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可·基德曼,“絕望主婦”的柔與剛

2022年09月16日03:03:25 娛樂 1138
妮可·基德曼,“絕望主婦”的柔與剛 - 天天要聞

2021年12 月6 日,美國洛杉磯。妮可·基德曼出席電影《里卡多一家》首映式。(圖/ 視覺中國

最近,妮可·基德曼以具有挑戰性的形象出現在了最新一期的Perfect雜誌上,令人大開眼界。

留着金魚姬短髮的妮可伸展雙臂,毫不客氣地展示健美有力的肌肉和閃閃發光的腹肌——你知道那不是花拳繡腿。

人生行至55歲,她的名字前面被人們加上了“不老”的前綴,彷彿“凍齡”與“美貌”是對所有女星最大的讚譽。

的確,她身上有着近似於貴族賢妻良母的氣質——溫柔、包容、優雅、神秘……她多次在採訪中表達過核心家庭、羅曼蒂克的愛情對她的第一重要性,以至於她在《海王》中扮演的海王母后角色令人念念不忘。

賢妻良母如果訴說傷痛,便是帶着對整個環境的反思。

在Perfect雜誌的其中一張海報里,妮可手持圓鏡子,鏡中映射出她好奇而若有所思的表情,她的嘴角泛起一絲邪魅的笑,似乎隱喻着女性奪回凝視的權力,開始講述女性對世界的理解。

在社交媒體評論區上霸屏的“amazing”,也證明了粉絲對她心照不宣的支持。

尤其是這兩年,由妮可監製並主演的多部女性劇,如《大小謊言》《無所作為》《咆哮》等,都關乎“絕望主婦”的處境。

當娜拉不再需要出走之後,她開始思考,女性更隱秘的痛苦是什麼,女性的幸福何去何從。

當了半輩子女神,55歲的妮可走向了一個女性生命最趨完整的下半場。

不過,重要的不是妮可如何,而是當我們多年來持續望向她,鏡面中反射出了什麼。

開始悲傷的洋娃娃

不可否認,妮可在國內大多數影迷心目中的形象,仍長久停留在《紅磨坊》中的美艷歌姬身上。

2001年,被離婚的傷痛撕得破碎的妮可走進片場,成了“紅磨坊”里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風塵女。

懸掛在半空中的妮可留下了最後一滴眼淚,隱藏在她身體里的肺結核在最後時刻終於發作,化成一抹鮮血。

風流才子與風塵女的老套故事內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盛滿浪漫激情與生命狂歡的音樂盛宴。

妮可為自己贏回了好萊塢的掌聲,她也因這一部電影收穫了第59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人們說那是妮可狀態最好的時刻。摘掉了“阿湯哥夫人”頭銜的妮可,終於流下了屬於她的第一滴真正的眼淚。

此前,這個出生於夏威夷的澳大利亞美女,最為人知的身份是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又名“阿湯哥”)的妻子。

金髮碧眼和白皙通透的皮膚,讓她美得像個封面女郎。

是的,14歲的時候,她就曾登上過《洋娃娃》雜誌封面。她那修長的腿、完美的比例,契合了“made in Hollywood”的工業流水線的精髓。

1989年,正在為《雷霆壯志》尋找女主角的阿湯哥選中了妮可。

阿湯哥對媒體承認自己對妮可一見鍾情,因為她讓他有一種“純粹的慾望”。

這種慾望,指向的是作為性客體的妮可·基德曼。在此後漫長的甜蜜婚姻生活中,妮可一直努力做好花瓶的角色,在各種公開場合溫婉地扮演着合格的美女妻子的角色——害羞、不說太多話。

多年後,回憶起這段不對等的婚姻,妮可感慨,最幸運的是,丈夫在好萊塢的聲望讓她免遭影視工業里的性騷擾等潛規則。

在婚後的10年里,她的美一直不曾退步。

在1995年拍攝的《永遠的蝙蝠俠》里,妮可拉直了爆炸頭,脫掉了洋娃娃的稚氣,誘惑的眼神流露出迷茫,美得像個晶瑩剔透的玻璃球。

就像當年《紐約時報》寫的那樣,“她擁有舞者的身材比例,修長、靈活,有時看上去又有點傻傻的”。

也許導演庫布里克早已有所洞察。

1999年妮可與阿湯哥一同出演的電影《大開眼戒》幾乎是業界公認的兩人婚姻的預言。

電影里,女主角愛麗絲有一段驚世駭俗的剖白——關於自己不忠的幻想。這段夾雜着痛苦的、壓制性的表達,讓阿湯哥飾演的丈夫徹底失去尊嚴。

突然對丈夫產生怨恨,是因為愛麗絲潛意識裡察覺到自己不過像被包養的情婦。

在與丈夫親熱時,愛麗絲看鏡子的表情,開始還是心不在焉的,後來因被喚起而顯得沉醉,但最終,畫面淡出前幾秒時,她看上去又是捉摸不定的,分神而且不自然,此刻才是她自我意識最清晰之時——一瞬,看清自己的本質。

