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2022年10月06日09:08:21 娛樂 1100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 圖/受訪者提供

一騎絕塵!電影《萬里歸途》上映6天票房破8億,觀眾用一張張電影票,口口相傳的高口碑,助推着這部影片一步步走向2022年國慶檔冠軍的寶座。影片中的“努米亞首都”是在青島東方影1:1搭建而成,流亭機場也成為重要場景。

這些天,關於《萬里歸途》的話題一波接着一波,作為電影的美術指導李淼還沒來得及分享喜悅,就已經投入到新項目之中。 影片上映的首日,他發了一個微信朋友圈:“跨過四季、坎坷,實現了很多當時我們自己都不敢想象的畫面。”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完成近一年的時間,如今看到電影的效果,李淼感到努力沒有白費。國慶假期他依舊是工作連軸轉的狀態,眼下,李淼正在廣州拍攝新作,在此間隙,這位山東老鄉接受了半島全媒體記者的專訪,暢聊了《萬里歸途》的創作幕後、拿出很多珍貴素材以及分享了與中國電影一起成長的19年。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李淼

千人團隊奮戰百餘天

東方影都建起“萊普蒂斯城”

比起明星名導,電影美術指導的名字總是在片頭片尾字幕上一閃而過,但其實影視作品的美術直接影響着一部作品的質量。今年41歲的李淼是山東濟南人,擁有諸多代表作傍身,《我不是葯神》、《唐人街探案》系列、《誤殺》、《刺殺小說家》、《獨行月球》等這些在中國電影史上極具分量的電影都有他的創作。

作為《萬里歸途》的美術指導,對於劇本、場景、整個脈絡李淼早已熟稔於心,不過,等片子做完剪輯、視效後期、配樂等,最終呈現於大銀幕上時,李淼的內心依舊激動,“近一年的時間,做了這樣一部影片,挺值得驕傲的。”影片中的異域奇觀、荒漠、礦山、紅湖、非洲小鎮等,呈現的氣氛與場景不僅讓觀眾沉浸其中,也讓不少內行嘖嘖驚嘆。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即便身經百戰,但是對李淼而言,《萬里歸途》是真正的挑戰。國內的置景天花板其實都是以中國風為主,想要實現一個逼真的國外場景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需要把所有細節做足。“這不像《獨行月球》的月球,也不像《刺殺小說家》的‘異世界’可以有發揮的空間。大家也都看到了,這部影片中有很多外籍演員,如果你做不到位,他們就能給挑出很多毛病。”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影片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完成用了300多天,其中花費4個多月的時間在青島東方影都按照1:1搭建了一座擁有70多棟建築的非洲小城。 據了解,2021年11月劇組在影都啟用了1號、34號、26號、18號4座攝影棚,還在影都搭建了大概有2萬多平方米的外景,美術置景組最多的時候有將近1000人,這個紛繁龐大的過程,讓李淼數次想打退堂鼓。“這1000人不是同時施工,是分步驟進行的,搭建小城和街區的過程與實際蓋房子差不多。置景量最大的時候,數十輛工程車佔滿了影棚外圍空地,轟轟作響聲,特別像工程在趕工期。”令李淼記憶猶新的是,去年冬天青島的冷,水泥拌漿必須得用溫水才能和開,這些外景基本都需要用打樁機打2~3米深的地基,用很粗的鋼材做龍骨再做外立面,就像我們看到鋼結構的建築,一棟棟的完成,只不過內部的空間少會節約不少時間,但是堅固程度很高。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令李淼比較欣慰的是,在做完場景之後,大量的外籍演員在拍攝期間通過翻譯表示,這裡太像他們的國家了,得到這樣的評價,李淼心裡總算有了底。此外,要塑造戰亂的狀態,還需要把場景做舊,劇組裡有大量製作效果的優秀的人才,他們在很短的時間裡,將建築物的斑駁、脫落的牆面等製作出來,這都非常考驗技術。

