的一環。
在《西虹市首富》中, 主角王多魚在影片開頭時, 因窮困潦倒, 為了掙錢而去踢女足、做男體盛、當裸模, 在道德的邊緣徘徊。但當金先生要花錢收買他“踢假球”時, 他毅然拒絕, 可最後還是因為比賽失利被教練開除。
表面上看, 王多魚守住了球線, 而實際上, 他守住了做人的底線。雖然在球隊中受盡嘲諷, 但當王多魚得到10億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把球隊發展起來:花錢修球場、帶教練和隊友到高端酒店吃喝玩樂、將酒店包場作為球隊的訓練場地等。電影將王多魚塑造成了一個從一無所有到一夜暴富還能遵從自己本心、重情義、積極向上的人物形象, 在王多魚身上可以看到太多現代人的影子, 勤勤懇懇, 遵紀守法, 幻想着某一天能夠突然變得不一樣, 但又不得不為了生計而稍做出格之事。女主角夏竹, 一個保險公司的會計, 極具正義感但又稍顯盲目。在工作上, 一絲不苟, 公私分明, 從不會算錯賬。在愛情中, 一往直前, 對男友所有的話深信不疑, 充當著一個付出所有但又得不到回報的可憐角色。
後期在與王多魚相處的過程中, 又很快認為王多魚能夠給她幸福, 把對愛情的幻想寄托在了王多魚的身上。夏竹從被迫接受當會計到被“綁架”來考驗王多魚, 而王多魚追夏竹的本意就是燒錢, 夏竹更像是在男性社會中的一顆棋子, 她在被利用時根本沒人問過她的意願。夏竹與王多魚的第一次相遇是因為一個頗有喜感的小插曲:碰瓷。夏竹在沒有搞清楚真實情況下, 輕信他人的話, 認為是王多魚撞了人不認賬, 與路人一同指責王多魚。柳建南, 滿嘴正義教條但又為了錢而出賣他人的演說家, 電影通過對柳建南的描述揭露了當今社會一些所謂“專家”“知識分子”的醜惡嘴臉。這些人物形象都能在現實中找到相似之人, 也使觀眾在觀看電影時能夠有更強烈的代入感。
為了花光10億, 王多魚開始瘋狂揮霍:花2000萬邀請球隊隊員住豪華酒店;花1000萬邀請國內頂尖的“廠州恆太隊”進行比賽;花4000萬請股神吃飯;投資隨時可能退市的夕陽產業;為身邊的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夢想等。在情節的發展中, 有兩個地方值得關注:人性與貧富差距。在王多魚不計前嫌請來球隊吃飯, 教練卻說他是:“暴發戶心態, 自卑。”其他隊友也抱以諷刺的態度。這與現實生活相似。當一個人突然發財時, 便會瘋狂花錢, 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理, 身邊的人也會出現各種或嫉妒, 或憤憤不平的心理。因此, 藝術來源於生活, 電影也便是社會的縮影。
觀眾:審美習慣與審美需要
電影的一大特性是觀眾性, 它的最終成果要向觀眾展現, 要受到觀眾的評價。因此, 電影的內容和畫面必然要考慮到觀眾的審美習慣和審美需要, 滿足觀眾在觀影這一基本目的之外的需求, 如想象空間、心理感受、明星效應等, 而不應僅僅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相較其他類型影片而言, 喜劇的結尾往往是團圓的, 或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 開放式結局較少。觀眾觀看喜劇, 希望從中得到的基本點是愉悅之感, 進而是對自身甚至社會的反思。鑒於以往影片的成功, “開心麻花”在《西虹市首富》中為觀眾帶來了回憶。影片這次的女主雖然不是馬麗, 但影片開頭的“冬梅大橋”讓觀眾不禁想起當年的沈馬組合, 也從一開始就讓觀眾在潛意識裡認為此片還可以和《夏洛特煩惱》一樣給他們帶來驚喜。
影片的開端構築了一個普通人從一無所有到獲得巨額財產的情境, 它將觀眾順利地帶入電影故事發展情節, 很多觀眾都會想:“我要擁有10億該怎麼花?”在後續的情節中, 王多魚超出常理的消費方式又讓觀眾感到荒誕而可笑。王多魚投資夕陽產業卻因為請股神吃飯而掙了1億, 投資一片爛尾樓卻被規劃成了學區房掙了10億, 王多魚從前拚命努力而想都不敢想的財富卻如此輕易地得到了, 是王多魚突然變得會理財了嗎?是錢賺錢比人賺錢要輕鬆得多,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體系的通病。影片中間的發展情節反映了整部影片的主題思想, 我們在笑的同時也可以看出導演對現實社會的思考。
