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剛跳河自盡的前後原因?

2022年07月07日00:57:19 娛樂 1873

銀幕內外,觀眾都感到耳目一新,驚喜萬分:

不是梅蘭芳

像你這麼聰明,可能很快就猜到了。

那首歌的名字叫《新貴妃貴酒》。

歌手是李玉剛

時光倒流,他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進入公眾視野。

1978年,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

在一個小屋裡,有笑聲。

男人開心地舉起飯菜,女人逗着懷中的嬰兒。

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兒子,剛出生不久。

夫妻倆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肚子里沒幾滴墨水。

大兒子叫“大哥”,所以小兒子就乾脆叫“二哥”。

到了上學的年齡,“二哥”這個稱呼不正式,就改成了“李玉剛”。

在那個地方,太陽升起,太陽落下。

冬天耕地,夏天除草,未來一目了然。

人們做夢都想脫離“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現狀。

李玉剛也不例外。

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讀書或者參軍。

他那瘦弱的身體顯然不是當兵的好材料。

只有賺了名,才能遠離田埂,出人頭地。

這就是命運,給了一個鄉村男孩最直接的烙印。

經過學習,李玉剛漸漸對唱歌產生了興趣。

如果你問為什麼,那是受媽媽的影響。

在小村子裡自然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藝術。

但李玉剛知道,她媽媽有一副好嗓子。

經常講一首東北小調的曲子,餘音繞梁。

自小就開始模仿媽媽唱歌,但也學到了一些精髓。

好像我就是為戲劇而生的。

高中畢業後,李玉剛考上了吉林藝術學院

回到家,他高興地舉起了錄取通知書

李玉剛捕捉到父母臉上隱隱的不情願,就什麼都明白了。

弟弟到了適婚年齡,妹妹還要繼續學業,家裡已經養不起一個大學生了。

看着父母佝僂的背,李玉剛感到很難過。

但轉念一想,難道他就要在這不毛之地囚禁一輩子嗎?

不,他不會。

想來想去,李玉剛留下一張紙條,偷偷離家出走。

我身上,只有200元。

天地,何去何從?

那就長春吧。

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獨自步入社會通常有兩個開端:

首先,我很高興有你的幫助。

二是接受命運的敲打。

可惜李玉剛是第二種。

先是遇到黑中介,壓進口袋的200塊錢被騙了。

沒錢,乾脆去了醫院,在樓道里躺了一夜。

肚子餓了,他不顧面子,就向街頭小販乞討食物。

人的一生很難改變。

像海市蜃樓一樣,夢想站在與現實相遇的十字路口。

為了維持基本生存,他在一家歌舞餐廳做服務員。

就在這裡吃住,沒有工資。

但李玉剛還是選擇了留下。

因為他對那個舞台一見鍾情。

仔細想想看看也不錯。

有一次,李玉剛聽歌時走神,不小心把茶倒在客人手上。

客人一怒之下,一個大耳刮子直接抽了過來。

為了平息風波,老闆不得不解僱李玉剛。

在最困難的時候,他找不到工作機會,只能住在最黑暗的房間里。

食物差,睡眠差,

無奈之下,很容易走極端。

“自殺”這個詞,總是在人極度脆弱,猝不及防的時候被人利用。

當時,19歲的李玉剛,背着一個破包,站在河邊,東張西望了很久。

眼前回想無數的畫面:年邁的父母,閃爍的燈光,在舞台上釋放自我的歌手。......

還記得剛離家的時候意氣風發,現在淪落至此。

畢竟,這個城市容不下一具屍體。

“撲通”一聲!他跳入河中。

遼河蜿蜒而下,流向李玉剛回不去的故鄉公主嶺

既然沒錢買票,用這種方式返程似乎也不錯。

他閉上眼睛,等待它結束。

信不信由你,不可否認的是,上帝會時不時地向世人傳播憐憫。

這一次,幸運的是李運剛。

在他的人生劇本里,19歲的那一頁,有四個大字:生不應死。

身體一沉的瞬間,幾隻大手朝着李玉剛伸了過來。

一群乞丐把他拖到了岸邊。

獲救後,李玉剛走出了自殺的漩渦,但生命依然緊迫。

無奈之下,他開始帶着救命恩人沿街乞討。

多年以後,李運剛講述了這個故事。

滿不在乎,一臉淡定,好像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就算再談,也會被美化成“挫折使人成長”的自我安慰。

但當時的種種無力感,只有他自己知道。

幸運的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無處可去,但還有一條路。

只要咬咬牙,就能看見。

即使你在街上奔跑,低頭哀悼,

李玉剛心中關於唱歌的熱血始終難以冷卻。

後來,他一個接一個地來到Xi安。

他進入晚間歌手圈子,說服老闆留下自己。

也許是被這份堅持感動了,我發現這個年輕人還是有唱歌的天賦的。

老闆開始嘗試給他一個機會。

李玉剛終於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轉折點。

1998年春晚,《為誰》紅遍全國,來歌舞廳的客人都搶着點這首歌。

老闆重新整理了音樂後,打算交給李玉剛和女歌手一起唱。

結果演出當天,意外發生了:女歌手不見了。

老闆忙得團團轉。

然而,當這一切發生時,李玉剛抓住了機會。

“老闆,給我吧。”

“你有主意了?”

