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2022年09月29日11:04:27 娛樂 1148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前些日,楊坤在直播中又發表驚人言論,稱要改名“楊德華”,看來是受了不小的刺激,鏡頭中的他,眼皮浮腫,精神狀態也不是很好。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此前有網友稱楊坤曾現身醫院,不知是不是舊疾複發。自從他公開質疑劉德華的歌手身份,就遭到劉德華粉絲的炮轟。


要說起楊坤,真的是始於才華,終於嘴的“典範”,為什麼這麼說呢?柴叔和你一起去看看吧!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楊坤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父母是包鋼工廠的職工,家中並不富裕。按照父母的安排,楊坤的一輩子就在包鋼里當工人。


可是他從小就能歌善舞,有一顆文藝心,工人這個身份並不能滿足他,成為歌手才是他的夢想。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高中畢業後,楊坤進入包鋼,成為一名工人。可是他並不甘於此,廠里經常會有文藝演出,這就是楊坤最初的舞台,為此他還獲過不少獎狀。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機會總是青睞有心又努力的人


憑着對唱歌的興趣,1991年楊坤考進了文工團,成為一名文藝兵。在部隊的日子裡,楊坤並不好過,經常入不敷出。


經同事介紹,他利用休息時間去酒吧駐唱,一首歌5錢,如果唱得好還會有額外的獎勵。楊坤聽了很興奮,覺得這是一個練習唱歌的不錯的機會,而且還能掙到錢。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要知道當時他的工資一個月才70元錢,他掙得最多的時候,一晚上有50元。


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會因此改變嗓音,還得益於變後的嗓音,這是後話。


在部隊時,楊坤認識到了很多的樂器,其中薩克斯是他的最愛。就這樣他一邊接受培訓和學習,一邊在外兼職駐唱。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駐唱最火的時候,楊坤一個月能賺到4000元,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任何人在酒吧、夜總會這樣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環境,都容易迷失方向。楊坤也不例外。漸漸地,他想掙更多地錢,唱歌來錢太快了,這讓他開始變得有些急功近利。


後來他因為用嗓過度,聲帶受損,患上了聲帶小結,只能進行手術。當地的醫院做不了這樣的手術,必須去北京。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父親得知後,愛子心切的他立刻帶兒子去北京做手術。這次北京之行,讓楊坤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為楊坤的北漂生活種下了種子。


做完手術,楊坤就回了老家,醫生特意叮囑他,嗓子要休養幾個月,可是年輕的他,並未把醫囑放在心上。沒過多久,他就又開始唱歌。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不聽醫囑的後果就是嗓音變成了“煙嗓”,雖然這個嗓音讓他在樂壇的辨識度很高,可是當時的楊坤大受打擊,為此還消沉了好長一段時間。


好在楊坤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現實。自從上次去北京後,他就心心念念想要做一名北漂,追尋他的音樂夢。


不顧家人的反對,楊坤辭去文工團的工作,毅然地踏上開往北京的列車,開始了北漂的尋夢之旅。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消費高,他帶來的2000塊錢幾個月之後便所剩無幾了。此時工作依然沒有着落,住處沒着落,溫飽成問題。


北京的尋夢之旅,並沒有預想的順利,甚至是狼狽不堪。楊坤最開始白天找了一份電焊工的工作,晚上去酒吧駐唱。


駐唱歌手流動性很大,收入不穩定。楊坤經常缺吃少住,那時候的他睡過澡堂,汽車站,橋洞,甚至防空洞。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面對如此艱難的生活,楊坤依然沒有放棄音樂,這些經歷都成為他創作的寶貴素材。也正是因為這些經歷,楊坤的歌一經面世,才能迅速走紅。


可以這樣說,楊坤的經歷是他創作音樂的靈魂所在。他的音樂,我們現在稱為“有故事的音樂”。


直到楊坤遇到他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女人白雪,他才結束了居無定所的日子。楊坤在三里屯酒吧駐唱時,遇到白雪,他突然發現這個女孩就是他心心念念了幾年的女孩。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那是在內蒙古文工團,一次活動時他們四目相對,楊坤當時就對這個愛說愛笑,古靈精怪的女孩心動了,只是未能有機會交流,就這樣錯過了。


這次的偶遇,楊坤覺得這是他們的緣分,他一定要抓住機會。一向內斂含蓄的他,主動與白雪搭訕。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交談中,楊坤了解到白雪兩年前考入北京某部隊的文工團,是一名獨舞演員。得知白雪也沒有男朋時,楊坤欣喜若狂,當即開始追求白雪。


白雪對這個害羞的大男孩很有好感,她很欣賞楊坤的才華,認定他會火。


後來白雪把楊坤帶離了地下室的防空洞,不足十平的宿舍變成了他倆的“愛巢”。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然而,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開花結果,走到最後。


