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蓉:一個小品女王的誕生

2022年07月15日08:56:26 娛樂 1635

1996年的春晚上,趙麗蓉在小品《打工奇遇》里飾演一個從農村到城市打工的老太太,遇到了“黑心老闆”鞏漢林,小品里一句“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至今為人們耳熟能詳。


2019年,一名網友在微博發帖,自稱是中國北方人,對香港發生的事件大放厥詞,滿口的大道理勸國人要包容大度,卻始終不提亂港分子的所作所為。


機智的網友搬出了趙麗蓉老師的經典台詞來試探其真實身份,結果這位網友竟自稱年紀大了不懂年輕人的流行話來搪塞。

很快警方也順藤摸瓜,很快搞清楚了該網友是境外特殊人士冒充的北方人。


一句“宮廷玉液酒”就能分清李逵和李鬼,惹得網友對境外人士嘲笑的同時,也不禁讓人回憶起趙麗蓉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歡聲笑語。

與戲曲結緣

1928年,趙麗蓉出生在天津寶坻,作為家中老來得女的幺女,排行第八,父母對她格外寵愛,從她的乳名“老愛”中便可窺見一二。

父親是戲園裡的容裝師,哥哥姐姐也大多在戲園裡工作謀生,可以說老愛從小就浸染在濃厚的戲曲氛圍中,這或許為她走上曲藝道路打下了基礎。

老愛一歲大時就客串起了戲曲劇目里的“彩娃子”,在台上不哭也不鬧,很的戲園裡人的喜歡,此後但凡有點小孩子的劇情,就讓老愛來演。

趙麗蓉:一個小品女王的誕生 - 天天要聞

後來到了上學的年紀,沉迷戲劇的老愛沒有心思念書,時不時在學校來上兩段戲詞總能換來同學們的一片喝彩。

因為自己無心讀書,還影響了別人的學習,學校的老師便讓老愛媽媽把她領了回去。

放下書包的老愛此後一心投入戲曲當中,並在1940年經過姐姐芙蓉花的介紹正式拜馬金貴為老師,並改名為“趙麗蓉”。

趙麗蓉照理在文書上摁了手印,給師傅磕了三個響頭,並且按例給同一個戲班子里的芙蓉花等師姑們磕頭行禮。

15歲那年,趙麗蓉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登台,一曲《杜十娘》開啟了她評劇生涯。隨着年歲見長,趙麗蓉在轉彩旦之後,和新鳳霞合作的《花為媒》更是為人們所熟知。

趙麗蓉:一個小品女王的誕生 - 天天要聞

當時趙麗蓉也有機會扮演《花為媒》的主角楊香草的,但是她覺得自己的扮相和嗓音不如新鳳霞,便主動放棄了這個角色,飾演“阮媽”這個配角。

1987年,60歲的趙麗蓉走下她站了半輩子的戲曲舞台,那時候的她還不知道她人生中的重頭戲還沒有真正開始,等待她的將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走下戲台,走上春晚

1987年底,春晚導演鄧在軍登門拜訪趙麗蓉,邀請她來參演小品《急診》。因為評劇和小品的表演方式不一樣,趙麗蓉有些擔憂,可思慮再三,她還是答應下來。

那一年,年至花甲的趙麗蓉第一次登上了春晚舞台,和游本昌(《活佛濟公》濟公的扮演者)搭檔出演小品,收穫一致好評。

至此,趙麗蓉開啟了她小品女王的生涯。

第二年,趙麗蓉再登春晚,和侯耀文合作出演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

小品里,這位說著一口唐山話,一心想去買豆腐的淳樸母親頗受觀眾喜歡,而那句“司馬缸砸缸”也流傳至今。

趙麗蓉:一個小品女王的誕生 - 天天要聞

1995年,中國出了位叫“MaLa Jeze”的女rapper歌手在春晚上唱着freestyle。

隨着音樂擺動着舞步,舞台氛圍猶如DJ在打碟,給嚴寒的初春帶來許多溫暖。這場長達十分鐘的小品,讓無數人認識到什麼是說唱

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裡,這部小品被電視台重播過無數次,下至五六歲的孩子,上至七八十的老人,都曾被這段說唱笑得前仰後合,成為無數百姓刻進DNA的rap。

當時為了學探戈舞步,趙麗蓉請來專業老師認真學習。

春季里開花十四五六

六月六我看谷秀我春打六九頭

這麼包裝簡直太難受

我張不開嘴兒,我跟不上遛

你說難受不難受,你說難受不難受

很多人都記得趙麗蓉在最後舞步結束的那一跪,包袱抖得響,逗得觀眾捧腹大笑,但是在原劇本是沒有這一段的。

早在上台前,趙麗蓉由於膝蓋骨質增生,無法正常行走,如果要治療的話勢必會影響春晚,所以趙麗蓉堅持要上台,而舞台上讓很多人覺得多餘的女秘書,就是鞏漢林當時安排攙扶趙麗蓉的。