妮可認為庫布里克改變了她。

也許,庫布里克之於妮可,就像貝托魯奇之於陳冲。

他們都點燃了兩位演員探索職業與生命的火焰。

1999年,在拍完《大開眼戒》後不久,庫布里克突然辭世,妮可說自己“突然感到了生理性的心痛”。

她一定是感覺到了什麼。

2年後,2001年,她與阿湯哥10年的婚姻走到了盡頭,是阿湯哥先提出的離婚。

摯愛從她生命里抽離,因為破碎和分離,這個洋娃娃開始有了靈魂。

主動走進浪潮中

2002年,在這一年的奧斯卡和金球獎,妮可第一次代表自己(而不是作為前夫的陪襯)大放異彩。

這一年她35歲,穿着“紅磨坊”里的復古禮服,站在紅毯上,艷光四射。

2002年,她在不情願之下被安排飾演了《時時刻刻》里的弗吉尼亞·伍爾夫。

她本來中意的角色是達洛衛夫人,那個壓抑痛苦的家庭主婦。

弗吉尼亞·伍爾夫,長着一張窄而瘦削的臉,她標誌性的鼻子筆直得不近人情,總的來說,這是一張神經質的憂鬱的臉。

為了演好伍爾夫,妮可做出了她本人銀幕史上最大的改變——裝了一個假鼻子。

妮可的養子不喜歡媽媽的假鼻子,因為看着很悲傷。但他媽媽在這部影片中的表演達到了頂峰,很多觀眾覺得妮可本人就是伍爾夫。

伍爾夫毅然決然地出門,走到河邊,在口袋裡塞滿了石頭——這場戲,妮可堅持自己沉入水底,慢慢地沉下去。

妮可·基德曼,“絕望主婦”的柔與剛 - 天天要聞

電視劇《大小謊言》劇照。

妮可感激這個角色,她說,這個激烈的改變,讓她徹底遠離了自己。

“在表演里發生的事情,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一樣劇烈。”

2003年,她拍攝了導演拉斯·馮·提爾的《狗鎮》和安東尼·明格拉改編自查爾斯·弗雷澤的同名小說的《冷山》,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不知何時,妮可開始頻繁在採訪中表達對痛苦的迷戀。

父親去世後,她說自己不想做任何事情來排解,而是直面痛苦,同時,對人性的痴迷似乎成了她不停拍戲的驅動力。

她輾轉於各種截然不同的片場與角色之間。

不過,總有一種印象是,後來妮可的角色總圍繞中產家庭展開,她幾乎成了“絕望主婦”專業戶——只不過是優雅版本的。

無論是身高,還是精緻的臉部線條,妮可身上的貴族氣息讓電影中的豪宅如同為她量身定製一般。

但同時,她時常流露出一種母性的脆弱的、時刻被孩子羈絆的神情——她無數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無論如何疲憊、如何受傷,只要回到家見到孩子,便會覺得內心充滿溫情。

儘管年紀漸長之後,妮可已經沒了年輕時那種嬌憨和在男性面前故意“降智”般的諂媚,但她的柔弱感依然只增不減。

這一切,讓她成了“絕望主婦”的絕佳人選。

小島驚魂》中,妮可帶着兩個孩子獨守着豪宅,等待丈夫從戰場回家。

陰森的中古豪宅里,亦人亦鬼的美麗主婦臉色總是蒼白的,她悉心照顧着兩個孩子,但不知為何總顯得驚魂未定。

壓抑在小心和隨時都要失控的情緒下面的,是她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承認的事實——在得知丈夫戰死後,情緒崩潰的她勒死了兩個孩子,然後自殺,母子三人的幽魂在豪宅中久久不散。