楊坤和白雪也一樣,再多的溫情都終將敗給貧窮的物質生活。兩年的時間,楊坤專心做音樂,經濟上靠白雪接濟,但是他的事業未能有起色。


此時,白雪一直有不少有錢人追求。看不到希望的白雪提出分手,楊坤也只能同意。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楊坤繼續住潮濕的地下室,過着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周旋於各個可以駐唱場地。楊坤在北京闖蕩,完全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愛。他看不到前路,更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楊坤後來自己說,在成名之前的這八年中,他搬了55次家,因為工作不穩定,父親來北京看他,只能讓父親吃5元一碗的面,他心中特別難受。


父親也勸他回去,執拗的楊坤,不願放棄自己的夢想,拒絕了父親的提議,繼續艱難地北漂生活。


他駐唱時認識了沙寶亮滿文軍,不久他們都憑藉個人專輯,一炮而紅,成為了真正的歌手。楊坤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楊坤就這樣輾轉於不同的歌廳、酒吧之間,翻唱着別人的歌曲,磨練着自己的唱功和技巧,還積累了很多創作靈感。


用心積累的經驗必然會產生質的飛躍,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有了之前的經驗和靈感,他開始創作自己的歌曲,等到積累了十幾首歌的時候,出專輯的意願越來越強烈。


楊坤的第一張專輯《無所謂》是在洗手間錄製完成的。他投出去的小樣,不是被退回,就是石沉大海。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一次次無情地拒絕,一次次期待都變成失望,楊坤的內心備受煎熬。


2002年,楊坤終於遇到了人生中第二個貴人,她就是歌手陳琳


陳琳聽到了楊坤的歌,覺得聲音很獨特,詞曲一聽就是很有故事的,她不僅把楊坤推薦給唱片公司,還幫他出個人專輯,可以說是楊坤的伯樂。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楊坤總算苦盡甘來,這張濃縮了他北漂8年辛酸經歷的專輯 -《無所謂》一炮而紅。同名歌曲《無所謂》被廣為傳唱。


突如其來的成功讓楊坤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他想創作出比之前更好的音樂,又擔心讓粉絲失望。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越焦慮越沒靈感,越沒靈感越焦慮。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楊坤幾乎崩潰。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2005年,他在香港被診斷重度抑鬱症,之前的種種行為才找到了原因,楊坤淡出樂壇,開始了漫長的治療過程。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不知內情的觀眾覺得楊坤就是曇花一現,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樂壇也是一個人走茶涼的圈子,大眾只記得楊坤的《無所謂》,有誰會去深究他消失的真正原因呢!


楊坤讓大眾記住的除了《無所謂》,還有他引火燒身的“毒舌”。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說起楊坤的“毒舌”,還得從刀郎開始說,那時楊坤出道沒多久,對刀郎的評價只是附和那英,雖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可是“毒舌”卻初露端倪。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楊坤以一首《無所謂》和其獨特的嗓音火出圈,各種獎項拿到手軟,也許就是這樣的成功讓他飄飄然了。


那時的他已經30歲,在這個圈子裡算是大器晚成。年齡的成長,並不一定意味着這個人心智的成熟,楊坤就是如此。


按理說他面對這來之不易的成功更應該好好珍惜,繼續專註做音樂。為啥他非要去點評別人?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刀郎憑藉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出圈,出道即是巔峰,紅遍大江南北,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時候,唱片的銷量直衝200多萬張


許是這樣的成績動了某些人的蛋糕,讓圈內不少成名的大咖紛紛抵制,提出各種質疑。楊坤就是其中之一。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當時有記者採訪楊坤,問他如何看待刀郎的音樂,他直言不諱地說“他那也是音樂嗎?”


要說評價刀郎,那英不管怎麼說都是樂壇的大姐大,還有汪峰和其他圈內人都是老人。


可是刀郎僅比楊坤晚出道一年,同是創作型歌手,而且後勁比楊坤還足。楊坤對刀郎的質疑,或許並沒有那麼客觀,更像是跟風站隊而已。


楊坤的“直率”絕不限於對刀郎一人。


有一次,楊坤在參加活動時,被問到對楊冪假唱行為的看法,他“耿直”地說:“楊冪只能假唱,她不會真唱。”


他隨後覺察到自己這樣說一個女生不好,就又解釋道:“楊冪的演唱只是為她的形象做輔助的,如果唱不好會影響她的形象。”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楊坤老師點評過的後輩可不止是楊冪,第一屆超級女生的冠軍李宇春也曾“有幸”被點評。


當楊坤被問到如何看待李宇春時,他公開嘲諷說,李宇春壓根不會唱歌,她們那一屆唱的最好的是張靚穎。這讓李宇春的粉絲極為不滿。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所謂眾口難調,不是每一個歌手的風格都能被所有人接受,李宇春獲得冠軍總是有她亮眼的地方。


楊坤並未意識到“禍從口出”,而是要將“毒舌”進行到底。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在音樂圈說起尷尬,歌手楊坤排第二,估計沒人能搶第一。為什麼這麼說呢?楊坤在自己的主場,卻要頂着別人的名字出場,這樣的場面是絕無僅有的。


