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差在哪?
他們真的不適合春晚舞台嗎?
郭德綱上春晚差評,何雲偉上春晚差評,岳雲鵬2023年春晚的表演也是不盡人意,受到了口誅筆伐。
德雲社演員真的不適合大舞台嗎?
2010年,退出德雲社前夕,李菁接受採訪,向記者“爆料”,其實郭德綱多次想上春晚,向節目組申請好幾回。
春晚導演看了老郭事先錄製好的相聲段子後,抱着肚子笑了半個小時,連連誇讚真不錯。
最後卻不讓老郭上。
2013年老郭在春晚
導演給出的拒絕原因有三:
一,包袱有點低俗,“砸掛”易惹爭議。
二,雖然搞笑,但沒教育意義。
三,語言類節目名額就那麼多,老郭上了,別人就得下。
問問那幫人,誰願意下?
說完,李菁笑着補充了一句:
“我的話你們也別當真,就當段子聽,因為相聲演員嘴裡哪有實話……”
網友評價,郭德綱的弟子,大多學習了他搞笑的本事,比方說曹雲金岳雲鵬等,搞笑水平都很不錯。
而當年德雲社眾演員中,何雲偉身為大師兄,自然功力深厚,基本功紮實。
不過他的相聲基本沒什麼笑點,偶爾也有點教育意義,很符合上春晚的條件。
不過有一個大阻礙。
就是何雲偉的搭檔李菁。
李菁的相聲不搞笑,但人長得很有特點,經常被郭德綱調侃,尤其是那句“太~刺~激~了~”非常流行。
一想到這句,觀眾一準會笑。
為了上春晚,為了不搞笑,何李兩人商議,決定脫離德雲社。
這樣郭德綱就不能拿李菁調侃了,李菁也就不可樂了,他們就能上春晚了。
後來他們真的上了春晚。
表演的節目叫《獨家錄製》,改編自傳統相聲《學電台》。
雖然很賣力,但真的不搞笑。
不過卻受到了專業人士的高度讚揚。
當年,何雲偉李菁在春晚的表演引起了一片吐槽聲,說這是最佳上廁所的時間。
除了部分“綱絲”完全是帶着固有情緒來否定之外,對於其他的否定意見,我認為還是因為對何李的期望過高。
說實話,近10年來,春晚的相聲哪有可樂的?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癢。
這裡不全是演員的問題,作為一個以宣傳為主題的晚會,怎麼可能有在德雲社小劇場里那種接地氣的笑聲?
何李要上春晚,就要遵守這個規則。變得“不好笑”,才是這裡的規則。
大家本來已經看膩了這種不好笑的相聲,大家心目中的何李是能逗大家笑的,大家期望何李能夠帶來可笑的春晚相聲,但是這不是他們兩個相聲演員可以扭轉的。
在春晚一片隔靴搔癢的相聲里,何李轉“壞”為“賣”,以“說”、“學”為主,上“柳活”也是迫不得已。
這樣至少能夠體現他們深厚的基本功,和那些既無笑點也無基本功的相聲比起來,已經強不少了。
因為一股力量永遠不會讓他倆出彩,只是想辦法讓他們倆出洋相,用來證明劇場相聲和傳統相聲不行,證明德雲社培養出來的演員很差勁……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確實是這樣的。
還有一點,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愛屋及烏的,何雲偉李菁跟老郭在一起合作的時候,確實很逗笑。
2013年,郭德綱于謙首登春晚,也是唯一的一次。但效果平平。
個人看法。
第一,各種負面評價里,有一點我贊同,特定的場合會影響某種藝術形式的舞台效果。郭德綱于謙當然很強,只不過是春晚讓他們表現平平。
所以得出的結論是:春晚可能不適合某種藝術形式的展現。僅此而已。
當然不排除姜昆牛群帶來過的經典相聲。
第二,有人說老郭春晚相聲不好笑,是受春晚宣傳口徑的限制很多。
請問:
馬季的相聲也在春晚,他不受限制嗎?為何他的演出可以讓人發自內心的笑?
歸根結底,還是我說的,共鳴。
所以題材或者表現方面,何李包括郭於,他們的推敲還不夠。
總之,相聲在春晚的舞台上,本來就沒有多大的生存空間,各種審查,各種限制,太不容易!
老郭你當他不知道自己說的不好聽啊, 但我認為他是真正愛這門藝術的,他想給全國人民傳遞一種信息:
“有德雲社在,相聲就不會消亡。”
後來雖然不再上春晚了,但他把接力棒交給了徒弟岳雲鵬。
這就叫薪火相傳、替祖師爺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