近年來社會上對於“專家”“演說家”的看法出現了一些轉變, 因為有些所謂的“大家”只是拿着錢在揮霍他人的信任。《西虹市首富》中的柳建南便是一個。他是一個青年學者, 經常在外面告誡大家“不做金錢的奴隸”, 可當王多魚花錢將他演講的票全包下來時, 他的態度卻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為了迎合王多魚, 不僅主動要求打理花園, 還將花園的主題設計為“王總好”。柳建南是整部影片中人物性格反差最大的一個, 他衣冠楚楚, 是傑出青年, 在利益面前卻背叛女友, 顛倒黑白。影片通過柳建南的角色設定來諷刺社會存在的心口不一和唯利是圖的現象, 也是整部影片最接近現實的人物設定。整部影片的高潮事件主要有兩個:王力宏真情出演、足球場捍衛尊嚴。在開心麻花的第一部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里, 觀眾看到的還是各大牌明星的模仿者, 而這次請到的是真正的流行樂天王王力宏。
影片中王力宏演唱的《需要人陪》是他在2010年發行的專輯《十八般武藝》里的一首歌, 歌詞“一個我需要夢想, 需要方向, 需要眼淚, 更需要一個人來點亮天的黑”激起了觀眾的心理共鳴, 帶動觀眾懷念起往日的時光, 並提升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調。之後, 王多魚開始了他自己的追夢之旅———迎戰廠州恆太隊。足球可謂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敏感話題, 而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更是點燃了全民對足球的熱情。在影片中, 大翔隊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死戰不退, 最終, 比賽以9∶0落幕, 大翔隊捍衛了尊嚴, 恆太隊沒有完成他們“兩位數”的目標。在影片的高潮階段, 導演“以笑動情”, 又“以情動人”, 雖然畫面中富含感人的成分, 但卻沒有脫離喜劇的主題, 當所有隊員站成一堵人牆來阻擋射門時, 庄強卻自曝自己收了五百塊錢踢假球, 導演可以讓情節在感人與搞笑之間來回切換, 是本片敘事的一大亮點。
故事的整體基調都旨在引起觀眾的共鳴, 也只有這樣, 才能使這部影片成為意義深刻不浮於表面的好作品。
中國電影自1905年開始, 就湧現了許多具有現實題材的滑稽喜劇短片, 如中國電影的開拓者張石川導演在20世紀初期拍攝了《腳踏車闖禍》《滑稽大王游滬記》《勞工之愛情》等一系列家喻戶曉的喜劇短片。中國早期的滑稽類喜劇短片因為其中的電影情節還較為缺失, 短片整體也是以純粹的搞笑為目的, 所以整體缺乏必要的情節故事的發展邏輯。影片《勞工之愛情》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向具有封建禮教的人們傳達了男女平等、自由戀愛等思想, 在形式上《勞工之愛情》已經脫離了純屬搞笑甚至低俗的舊時代喜劇短片, 而走向了具有一定內涵和設計性的喜劇電影, 這是中國喜劇電影在情節和人物設置上的一大突破。
在當下影視行業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 我國影院數量不斷增加, 我國的觀影人群也在逐漸增加。“開心麻花”成功將內地傳統喜劇與港式喜劇融合了起來, 並融以黑色幽默和時代特色, 在情節中注重符合新一代年輕人的審美趣味, 使喜劇上升了一個新的台階。《西虹市首富》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對情節的深入思考, 跳出固有的刻板模式, 把人們耳熟能詳的情節加以豐富, 並添加了意料之外的創新點, 使觀眾耳目一新。
但目前中國喜劇仍然良莠不齊, 很多喜劇電影還在走低俗搞笑的老路。想要拍好喜劇電影就必然要重視電影與喜劇的雙重特性。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曾說道:“生活更高, 更強烈, 更有集中性, 更典型, 更理想。”我們要通過現代電影的藝術特徵與表達特點來傳達喜劇中的故事情節與思想內涵, 要讓中國的喜劇電影成為反映現實社會的窗口。在喜劇電影的情節設置中不僅要滿足觀眾的審美習慣和審美需要, 還要給觀眾以共鳴, 能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具有同感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