楊坤因病隱退幾年之後,在2012年開播的《中國好聲音》重回觀眾視野。這個舞台讓他的事業再次達到巔峰。導師身份讓他習慣點評後輩,以至於越來越飄。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後來楊坤退出《好聲音》的舞台,人氣開始慢慢減弱。然而人氣減弱,“毒舌”的功夫卻絲毫沒有減弱。


楊坤在他的直播間痛批“驚雷”,說它“不能稱為音樂,要歌沒歌,要調沒調”,是音樂的敗筆。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難聽至極的言論在網上快速傳播,引來很多評論。


《驚雷》的創作者MC六道氣憤不已,在直播中回懟楊坤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存在即是道理。一場後輩和前輩的隔空“辯論”拉開帷幕。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驚雷》因為本身的內容和曲風比較個性,並不能為大眾所接受,只是受一些個性的社會青年群體所喜歡,確實沒有感官和情緒上的價值。


楊坤的這段點評說出了大眾的心聲,這場隔空“辯論”會,以楊坤的勝利落下帷幕!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不知是不是這場“辯論”的勝利讓楊坤有些得意忘形,不久之後,他竟然開始評價起劉德華,不得不說,楊坤真是“勇氣可嘉”!只要你問,我就敢評。


他在直播中說:“劉德華不算是一個真正的歌手。”言論一出,猶如捅了馬蜂窩。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要知道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之中人氣最高的,據統計,他的演唱會已經達到700多場,而且場場爆滿,絕對是娛樂圈的前輩。


面對這樣的成績,楊坤也敢說劉德華不是真正的歌手,那要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歌手呢?


劉德華出道40多年,是當之無愧的全能藝人,無論是作為歌手,還是演員,都給觀眾呈現了無數的經典作品。


楊坤覺得劉德華的演唱會人氣高是因為他演員的身份,是在用演員造詣彌補歌手的不足。楊坤做為後輩,這樣評價一個前輩,絲毫沒有覺得不妥。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劉德華本尊對於音樂創作有很清晰的認識,他說有節目邀請他去做音樂導師,他不敢去。一個人貴在自知,這句話講出了天王的優秀人品。


劉德華越是這樣的坦誠真實,越是讓人覺得他可敬可佩。他在娛樂圈可以長久的屹立不倒,歸根結底還是他的人品,一點點地奠定他天王的地位。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在楊坤評價劉德華這件事中,他像一個跳樑小丑一般,希望得到關注,可是引來的全是怒火,來自天王粉絲的壓力讓楊坤不得不道歉來平息此事。


人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活得明白的聰明人總是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後精修自己的專業和人品


而楊坤不僅沒有找准自己的位置,還管不好自己的嘴。


楊坤以為他的隨意點評,也和之前一樣要麼爭論一番,要麼悄無聲息就過了,但是這回點評可以說是踢到了鋼板。


去年五一,楊坤應主辦方邀請在甘肅天水參加一場活動。他是這次活動咖位最大的嘉賓。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宣傳海報上,楊坤佔據着整個海報的C位,非常搶眼。


主持人在楊坤上場前,對他也是進行了充足地宣傳和鋪墊。卻不料捧得越高,摔得越疼。


當主持人邀請觀眾一起呼喊楊坤出場時,全場卻出現一個聲音:“劉德華,劉德華”


振聾發聵的聲音讓楊坤尷尬無比,此刻他也知道,這些人確實是衝著他來的,不過不是因喜歡而來,而是來砸場子的。


即便如此,楊坤也只能尷尬上台。曾經患過抑鬱症的他,未能處理好情緒,表演有失水準,不僅跑調,連聲音都失去了控制。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一句六月寒。


這場活動讓楊坤很受打擊,可是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9月初,楊坤再次發聲要改名“楊德華”,說話時表情很痛苦,很無奈。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音樂圈曾經流行一句話:“苦不苦,累不累,想想楊坤老前輩”,可見楊坤在成名前對音樂的執着和鑽研,絕對是每一個人學習的榜樣。


楊坤以實力出道,所以對音樂的態度和要求都是比較高的。他看到那些快餐音樂時,忍不住就要點評。


有實力,不能成為隨意點評他人的理由。任何一個行業,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尤其是做為一線的公眾人物,更要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


從樂壇一線到“萬人嫌棄”,楊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 天天要聞


結語:


楊坤雖然有一張令人厭惡的嘴,但卻不能抹殺他的實力,還有他在追尋音樂的路上的堅持和付出。


柴叔覺得,他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他對音樂太過看重,同時情商太低,容易得意忘形,口無遮攔,毀了自己的口碑。


但願楊坤能守住嘴,繼續創作出有溫度、有靈魂的音樂。


-END-

【文 | 菲比

【責編 | 語非年 】

關注@柴叔帶你看電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