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良心說,這片子拍得不差,很多內容甚至可以說是驚艷,比如開頭閃電俠加速跑的鏡頭,超女有關的內容,男主的演技也可圈可點。如果這片子2018年能上映,那將是絕殺,可惜拖了這麼多年,以2023年超英類型片的水準而言,這片子就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好了,但也處在“好”的一檔里,只是從A+掉到了A-的程度。至於為何拖這麼久,華納高層把鍋背好吧。
dceu從開始到現在:正義聯盟,x特遣隊,猛禽小隊,蝙蝠女,黑亞當 m,沙贊2,神奇女俠1984,再加上這次的閃電俠,一共撲街8部了,放在哪個電影系列宇宙都是炸裂的。
華納純腦殘,神奇女俠2拍好了非延期半年,碰上疫情了,閃電俠也拍好了,也硬延期,導致期間主演又作了幾次妖,害的片子名譽一降再降,再加上延期期間出現了雷神4黑豹2沙贊2等等冥作,耗光了觀眾最後一絲熱情,還有最賺錢的海王硬是不拍2,導致女主出事必須換劇本,再加上趕上超級英雄疲軟期,估計不賠就夠好了。
閃電俠有很多看點,是不錯的電影。不需要吹,就在這個世代的dc宇宙被霍霍成這樣,最後能以這種程度收尾,絕對是好評。
誰又能想到已經放棄希望(S)的時候,女超人的形象還能出乎意料的好,在絕望中還是或多或少的點燃了希望(S),讓人們對後續的女超人甚至新的dc宇宙有了些許的期待。
劇情屬於中上水平,特效拉胯明顯沒錢,前期發生一堆b事能出來就算不錯了,導演也尊重扎導。可能國外對於dc是真的不感興趣了,或者只是喜歡海王漫威那種輕鬆簡單的爆米花大製作電影。扎導被華納棄用根本原因還是票房,幾部電影口碑不錯,票房總是撲街,反觀漫威拍成一坨屎都有人去看,也許是人們越來越不想思考了,進影院只想放輕鬆,更重要的是全世界在疫情的影響下,電影行業一直再在走下坡路,就沒幾部電影是不賠的。奇怪的是小丑和新蝙蝠俠又能火起來,我想原因可能是蝙蝠俠是dc的金字招牌,而小丑更符合當代人們的精神狀態。
其實之前的Pixar的《1/2魔法Onward》我就覺得不對勁了,雖然當年首映周算是當周票房冠軍, 但已經是Pixar最差開畫票房, 北美只有3911萬美元,那時候把不利的成績歸咎於新冠大流行。
我家長輩看onward到一半就在罵:這電影是個什麼破玩意兒?!然而我知道我家長輩曾經超喜歡Pixar的《料理鼠王》、《飛屋環遊記》和《心靈奇旅》,不到看不下去的電影他們從來不會罵得這麼難聽。而後來的《光年正傳》, 則完全靠玩具總動員的IP拉回到首周開畫5100萬美元,可口碑和綜合票房都全面滑鐵盧;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按理說這次的元素城承受了很多壓力,因為預告看着太像Zoopia的套路了,只不過元素更加抽象更難討喜, 不如小動物那麼天然親近又討喜,結果只能說:完全不出所料!
成為Pixar成立有史以來的最差開畫, 北美只有2960.2萬票房,這次沒有新冠, 整部電影就是韓了自家母公司的點子,套模板講故事, 有着如同老迪士尼千禧年時期那樣江郎才盡的腐朽味道。
為啥閃電俠會撲?意料之中的事,因為靠粉絲向就這成績,漫威為啥拍啥都有人看,因為漫威超英已經非常成熟的產業鏈,非粉絲帶小孩看也可以,但dc宇宙搞了十多年屁都不是!說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你就知道了,麥當勞兒童套餐送玩具知道吧,每次漫威的什麼角色都能送完,但是dc的除了超蝠其他壓根沒有小朋友會要,也就是華納dc現實到不能再現實的現狀。
建議華納高層,粉絲想看啥,就決定拍啥,不然永遠別想混出名聲,老跟粉絲唱反調,也是活該,詹姆斯古恩沒事發什麼投票,希望恢復內褲超還是不穿內褲的超,投票聽說一半以上都支持紅色內褲超,後來竟說是個玩笑,多次挑戰粉絲的底線,也是活該拍不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