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2022年09月27日00:09:04 娛樂 1330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文 |-17

編輯 | 嘈坊

元芳,你怎麼看”

“我賭你的槍里沒有子彈……”

演員張子健曾塑造過李元芳、燕雙鷹等經典角色,名台詞讓觀眾津津樂道,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可如今,張子健卻成了“爛片專業戶”。

神探包青天》里,他大展奇功勝展昭,“得罪了包拯還想跑”;

石敢當之雄峙天東》里,他“上仙頭上三道眉”;《飛虎隊》里,他更是將抗日神劇的套路演繹得淋漓盡致,飛上火車頂徒手拆炸彈通通不在話下……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面對如此大的反差,有人感慨“元芳”墮落了。

有人百思不得其解,張子健演技並未退步始終精湛,為何會從好演員,淪落為“雷劇甄別器”?

實際上在如今的娛樂圈,有演技卻身陷“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

而這些“張子健”們,暴露了目前娛樂圈最“悲哀”的真相。

1.攜手摯友逐夢銀屏

1968年,張子健出生於天津,童年在學相聲、打快板中度過。父親張志寬身為著名曲藝演員,自然希望兒子繼承自己衣缽,於是張子健五歲時便隨父登台獻藝。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1987年,張子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在這裡,他遇見了自己的摯友錢雁秋

而這位摯友,在之後的二十餘年裡,深刻地影響着張子健的演藝之路。

錢雁秋博聞強識,才思敏捷,文學功底深厚,讓張子健很是敬佩;張子健性格豪爽,一手好快板也讓曲藝愛好者錢雁秋很感興趣。兩人志趣相投,經常把盞言歡,談天說地。

大學畢業之後,張子健因外形高大俊朗、肢體靈活動作舒展順利走上武生路,先後參演了《白眉大俠》、《甘十九妹》等影視作品,逐漸嶄露頭角。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而另一邊,錢雁秋則黯然失意。

顏值不高身材略胖的他只能接到龍套角色,一身科班本領毫無施展空間。眼看演員路已死,錢雁秋萌生了轉行導演、編劇的想法。

張子健十分支持好友的選擇。錢雁秋才華橫溢,早在大學期間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對好友從事創作行業非常有信心。

為鼓勵好友,張子健承諾:“你拍什麼,我演什麼!”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摯友的承諾就像一顆定心丸,錢雁秋決定轉行。

1998年,錢雁秋自導自編的第一部作品《摯愛》開播,張子健飾演男主。

這部處女作收視率和口碑均不盡人意,但錢雁秋並未氣餒,依然堅持創作。2001年,“燕雙鷹”系列的第一部《英雄》問世。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這部電視劇剛開播就好評如潮,之後更是續作不斷。

張子健因飾演男主燕雙鷹知名度大增,錢雁秋的創作能力也得到了觀眾認可,被評價為“鬼才編劇”。

2003年,錢雁秋着手籌拍《神探狄仁傑》,配角李元芳人選遲遲未定,最終他決定請摯友張子健救場。

張子健原本覺得這個角色人設單薄、沒有獨立故事線,並不感興趣。但是為了曾經的承諾,也為了給好友救急,他還是推掉了手上的片約,接下了這個“背景板”的角色。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然而《神探狄仁傑》大獲成功,收視率口碑雙豐收。

只不過,這部劇的紅利,幾乎都集中在了“狄仁傑”身上,至於張子健,則依舊不溫不火。

但當時誰也沒想到,幾年後發生的一件事。

會讓李元芳會超過燕雙鷹,成為張子健演員職業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沒有之一。

2.從一夜爆紅到“爛片專業戶”

2012年,一位網友模仿《神探狄仁傑》中狄仁傑的語氣,在社會新聞的留言區評論:“元芳,你怎麼看?”

瞬間,這句台詞風靡全網,眾多網友紛紛效仿,大到國際新聞、小到奶茶店打卡都會跟上一句:“元芳,你怎麼看。”

一時間,“元芳體”爆火。

原劇截圖轉發近億,台詞惡搞隨處可見,張子健也跟着火了一把,獲得了那年的微博“年度突破力獎”。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有趣的是,當時張子健根本沒有微博賬號。

張子健不懂社交網絡,一心把精力全放在了本職工作拍戲上。

為了拍戲,他曾19度低溫下連續幾個小時淋雨,也曾從高處墜落,摔傷頸椎。

那時他天真地以為,演戲就只是“演戲”而已,只要演技好就可以。

結果不懂熱度,不懂跟風玩兒梗的張子健,就這麼眼睜睜錯過了吃流量紅利的機會。

“元芳體”一過氣,他又回到了不溫不火的狀態。

最開始張子健並未在意熱度的消失,直到2012年12月,梁冠華退出《神探狄仁傑》系列續集的拍攝,沒有給出任何公開解釋。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隨着梁冠華的離開,《神探狄仁傑》系列後續乏力,而《燕雙鷹》系列,由於審查政策逐年收緊,啟動難度也越來越大。

