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十三載》大結局收官了!
毫無疑問,迷霧劇場終於支棱了起來,高開高走,完美收官,《塵封十三載》口碑穩住了。沒有爛尾就是贏家,這部劇成為了迷霧劇場史上第三部豆瓣評分破8分的劇,自然也是近兩年口碑最佳的刑偵劇。
在《回來的女兒》《迴響》《他是誰》紛紛爛尾之際,《塵封十三載》的橫空出世,再次提振了刑偵劇市場,讓觀眾感到欣慰,畢竟老本不能丟。
《塵封十三載》圍繞着“油畫殺人案”展開,這一主線案件先後有着6個直接受害者,其中5人死亡,齊莎莎作為最後一個受害者,幸運的是救了回來。而在主線案件之下又有着案中案的設計,又有着3人不幸身亡,還有1人是間接性死亡,一共9人死亡。
“油畫殺人案”,六個受害者,五人死亡,歷經十三餘年,終於告破。兇手之一張思城先前患癌去世,也算是報應,而張山山最終被判死刑,立即執行。
“油畫殺人案”莫蘭、柳夢、杜梅、王楠楠、薛紅,5人死亡,白曉芙間接車禍而亡。
莫蘭作為張思城第一個殺害的人,無疑是張思城初次犯案,也正是在此時他接觸到了世界名畫《人間樂園》,此後開始模仿油畫展開着連環殺人。對於張思城來說之所以殺人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最終是在情感糾葛之下對人和社會的失望,產生了逆反扭曲變態心理。
張思城有着不幸的身世,作為被領養的孤兒,自小在棚戶區長大,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專科學校,後來雖然娶了白曉芙,可是發現了自己只是得到了人卻得不到心,自卑自責之下產生了痛恨報復心理,有了殺人動機。在殺害莫蘭之後,便上了癮,在殺人中尋找快樂,對於他來說既是在拯救那些受害者,也是在享受作為拯救者的樂趣,或許只有在這時他才真正找回了自己,變得不再自卑。
有着繪畫功底的張思城在展覽上看到了名畫《人間樂園》,這幅名畫有着三部分構成,分別是《伊甸園》《人間樂園》《地獄》,也就是天堂、人間和地獄。原本是告誡世人控制慾望切莫貪婪的,不然最終就是走向地獄。可是張思城卻走向了對立面,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屍體的造型,到各種道具,都是《人間樂園》中的,諸如貓頭鷹面具、櫻桃頭飾、草莓娃娃等。
極具儀式感的殺人,顯然張思城就猶如畫作中的貓頭鷹,正在俯視着世間的罪惡,他猶如審判者一樣在行刑,或者說在替世人解脫。
對於作案現場的HB的鉛筆,代表的是油畫的主人耶羅尼米斯·博斯,HB正是他的英文縮寫。
每一起案件,對於張思城來說就像是他的傑作,他或許從來不認為自己在殺人。
顯然他已經成為了變態殺人狂。
一切的轉折點是白曉芙的車禍身亡,而這起事件也是與他有着直接關聯。正是他的跟蹤,甚至也想要殺害白曉芙,最終被發現直接葬送了前妻,而他也是摔倒成了殘疾,自此之後未能再去作案。但是卻將一切不滿、憤怒發泄到了兒子張山山身上,成為了虐待狂,兒子受到了無盡的虐待,心理也開始逐漸扭曲,最終走上了父親張思城的老路。
但是顯然他還是太嫩了點,除了王楠楠是完美復刻了父親一樣的殺人案。從薛紅開始已經失控了。因為此時他看到了曾經的受害者家屬安寧依然幸福快樂,有着養父母的寵愛,而自己卻沒有如此幸運,讓他開始躁狂了起來,從而對薛紅進行了虐待。但是當發現就要暴露後,更是想要殺害齊莎莎滅口。幸運的是齊莎莎被搶救了回來,但他還是身背兩條人命。
他學着父親尋找着下手對象,有着悲慘身世的人,像父親那樣學着油畫作為審判行刑者,替那些人解脫。
張思城父子都有着身世影響,加上情感問題,但是顯然張山山畢竟年紀尚小,還是有着一定良知的,最終放了安寧,想要了結自己,做個解脫。實際上,張山山也是受害者,是不幸家庭的受害者,所以他改名為“吳嘉”,正是“無家”,無家可歸的孩子最終走上了不歸路。但同時他也是不可饒恕的,畢竟墮入了罪惡的深淵。
小時候的張山山善良可愛,如果沒有跟着張司城長大,他也許會成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吧!
在“油畫殺人案”中間的案中案中,瓜皮、陶玉芬、刀哥接連死亡。
首先是刀哥。
作為黑惡團伙,杜梅案被細蟲利用,直接扳倒了老大謀取了上位,而大哥刀哥也是被判入獄,多年之後好不容易出獄回歸正常,卻又被細蟲殺害。
其次是陶玉芬。
陶玉芬是丈夫遲永和情人王莉模仿油畫殺人案作案謀取財產的情感糾紛案。
最後是瓜皮。
瓜皮和楊哲無疑是最為無辜的兩個人。
瓜皮雖然像個地痞混混,但是顯然並不是真兇,也並不是那麼不堪,但是卻被逼走上絕路,縱火併且燒死了自己,最為可惜。而楊哲雖然與案件有着很多相似之處,但終究不是殺人犯,可是一直被誤認為是兇手,最後還被抓審訊。
十三年懸案真兇落網,衛崢嶸、陸行知用行動兌現正義的承諾!《塵封十三載》奏響了迷霧劇場的復蘇號角,那個熟悉的迷霧劇場又回來了。《塵封十三載》用十三年的破案歷程,詮釋着人民警察前仆後繼、矢志不渝的堅守保護,他們默默守護,負重前行,用血肉之軀築成了和平年代的鋼鐵長城。同時也告誡着大眾,心存善念和希望,人生方才不會墮入黑暗深淵,原生家庭也從來都不是犯罪的理由。
願慘案不再發生,每個人都能心存善念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