小鎮上的植被,是從南方運來整棵的椰子樹棕櫚樹,但樹上的葉子有真有假,整體呈現了不錯的效果。令人驚嘆不已的還有劇中道具崔文良老師做的火車,看上去是武裝列車,如果用內燃動力噪音會很大也不穩定,他們就開發了一個油轉電的平台通過電能驅動,這輛火車是真的可以在鐵道上跑的。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牆面彈孔精確到毫米

青島拿出流亭機場"按需改造"

《萬里歸途》由真實事件改編,講述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和外交部新人成朗在努米亞共和國爆發戰亂時負責撤僑,面對環境劣勢,以及反叛軍的槍火,逐一化險,帶着同胞走出了回家的路。看完電影很多觀眾都表示有一種強烈的紀時感,這來源於影片的考究程度。鏡頭裡一閃而過,甚至觀眾根本就察覺不到的地方,美術組都做到了一絲不苟。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這部戲用的是“武戲文唱”的手法,雖然武力值沒有那麼高,但是為了還原真實性劇組查了海量的資料,李淼透露,“小規模戰爭的區域步槍、手槍都是小口徑,類似‘點三八’,八毫米左右的口徑加上外延一厘米左右直徑在牆面上做的彈空。到了巷戰級別,我們就會根據戰損的程度,調整牆皮脫落的程度,以及彈孔的大小。”

李淼告訴記者,“我們在影都搭建的努米亞共和國首都的街道都有科學的規劃,比如每條商業街主營項目是不同的,有菜市場、有中東特有的奶茶店,還有飯店、服裝店、銀行等等;的小街道分布着藥店、手機店、眼鏡店、通訊移動產品售賣店等等。每一個店都做了精巧的陳設,走進去就能感受到真實的存在感。”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一部優質的電影作品,是這個劇組團隊齊心協力、精益求精的結果,也講究着“天時、地利、人和”。片中多段驚心動魄的機場戲份是在流亭機場取景拍攝完成的。“以前也拍過機場,這次就完全不一樣,我們講的是撤僑,是戰火紛飛的國家,整個機場、國家都已經停擺,機場也滯留了大量的難民。機場的戲份就變得可遇而不可求,正好趕上青島流亭機場‘退役’,就拍攝了這麼一組場景。比如機場的航站樓、機場外景、機場跑道、廊橋,我們在廊橋的另一端還搭建了飛機的入口,同時也做了很多的改造,如果不告訴觀眾的話,應該是看不出來是在青島流亭機場拍攝的。在國內,很少有機場能讓我們這樣大量的去改造,只有青島能達成。而這背後,有着青島東方影都大量的協調工作,感謝青島市城陽區以及青島機場集團的支持。”

19年北漂再回家鄉

感慨趕上中國電影好時候

在李淼看來,電影美術工作就是在導演的思路之下,幫導演實現電影的氣質。他的成長發展與中國電影高速發展、工業化進程相契合,“感恩時代,我們趕上了好時候。”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2000年,李淼從家鄉濟南北上求學,在中國傳媒大學(當時的北京廣播學院)戲劇影視學院學習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我感到自己是非常幸運的,人生中遇到了很多特別棒的老師,在他們的幫助下,自己迅速接觸到了領域裡最核心的知識。”讀大三時,李淼就做起了國內首屈一指的美術設計大師,導演張藝謀的“御用美術師”霍廷霄的助手,並參與了很多項目。“大家都看過《英雄》《十面埋伏》等電影,霍老師的電影美術創作,不論是藝術還是製作都是最頂尖的,這個階段,我學習到了霍老師的工作方式和他的經驗,包括一些獨到的藝術見解。”