代表作接連遭遇風波,不免讓錢雁秋有些灰心。

同時,多年的大密度劇本創作耗盡了“鬼才編劇”的靈氣,錢雁秋開始賣情懷炒冷飯。

2015年,《神探包青天》出爐,張子健飾演男主包拯,正式走上“爛劇男主”之路。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觀眾懷着對《神探狄仁傑》系列的憧憬打開電視機,卻看到了不倫不類的“功夫高手包大人”。同年《燕雙鷹》系列續集也遭遇了口碑滑鐵盧。

情懷已經賣不動了,錢雁秋就開始專攻下沉市場。雷梗雜燴神話劇《石敢當之雄峙天東》、抗日神劇《飛虎隊》,部部都爛得讓他的劇迷大跌眼鏡,部部都有張子健參演。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很多人為張子健惋惜,覺得這些爛片埋沒了他的好演技。

張子健卻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幸運了,至少還有戲可拍。

更何況在他看來,演員的本分是提升演技認真拍戲,至於劇本質量和播出效果,就不是演員能左右的了。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3.“張子健們”的困局

即使張子健已經演了很多年爛劇,他依然珍惜每一個角色,兢兢業業貢獻着自己最好的演技。

觀眾批評劇爛,批評情節,批評導演,卻都不約而同地承認:張子健是個好演員。

只是,現在的娛樂圈,想拍好戲,已經不是簡單“做個好演員”就可以的了。

2014年,網絡資本湧入娛樂行業,內地娛樂市場逐漸呈現出“效率高、產業化、規模化、成品質量不穩定”的特點。

影視作品拍攝周期大幅縮短,預算無限向明星藝人片酬、宣發費用傾斜,影視作品質量必然泥沙俱下。

這就造成了爛片橫行,演員業務能力對影視作品質量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

很多時候,演員從接到劇本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即將拍一部爛片。

可演員什麼都改變不了,不想演就沒得演,不想干就有的是別人代替,所以只能硬着頭皮做下去。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就像張子健自己所說,他已經足夠幸運。

雖然“爛片專業戶”的標籤貼在了身上,但是有摯友導演二十年如一日堅持用他,依然能保持穩定的工作量,嘗試多種類型的角色。

而其他被“標籤化”的好演員,就沒有這種好運了。

馬麗是華語影壇當之無愧的票房女王,可“喜劇”標籤貼身上,她很難在非喜劇領域證明自己。

去年五一檔,李玉導演、馬麗主演的電影《陽光劫匪》,總票房不到5000萬。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父母愛情》、《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口碑佳作讓觀眾看到了演員劉琳的實力,可也讓她背上了“媽媽專業戶”的標籤。

近幾年,劉琳從未飾演過非媽媽身份的角色。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演員曾美慧孜曾獲得過金像獎影后,可由於獲獎角色是風塵女子,她獲獎之後飾演的,幾乎都是風塵女子。

巧合的是,她和劉琳都參演了李玉導演的新作《斷·橋》。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即使是最擅長拍攝女性題材的李玉導演,都沒有給這兩位好演員機會,她們飾演的角色分別是情婦和女主媽媽,都是她們的舒適區,都是配角。

她們的表演也沒有得到太多討論,《斷·橋》的話題中心,始終是男主,因為他的飾演者是流量小生王俊凱

曾美慧孜和劉琳的表演,得到了一兩句好評,再無後續。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演員的標籤化、框架化甚至影響了對手戲。

當一部作品收穫好評,男女主下一次合作必然延續相同的劇情模式,以便複製成功經驗。

張譯殷桃主演的《雞毛飛上天》獲得了金鷹獎,二搭立刻跟上。

這一次,他們共同參演國慶檔電影《萬里歸途》,為王俊凱保駕護航。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演員身為娛樂大工廠的零件,也有檔次之分。

頭部藝人處於金字塔頂端,能夠接觸到性能最好的“機器”,和最優秀的班底合作

。腰部藝人只能選擇平庸的資源,至於底層藝人,在娛樂圈“寒潮”的大環境下,只能自求多福。

主演完犯罪題材文藝片《斷·橋》、主旋律大製作《萬里歸途》的王俊凱,又馬不停蹄地奔赴《刺蝟》劇組。

這次班底同樣不俗,名導顧長衛親自操刀,搭檔是影帝葛優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市場寬容地給了王俊凱這樣的流量小生多次機會,又吝嗇到讓曾美慧孜、劉琳這些腰部演員一直在原地打轉。

她們也許永遠等不到一個突破自我的角色。

4.當下娛樂圈最“悲哀”的真相

近十年來,內地娛樂市場逐年擴容,視頻網站用戶量節節攀升,電影票房紀錄不斷被刷新。

更廣闊的市場固然帶來了更多的影視作品和角色,可同時也意味着更多的從業人員,更加激烈的競爭。

這種情況下,擁有一個被廣泛承認的“標籤”,能夠被投資方和選角導演第一時間想起,對於眾多不溫不火的演員而言,似乎是件好事。

所以,很多演員明知自己深受“標籤”所累,角色嚴重固化,卻只能待在“標籤”劃定的舒適圈內,努力抓住來之不易的機會。

畢竟相比無戲可拍,角色固化和沉溺爛片看起來已經很不錯了,至少還有一份工作。

觀眾緣良好如陳創,將“福貴”、“哮天犬”刻畫得入木三分,作品熱度一過依然免不了被遺忘,逐漸在娛樂圈查無此人。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演技精湛如飛天視帝張桐,塑造過魏和尚、李大釗等經典角色,想要突破自我依然不得其法,逐漸無戲可拍,只得回歸話劇領域。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公認實力派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人?

