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伸出援手、久石讓作曲,《川流不“熄”》好在哪?

2023年05月13日19:51:25 娛樂 3696

由馮鈳予執導、楊新鳴、胡昌霖、塗松岩、代樂樂等演員主演的電影《川流不“熄”》將於5月26日全國上映。5月12日電影在位於平安金融中心的英皇影城舉辦超前點映,導演馮鈳予和主演代樂樂出現在映後交流現場,分享了幕後創作故事。

劉德華伸出援手、久石讓作曲,《川流不“熄”》好在哪? - 天天要聞

爺孫版人在囧途,冒險和歡樂不斷

《川流不“熄”》故事背景放在2008年奧運會前夕,退伍老兵張大川與兒子一家生活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小鎮上,老戰友去世,讓張大川決定前往北京參加葬禮,在孫子張小松的懇求加威脅下,手機都不會用的爺爺和熱愛攝影的孫子上路了。

劉德華伸出援手、久石讓作曲,《川流不“熄”》好在哪?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公路片類型,難免讓人想到王寶強和徐崢的《人在囧途》。但《川流不“熄”》不是抄襲也不是效仿,更談不上致敬。《人在囧途》是春節回鄉,而且作為一部商業喜劇片,設計了很多刻意的搞笑橋段,用來強化電影的喜感。而《川流不“熄”》是離家遠行,電影以現實為底色,編劇和導演的人物設計接地氣,橋段鋪排真實自然,沒有過分戲劇化的呈現。

但真實的力量是巨大的,高級的喜劇往往源於生活,130多分鐘的觀影過程中,影廳里笑聲此起彼伏,在《我不是葯神》《山海情》等影視作品中有出色表演的楊新鳴,再次奉上精湛表演,他將單純、倔強的張大川詮釋的入木三分,鮮活靈動。

劉德華伸出援手、久石讓作曲,《川流不“熄”》好在哪? - 天天要聞

小演員胡昌霖的表演同樣真實、自然,兩個人一起碰撞出數不清的奇妙火花,火車上找不到爺爺的無奈、吃完飯被迫買單的圈套、吃方便麵令人忍俊不禁的對話、開車上路後撞上石塊的驚險、西瓜地里果腹後的拌嘴……我們常說“老小孩”,年過古稀的爺爺,比孫子更像小孩,兩個“孩子”踏上冒險未知的旅程,他們的人生經驗不足以應對,難免左支右絀、囧態百出,這些以現實為土壤生長出來的密集“笑果”,無一落空,每一個觀眾都以爆笑作為回應。

劉德華伸出援手、久石讓作曲,《川流不“熄”》好在哪? - 天天要聞

爆笑之後是心酸,代際關係引發熱烈討論

映後互動環節,除了表達對喜劇的認可外,更多觀眾表達了對代際關係的看法。有年輕觀眾提到電影前半段一場精彩的家庭群像戲,一家四口的晚餐不歡而散,父母和兒子相繼離席,僅將老人張大川一個人留在桌上。另一位稍微年長的觀眾則留意到另一個細節,孫子張小松接到電話找張大川,第一時間竟然沒反應過來張大川就是自己的爺爺。

電影像這樣耐人尋味的細節非常多,還有張大川連最簡單的手機接聽鍵也不會按,迫切想要開車的他,那輛破舊的老車,兒子始終沒想過辦法修好。

劉德華伸出援手、久石讓作曲,《川流不“熄”》好在哪? - 天天要聞

還有一些前後呼應。張大川逢人就會談自己軍旅生涯的往事,他那位去世的戰友同樣如此。得知此事後,張大川感嘆戰友的孤獨落寞、和兒子缺少溝通和交流,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導演馮鈳予也表示,社會發展太快了,以至於每一個人看上去都非常匆忙,但每個人又是那麼孤獨,電影里爺孫從火車到自駕、從汽車到搭順風車,輾轉到北京的“慢”,其實正是想讓觀眾能夠慢下來,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感情。

劉德華伸出援手、久石讓作曲,《川流不“熄”》好在哪? - 天天要聞

金牌製作班底,為品質保駕護航

作為新導演,能拿到投資將電影拍完不容易,征服投資方的肯定是出色的劇本,而敢於提前這麼久就開啟路演,也證明了電影有出色的品質,不怕提前和觀眾見面。

劉德華伸出援手、久石讓作曲,《川流不“熄”》好在哪? - 天天要聞

劉德華伸出援手、久石讓作曲,《川流不“熄”》好在哪? - 天天要聞

而劇本好的另一個佐證,是電影有金牌製作班底,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久石讓,操刀《川流不“熄”》的配樂,而業界頂尖攝影師李屏賓,則親自為電影掌鏡,除了貢獻流暢、考究的運境外,電影里多處利用檯燈構建的光影,可以說是對觀眾審美的再教育。此外,片尾字幕有鳴謝劉德華的字樣,被問及和劉德華的關係,導演馮鈳予賣了個關子,他說暫時保密,答案很快就會公開。

有金牌製作班底,《川流不“熄”》劇本紮實、表演出色、製作精良,還有厚重的精神內核及社會意義,堪稱國產佳作,相信上映後有望成為票房黑馬。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