李淼自己擔綱美術指導後,就接到了《左耳》《嫌疑人X的獻身》體量不是很大但風格化極強的作品,與道具崔文良老師、置景楊光光老師組成了團隊,三個興趣、性格、創作理念相投的人,相互配合了十多年。在這些基礎之上,他們也開始去製作《唐人街探案》系列等標準的商業片。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2018年李淼隨《刺殺小說家》劇組來到青島東方影都,影片整個“異世界”幾乎都是在這裡完成。“影都這邊十分方便,在拍完《刺殺小說家》之後,2019年我們把公司搬到了青島。”李淼與楊光光、崔文良組成的“鐵三角”又在東方影都一起創作了《獨行月球》和《萬里歸途》。“楊光光老師、崔文良老師都是國內置景和道具工種里的大拿,他們有很強的開發能力,這個很了不起,他們能夠把新的技術從別的行業應用到電影製作里,現在電影製作水平比以前要強很多,我們也吸納了新技術,來提升電影的製作水準。”李淼向記者舉例,“比如我們在做《獨行月球》的時候用到了大量的3D打印,包括金屬雕刻,我們在青島有一個製作基地,還有一個道具倉庫。團隊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穩定,技術是有迭代的,需要積累,我們這個團隊的穩定給我們帶來技術上的沉澱,也讓團隊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另外,籌備期對我們來講也很重要,《刺殺小說家》我們籌備了8個月,《獨行月球》也差不多8個月,《萬里歸途》也有6~7個月。”

影視工業化"高新”進階

吸引頂尖人才集聚爆款頻出

公認的影視工業化成熟體系具備四種特質,即作品內容類型化、生產過程標準化、管理模式規範化、創新技術規模化。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美國有着比較完整的電影工業體系,我們在拍“唐探2”的時候也深有感觸。在他們的拍攝基地延伸出很多產業,創作人員也在那裡安家。"李淼認為,而青島東方影都也是如此。”這裡已經成為了國內大片首選的拍攝地。因為影都有一個整體的配套——攝影棚、外景地、加工車間,同時產業園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這樣對整個拍攝過程來說都更加便捷,減少了轉場,也有更強的保密性。我的同事也在影都附近買了房子,準備做青島人。以前在外一拍戲就得近一年,有一種漂泊的感覺,內心常常煎熬,而且到了結婚生子的時候,要有取捨。在東方影都就不同,就像上班一樣,從隔壁的小區騎着自行車或者步行就到了片場,就有一種家的感覺。”

像李淼一樣,青島東方影都形成的磁場效應,吸引了眾多國內一流的影視人才來青創作、落戶安家,寧浩烏爾善郭帆路陽、張吃魚、宋陽等名導對這裡情有獨鍾。近年來,代表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的大片也全部出自這裡,國際一流的硬件設施、全產業生態鏈、一體化的影視服務體系、優惠的影視配套政策……大家看重的是其以高新技術為支點撬動影視工業化發展的實力。

萬里一歸途,咫尺青島間!《萬里歸途》美術指導李淼揭秘在青島拍攝的幕後 - 天天要聞

在共築電影強國夢上青島東方影都也一直是先行者,產業園5號棚內有最具前瞻性和市場開拓性的數字科技影棚項目——影視虛擬化製作平台,包括虛擬拍攝、LED拍攝、可視化劇本、動作捕捉、面部掃描、CG內容等技術;還有多自由度平台+機械臂拍攝,不會有延時的WiFi信號全區域覆蓋……目前,園區正在籌建下一代LED虛擬拍攝系統。“雖然目前國內的片子用到LED虛擬拍攝這種技術並不多,但是我認為這種投入和研發是極具前瞻性的,這也將是全球影視的未來的發展趨勢。對LED虛擬拍攝的探索、試驗,將助推中國的科幻等工業化大片走向更高的水準,也是中國影視人進行技術革新的動力。”李淼如是說。

國慶檔5天總票房超12億,在青島拍攝的《萬里歸途》《平凡英雄》佔了八成票房,扛起整個大盤;今年暑期檔“頭號贏家”《獨行月球》以30億+的成績,暫列2022年電影票房總榜第二位。此外,還有《流浪地球2》《封神三部曲》《危機航線》《異人之下》等爆款種子選手蓄勢待發,青島當之無愧的成為了中國影視新力量的重要票倉。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