所以,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複製粘貼”。

哪部影視劇爆了,之後就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一系列同款,比如近幾年大火的仙俠劇。

最開始大家都以為《仙劍奇俠傳》是開端,誰能想到是頂峰。

一部《香蜜》火了,接下來數部劇都按照它的模式套娃。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一樣的白衣飄飄,一樣的幾世虐戀,不禁讓人懷疑:神仙們難道天天除了談戀愛啥也不幹?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最讓人無語的是,這些仙俠劇甚至就連海報都差不多。

明明有演技卻身陷“雷劇困局”的,又何止張子健一人 - 天天要聞

演員哪個角色演火了,接下來他接到的所有角色,都是同一個人設。

害怕被市場淘汰,就急於復刻成功。

但重複就意味着角色固化,意味着舒適區越來越窄,機會越來越少,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影視劇里,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個人了?

演員一遍遍演着相同的角色,觀眾一次次看着熟悉的面孔,看着類似的劇情。

說到喜劇就想起黃渤沈騰;說到有錢人和精英人士就想起王耀慶靳東;說到軍人、硬漢就想起吳京、張譯;說到白領就想起劉濤袁泉

但說到底,有誰做錯了嗎?似乎誰都沒做錯。

只能說,如今這種惡性循環,是當下娛樂產業的悲哀。

明明製作的技術進步了,可拍出來的東西,似乎總是少了從前的味道。

明明演員的演技提高了,可一直在舒適圈裡拍戲,似乎總是少了一絲驚喜。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和出軌老公堅持喪偶式婚姻 - 天天要聞

和出軌老公堅持喪偶式婚姻

#一汽豐田給你舊時光的新獎勵#在當今的社會現象中,我們常常聽聞各種婚姻的曲折故事。就如電視劇《烏雲之上》所呈現的那般,董潔所飾演的角色和出軌的老公堅持着喪偶式婚姻,這一情節令人唏噓不已。所謂喪偶式婚姻,即一方在婚姻中如同消失一般,對家庭責任
知名女星官宣:裸捐所有資產! - 天天要聞

知名女星官宣:裸捐所有資產!

71歲的中國香港資深演員陳喜蓮近日宣布,將其全部資產捐贈給慈善機構。這位曾在八十年代與周潤發搭檔出演夫妻的黃金配角,竟以“裸捐”方式將名下所有財富悉數捐出不留一分,引髮網友熱議。據知情人士透露,陳喜蓮早在三十年前就開始參與慈善活動,默默資助貧困學子及支持動物保護事業。此次公開宣布裸捐除律師建議“走正規...
《生死線》:張譯、廖凡演繹抗戰傳奇,諜影重重,一觸即發 - 天天要聞

《生死線》:張譯、廖凡演繹抗戰傳奇,諜影重重,一觸即發

不管什麼時候,諜戰劇一直都能活躍在熒幕之上。因為諜戰劇有充滿跌宕起伏的情節。這樣的情節自然會讓人感覺心情起伏。不自覺的,人們總是能沉浸到劇情當中,讓人上癮。但是,現細人們也不知道哪些諜戰劇最好看,畢竟比較優秀的諜戰劇實在是太多了。
《陽光照耀青春里》清明上映,肖央談發瘋:很多角色有原型 - 天天要聞

《陽光照耀青春里》清明上映,肖央談發瘋:很多角色有原型

4月3日,將於清明檔上映的電影《陽光照耀青春里》在四川電影電視學院舉行路演活動,導演曾海若,演員肖央、趙梓沖、李路琦、國義騫到現場與觀眾互動。路演活動現場《陽光照耀青春里》講述了程序員何立為(肖央 飾)因破壞公司融資計劃,被冠以“精神異常”送入康復醫院“青春里”。在這裡,他結識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病...
《烏雲之上》首播四集三個謎團待解,李小冉角色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烏雲之上》首播四集三個謎團待解,李小冉角色不簡單

中午送走《沙塵暴》,晚上就等來了孫儷、羅晉主演的《烏雲之上》,屬於是嫌疑劇無縫銜接了。劇集開頭,孫儷飾演的女刑警韓青獨自開車行駛在大雨中的街頭,她恍惚看見了前方人行道中有個熟悉的身影,仔細一看又找不到了。山間公路上丁冠森飾演的男二號林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