在電影《兔子洞》里,妮可身處熟悉的中產環境中,位於郊區的房子、一隻狗、一個孩子、兩輛車,她飾演的女主人辭掉了工作相夫教子。

孩子發生意外之後,為了撫平喪子之痛,他們加入了心理治療小組。

中產階級,連面對傷痛都理性而優雅。

孩子的母親本能地拒絕這種過於冰冷的處理方式,她的脆弱和歇斯底里在喪子之痛中爆發,於是就像海報中一樣,她倒映在鏡子中的形象,隨着鏡子碎成了無數片,她開始無止境地宣洩痛苦,並在無形中折磨着丈夫。

賢妻良母溫柔的另一端,是強烈情感衝撞下的強大。

於是,在美劇《大小謊言》中,她變成了格蕾絲·弗雷澤——一名居住在紐約的治療師,美麗優雅,有着令人羨慕的生活。

她住在奢華的聯排別墅中,兒子上的是私立學校,她毫不費力就能維持完美身材,永遠是媽媽圈裡的中心人物,擁有一份能帶給她成就感的工作,以及一個讓她感到心滿意足的醫生丈夫。

然而,幸福生活的幌子終被揭開,長期遭受家暴的她,開始了在撲面而來的壓力、困惑、恐懼以及堅強的自我意志之間的周旋。

她優柔,不似“致命女人”,心狠手辣起來卻可以立馬轉換性格,在與丈夫的撕扯對峙中,她一步進、一步退,最終以邊撕裂邊癒合的方式拯救了自己。

在這次拍攝中,妮可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創傷,作為女性的生命體驗被喚醒。

她立下了規矩,每18個月和女性導演或創作者合作一次。

當全世界的女性敘事浪潮到來,妮可向前一步,主動走進浪潮中。

講述女性真正的境遇

在妮可的影迷圈裡,曾經,影迷們喜歡將同樣來自澳大利亞的演員凱特·布蘭切特和妮可相提並論。

凱特身上有着令人仰視的強大氣場,這使得她成了當下更受女性喜愛的類型;妮可的氣質正好相反,她的美是極致的,也是主流的,即便她的身高擺在那裡,但你知道她沒有任何侵略性。

這種氣質,也貫穿在妮可的情感生活中。

從離婚的傷痛中痊癒後,妮可在採訪中談笑風生,講自己第一次見到阿湯哥就彷彿被雷電擊中,此後,生一個孩子、全心全意愛丈夫便是她最大的願望。

第二次婚姻,她從痛徹心扉中走出來,但依然如痴如醉。

2009年,楊瀾採訪了妮可,彼時,與第二任丈夫凱斯·厄本結婚沒多久的妮可如沐春風,她甜蜜地笑着,堅定地說著即便在第一次因為感情嚴重抑鬱之後,她也依然相信浪漫愛情。

妮可和凱斯在一場活動中認識。第一次約會,凱斯開着摩托車載她兜風,風馳電掣、電光石火中,他們一發不可收拾地相愛了。

用現在的話來說,妮可便是再典型不過的“戀愛腦”。

但這些年來,這個“戀愛腦”女性的自我意識越發強大,其事業版圖也在50歲之後迎來新的進展。

這也許是因為原生家庭——她的父親讓她學會擁抱親密關係,她的母親讓她知道發展“自我”的重要性。

妮可總說自己是隨性的,做事總是跟着感覺走,不過度分析。

但還有一種力量推動着她,她就像那種找不出任何缺點的優等生——“我從小就被灌輸了嚴格的職業觀念:準時、親力親為、別把事情搞砸。”

作為演員,妮可漫長的職業生涯大概總讓不少女演員艷羨。

在20世紀80年代,她便開始進入演藝行業,30年過去,她的作品類型越來越多。

由她主演的電影已經創造了近5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她現在可能比剛出道時更努力。”HBO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普萊普勒說。

重點是,50歲之後,妮可開始從被導演雕塑轉向在作品中堅持自己的輸出。

2021年,在接到《咆哮》的劇本的時候,妮可堅持要把它拍出來。

據說,在劇集“被鴨子餵食的女人”改編之初,編劇懷疑劇本設定是否太不現實,但妮可堅持保留。

因為,她覺得去講述女性在戀愛時真正的境遇,才是真正的現實。

年過50歲的妮可,開始活躍在各種女性劇中,她有時是主演,有時是製片人。

當年她飾演伍爾夫時那股未能名狀的力量開始浮現——女性走出困境的第一步,是反思自己的處境,擺脫那些強加在身上的外力,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當然,她依然“戀愛腦”,也不憚展示強有力的肌肉。關於柔與剛、強與弱的二元對立在她身上被悄悄抹去,融為一體。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