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不斷流,演出不停歇”——天津線下演藝市場持續升溫掀熱潮

2023年07月30日16:58:02 娛樂 1528

新華社天津7月30日電(記者周潤健 徐思鈺)在音樂節現場嗨唱尖叫,聽一場令人捧腹的相聲,走進劇院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近期,天津線下演藝市場持續升溫,首屆中華戲曲精品邀請展、第三屆“蹦豆兒”喜劇節、首屆天津音樂節等各種演出活動火熱舉行,掀起市民遊客文娛體驗熱潮的同時,也點燃了津城百姓的文化消費熱情。

演出無縫銜接 市場持續升溫

落日餘暉,音符飄蕩在整片沙灘,上萬名樂迷跟着節拍歡呼、跳躍、搖擺。“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京津冀站”在天津濱海新區東疆灣沙灘景區舉辦。

“第一次見這麼強的陣容,有好幾個我喜歡的歌手都在,現場很放鬆。”從北京專程來津參加音樂節的項露只為與上萬樂迷共赴這場“夏日熱愛”。

不僅如此,今年,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等單位主辦,天津音樂學院、天津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天津音樂節舉辦,眾多國內外名家名團來津,一系列高水準音樂會陪伴市民與遊客共度藝術夏日。

“好戲不斷流,演出不停歇”——天津線下演藝市場持續升溫掀熱潮 - 天天要聞

7月27日,觀眾在名流茶館裡觀看相聲演出。新華社記者 徐思鈺 攝

作為“曲藝之鄉”,天津的“茶館相聲”名聲在外。走進相聲茶館,沏上一杯茶,磕上一碟瓜子,聽一場相聲,成為不少市民遊客的選擇。

位於天津古文化街的名流茶館裡,兩位年輕演員正在表演傳統相聲,惟妙惟肖的捧哏、逗哏讓台下觀眾笑聲不斷,掌聲不絕。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天津的城市文化地標——天津大劇院又迎來大批觀眾,一場管弦音樂會即將開始。距首屆天津音樂節落幕僅半月,2023保利(天津)管弦樂藝術節又在天津大劇院啟幕。

“好戲不斷流,演出不停歇”——天津線下演藝市場持續升溫掀熱潮 - 天天要聞

6月,一場音樂會在天津海河意風區碼頭附近舉行。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今年以來,天津演藝市場全面回暖,持續升溫,打開各大演藝公眾號、票務平台,緊鑼密鼓的票務信息、滿滿噹噹的演出排期,各種演出無縫銜接,諸多演出開票即售罄。

精品佳作不斷 未來前景可期

“每場演出後反響都很好,觀眾的支持,市場的回暖也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天津晴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穆晴感慨道,演出市場持續火熱,與觀眾形成“雙向奔赴”,這背後是演出從業者的主動作為,也是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

作為一家民營文化公司,天津晴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瞅准了演藝市場持續回暖的時機,今年陸續引入了黃梅戲名家吳瓊主演的《女駙馬》《天仙配》、京劇鑒證》、童話芭蕾劇《安徒生故事》等優質劇目。

“好戲不斷流,演出不停歇”——天津線下演藝市場持續升溫掀熱潮 - 天天要聞

黃梅戲名家吳瓊主演的黃梅戲《天仙配》圓滿成功,觀眾反響熱烈。(受訪者供圖)

為了讓天津演藝市場火起來,國有院團更是義不容辭。天津人藝話劇《俗世奇人》、天津市評劇白派劇團新作《楊柳青傳奇》、天津交響樂團交響詩篇《長城》等“好戲佳作”紛紛上演。

演藝市場要想繁榮,必須要有好戲加持。在天津大劇院已推出的演齣劇目中,像音樂劇《趙氏孤兒》、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民族舞劇《紅樓夢》等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劇目售票率非常高。

“好戲不斷流,演出不停歇”——天津線下演藝市場持續升溫掀熱潮 - 天天要聞

5月,首屆天津音樂節開幕式音樂會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上演。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據天津演藝網大數據統計,今年前兩個季度共計上演四千餘場演出,吸引超40萬人次走進劇場觀看演出。

天津大劇院業務策劃部宣傳主管蔡紅丹坦言,劇院為觀眾提供傳統文化類的優質劇目,吸引觀眾走進劇場。同時,觀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喜愛與認同也反哺市場持續向好,這是“雙向奔赴”的過程。

“好戲不斷流,演出不停歇”——天津線下演藝市場持續升溫掀熱潮 - 天天要聞

7月1日,天津歌舞劇院演員扈佳在演唱《紅梅贊》。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今年我們推出的演出可謂是‘名角薈萃、好戲雲集’,市場回溫趨勢明顯,觀眾覆蓋全年齡層。”北方演藝集團天津演藝網副總經理楊蕾表示,也正是觀眾願意為文化體驗“買單”,加之現場熱情的互動反饋,鼓舞着演出從業者有底氣和信心打造精品,穩步推進演藝市場繁榮。

演藝融合升級 文旅消費更旺

為了看一場音樂節,專程奔赴一座城,演藝市場的火熱也讓文旅消費更旺。遊客看演出的同時,順便把當地的景點、美食“打卡”一遍,成為旅行的新潮流。

業內人士指出,觀演本身就是文化消費的一種,還帶出一系列文旅項目、文創集市等消費場景,為城市文旅消費注入了新活力。演藝市場通過不斷融合形成發展新格局,持續繁榮,催生各類文娛活動消費,成為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好戲不斷流,演出不停歇”——天津線下演藝市場持續升溫掀熱潮 - 天天要聞

遊客在天津古文化街欣賞歌手演唱。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穿上具有年代感的服飾,跟着情境體驗一場“時空穿梭之旅”;化身故事裡的人物,參與到或驚險或感人或燒腦的演藝場景……時下,創新演藝手段打造沉浸式體驗是演出市場的熱點,觀眾參與劇情,豐富體驗感,備受年輕人歡迎。

用餐前從角色盲盒中抽取身份,用餐期間和演員互動化身“戲中人”,天津印象城老碼頭餐廳的“一出好戲”近來吸引了不少客人。大家表示,“這不僅僅是一次用餐,而是一次新潮的消費體驗。”

策劃新穎、跨界融合的文化產品進一步激活了文化市場的消費潛力,也拉動天津文商旅消費升級轉化。

“好戲不斷流,演出不停歇”——天津線下演藝市場持續升溫掀熱潮 - 天天要聞

觀眾欣賞沉浸式美食互動戲劇《老碼頭·戲裡戲外》。(新華社發)

不少演藝從業者認為,將沉浸式體驗與城市文化空間結合,拓展了遊覽的內涵,賦予了大家獨特且全新的文化體驗。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李茁表示,今後,天津將不斷深化文旅融合發展,讓演藝成為天津文旅融合發展背景下文旅產業新的增長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質量文化藝術生活需求。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