表演結束後,趙麗蓉直接被送去了醫院。

趙麗蓉:一個小品女王的誕生 - 天天要聞

在《打工奇遇》最後,趙麗蓉要寫下“貨真價實”四個毛筆字,這對沒上過幾天學的她來說簡直太難了。

於是,趙麗蓉便每天臨摹這四個大字,宣紙不捨得用,就用舊報紙,才有了春晚上那一出蒼勁有力的大字。

拍電影,獲影后

1990和1991這兩年,趙麗蓉沒出現在春晚的舞台上,因為她正在拍攝電影《過年》。

從現在來看,這部影片集齊了當時國內的頂級演員。已經靠《西遊記》大火的六小齡童,還沒有變成宰相劉羅鍋的李保田以及日後獲得戛納影帝的葛優

在拍攝李保田給趙麗蓉拔火罐這個鏡頭時,正是冬季,氣溫零下二十多度。導演要求用替身拍攝,但是趙麗蓉堅持自己上場,光着膀子拔火罐。

一場戲下來,趙麗蓉就被凍壞了。電影拍完後,她大病一場,落下了咳嗽氣喘的毛病。

最後趙麗蓉成功憑藉《過年》中的母親一角,拿下大眾電影百花獎東京國際電影節雙料影后。

趙麗蓉:一個小品女王的誕生 - 天天要聞

2000年7月,深受肺癌折磨的趙麗蓉與世長辭。縱觀她一生,給人們帶來多少歡聲笑語,很多人都以為她是位前衛老太,唱着摩登的歌曲,跳着時興的舞步,可在此之前她一直在不斷學習。

誠如趙麗蓉在《打工奇遇》寫下的四個大字“貨真價實”,她要給觀眾帶來貨真價實的探戈表演,而不是糊弄劃拉幾下。

後記

我不去了,你去就能代表我們大傢伙,你替我和毛主席他老人家問個好!我的藝術功底不夠,還需要多磨鍊磨鍊...再說,我文化不高,去了也說不出什麼道道……

上世紀60年代,趙麗蓉參演的評劇作品《花為媒》《小二黑結婚》被翻拍成電影。

毛主席在看了這幾部片子後,想要親自接見新鳳霞等一眾演員,在見了新鳳霞之後突然問:“一直跟在你身邊的三仙姑怎麼沒有來,她去哪兒了?”

三仙姑便是趙麗蓉,新鳳霞將趙麗蓉所言如實相告。毛主席聽後,感嘆到:“沒想到啊,這個三仙姑還是一個這麼謙虛的人。好,好!謙虛讓人進步啊!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 天天要聞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2025年7月2日辟 謠 “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詳情:近期,2025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啟動後,網上流傳“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的說法。經核實,此言論不實,中級職稱並未取消。據北京市人社局介紹,申報人可以對照初級、中級、高級職稱不同層級的要求,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職稱評審。不同系列的職稱申報具體要求不同,以工程技術系列...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 天天要聞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奔流新聞訊(記者徐靜雯)近日,演員洪劍濤在杭州龍井村喝茶遭遇“懟客”的經歷,引發熱議。7月2日,洪劍濤在其社交賬號發布視頻,分享“喝茶被懟事件”的後續,涉事店家兩度登門誠懇致歉,雙方握手言和。視頻截圖視頻中,洪劍濤再次來到龍井村,與店家老闆面對面交流。店老闆坦誠道出緣由:“那天在店裡的是我姐夫,之前店...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 天天要聞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7月2日,中國雜技演員牛蓉在WNBA中場比賽表演時受傷。視頻顯示,牛蓉在表演時不慎墜落,在被攙扶離場時,全場觀眾報以掌聲鼓勵。牛蓉出生於太原市桃園二巷的一個雜技世家。她從7歲開始練雜技,10歲進入藝校,14歲被上海雜技團招入,然後開始世界巡迴演出。1990年,牛蓉接受了外方的邀請,得到了獨自赴美的機會。牛蓉出生於...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第七度回歸上海文化廣場,並迎來第200場紀念演出。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演出結束後將設置特別活動,可歌可泣的紅色讚歌將在舞台上再次奏響。此次回歸,《戰上海》將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解放前夕的大上海,見證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而不懈奮鬥的壯麗青春。自2019年首演至今,《戰上海》...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 天天要聞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7月1日,《初心正紅》沉浸式導覽劇首演活動在顧正紅紀念館舉辦。該劇以“參觀導覽+劇目演繹”的融合形式,帶領市民遊客回溯紅色歷史,賡續精神血脈。作為“光榮之城”2025上海紅色文化季主題活動之一,本次沉浸式導覽劇由普陀區文旅發展管理中心聯手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舉辦,旨在深入推進館校協同育人體系融入高校...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從2019年首演至今,這台由上海雜技團、上海市馬戲學校聯合創排的紅色主題雜技劇《戰上海》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76年前解放前夕的大上海,感受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的不懈奮鬥,贏得了觀眾與業界的廣泛讚譽。第200場演出結束後,劇組還將設置特別活動,讓可歌...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 天天要聞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2025年7月2日刊 | 總第4015期6月12日下午,由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與時代同行”海上視界學術沙龍第十期——“流金歲月照進時代腳步:用當下視角呈現年代故事”,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作為此次系列學術沙龍的收官活動,上海視協特別邀請重磅嘉賓著名主持人林海、知名製片人楊曉培、文藝評論家李星文、知名導演程亮,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