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映觀看甄子丹的《搜救》,閃爍着父愛的光芒

2022年10月02日08:12:36 娛樂 1019

點映觀看甄子丹的《搜救》,閃爍着父愛的光芒 - 天天要聞



國慶七天,因為疫情,只有囿於城市的一個區域,靜靜地等待。龍城太原尖草坪區靜默了,因為確診有了幾例,擔心社會面傳播,靜默管理成為一種常態。即使不在尖草坪區,也能感受到靜默中的一種無奈,在非靜默區的靜靜等待中,打發時光的方式有很多,觀影無疑也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看了《萬里歸途》之後,在選擇第二部影片的時候,看到了甄子丹的《搜救》可以點映了,10月3日正式上映,但1號和2號有點映播放,先睹為快。對甄子丹的信任,就選擇了這部影片的點映版。


習慣了“硬漢”的動作實力版的甄子丹之後,看到都市生活劇情片的時候,對甄子丹的演繹還是有點期待。《搜救》其實在很多新聞里我們也曾了解過,由於“驢友”的增多,外出探險的團隊和組合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野驢”小團伙的出現,各種野遊出事的新聞也經常聽到、看到,此前的受到洪水衝擊帶來的死傷還歷歷在目。而關於雪崩的各種新聞報道也看過很多,這或許也是對《搜救》的一種最直觀的印象了。


影片《搜救》取意的並非這些遇險的團隊,而是兒子和父親之間的一種賭氣之後的意外,影片折射了“狗都嫌”年紀的兒童的教育,全職太太的一種內閉和多疑,網紅直播的混亂無良無序和扎堆湊熱鬧,熱搜、引導輿論等等,在一次偶然中的兒童走失事件中,成為了搜救的焦點。


派出所、警察、搜救組織等等的情節,都是近年來涉及搜救中最常見的元素,再加上冰天雪地、破冰而行的種種艱難險阻都成為搜救中被不斷跨越的一個個目標物和難點,也是這部影片的看點所在,相對於情感的演繹和挖掘,這些看點顯然更讓觀者震撼。


習慣了看動作片中的甄子丹,真正在情節片中演繹一個父親形象的時候,多少還有點讓人有極大代入感的動作片的印象。不過,在這部影片中,甄子丹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動作片明星的特質,就是以一個非常普通的父親的形象出現,整個搜救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心歷路程也是如此。時刻充滿希望和期待,肩負一個父親和丈夫的責任。


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在最後得到了升華。這是一種在質疑中都無法被泯滅的血肉之情,真正的舔犢之情,父愛的偉大,在有些時候並不比母愛減弱哪怕一分一厘。父愛的深沉,是可以用命去換,義無反顧。即使有質疑,有不解,有誤會,有指責,有憤懣,有怨恨,但在面對自己骨肉的時候,一往無前的決絕是最好的詮釋。


據悉,直到9月27日,甄子丹監製並主演、羅志良執導的重磅大片《搜救》才突然定檔10月3日,相對於長空之王的撤檔,《搜救》的補缺,讓這個國慶檔又增加了一些看點。離上映只有一周才定檔,很顯然有點倉促。


可以說,電影故事整體節奏清晰,甄子丹飾演的父親阿德帶着妻子孩子在長白山自駕游,因為父子之間出現爭吵,導致年僅8歲的孩子意外走失。阿德置身於白茫茫一片的冰冷絕境中,零下30度的雪山實景拍攝,再加上掉下冰河、遭遇雪崩等災難級橋段,還是很給人震撼的。


或許也是因為定檔過於倉促,《搜救》的海報還是希望能夠出彩,27日用一款海報和預告片打出“捨命救子”骨肉親情主題;29日再次推出“為家而行,為愛而生”主題;電影主題曲《逆着風的光》及同名MV發布,希望從另一個層面去詮釋更多的愛的光芒。隨後,“緊握”版海報的發布,一隻大手和一隻小手上下分別纏繞一條圍巾兩端,“這是爸爸與你最遠的一次距離”一行字,透着一點悲情和懸念。


據悉,為了這部影片,甄子丹有兩個冬季長達120天在長白山原始森林冰天雪地開展工作。“逆着風的光,牽絆的希望,為了愛我無悔前往。”為心中所愛逆風前行,在近年來,我們或許會深深地理解這種境遇。逆向而行,很多時候,都透着偉大和令人深深地感動。


相對於音樂本身,或許我們能從歌詞中感受到更多,“命運之上,崎嶇長路它有多漫長,淚花幹了,信念它又會在我耳邊激蕩。”以命換命,這是一種父愛的光芒,在很多時候,為人父母的都會在這種抉擇中選擇最沒有懸念的答案。一道父愛之光,在甄子丹的演繹下,或許並不完美,但也真實,讓我們看到父愛充滿了堅毅與偉大的光芒。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