“我一個人唱男女聲!”

他一個人走上台,硬着頭皮,用男女混合的聲音完成了表演。

結束後,掌聲不斷。

誰能想到一個東北男人能唱出溫柔細膩的女聲。

多新鮮。

然而,這個聲音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驕傲和意想不到的殘酷。

一次演出後,老闆對李玉剛印象深刻,乾脆讓他試着打扮成女人。

李玉剛,干吧。

我以為觀眾會為音樂買單。

殊不知,因為他的長相,他的聲音也被否定了。

女兒妝,男兒身。

其實李玉剛骨子裡是抵觸的,只是他覺得自己可以多露面,僅此而已。

很長一段時間,他默默承受着來自同齡人的詆毀,來自陌生人的謾罵。

暴徒向來喜歡落井下石。

每當李玉剛被抓到痛處,就拚命踩。

前方布滿荊棘,李玉剛每走一步都磕磕絆絆。

倒下,輕輕拭去塵土,繼續前行。

這是李玉剛成名前的經歷。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2006年,李玉剛意外接到一個電話。

星光大道》的導演正在尋找一位實力強勁的歌手。

他知道這是救命稻草,必須牢牢抓住。

舞台上,他在男女之間穿梭自如。

中國民族藝術、傳統戲曲、戲曲輔以時尚包裝。

經過他的演繹,他溫柔得像一幅水墨畫。

今年9月,公布了年度季軍的名字。

是他——李玉剛。

一炮而紅,資源不斷。

很多創作者都找上了李玉剛的,伸出了納賢之手

隨着《鏡中水月》《只是遇見你》《醉新貴妃》等作品的上映,

吸引了老中青三代粉絲,被海外媒體譽為“中國國寶級藝人”。

誠然,44歲的李玉剛已經走得夠遠了。

他並不缺少在歌壇應該得到的一切,比如聲望,地位,獎項,支持。

藝術家通常會達到這個高度,經常淡出,休息,享受自己的私人時間。

但是李玉剛停不下來。

對他來說,音樂就是愛,幾乎與生活融為一體。

前段時間Lisa重溫了舞台劇《昭君出塞》。

這是李玉剛、方剛和葉錦添歷時六年創作的傑作。

它花了很大的努力才得以實現。

為什麼是王昭君?

我想我之所以這麼執着,可能是因為李玉剛對昭君苦難的認可。

仔細看起來,兩人的經歷不乏相似之處。

都是命運的棄兒,然後生出了一股石破天驚的力量。

這種力量讓他們走上了“成敗”兩條路,實現人生的觸底反彈。

在娛樂圈從默默無聞到被殺,被人一掃而光,貼上了“娘娘腔,變態”的標籤。

不難理解,李玉剛的出現與大眾認知發生了碰撞。

習慣於審判的人說他代表了審美的衰落。

直到現在,這樣的聲音還有很多。

但這根本動搖不了李玉剛。

以前,李玉剛對自己變裝為女人有一種羞恥感。

現在,他把這當成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使命。

二十年風風雨雨,李玉剛一直堅持對國風的詮釋。

他總是希望別人提到他的時候,會說他是一個很努力的人。

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逐夢想而受傷。

只要你下定決心去做,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李玉剛跳河自盡的前後原因? - 天天要聞


李玉剛跳河自盡的前後原因? - 天天要聞


李玉剛跳河自盡的前後原因?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 天天要聞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2025年7月2日辟 謠 “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詳情:近期,2025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啟動後,網上流傳“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的說法。經核實,此言論不實,中級職稱並未取消。據北京市人社局介紹,申報人可以對照初級、中級、高級職稱不同層級的要求,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職稱評審。不同系列的職稱申報具體要求不同,以工程技術系列...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 天天要聞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奔流新聞訊(記者徐靜雯)近日,演員洪劍濤在杭州龍井村喝茶遭遇“懟客”的經歷,引發熱議。7月2日,洪劍濤在其社交賬號發布視頻,分享“喝茶被懟事件”的後續,涉事店家兩度登門誠懇致歉,雙方握手言和。視頻截圖視頻中,洪劍濤再次來到龍井村,與店家老闆面對面交流。店老闆坦誠道出緣由:“那天在店裡的是我姐夫,之前店...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 天天要聞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7月2日,中國雜技演員牛蓉在WNBA中場比賽表演時受傷。視頻顯示,牛蓉在表演時不慎墜落,在被攙扶離場時,全場觀眾報以掌聲鼓勵。牛蓉出生於太原市桃園二巷的一個雜技世家。她從7歲開始練雜技,10歲進入藝校,14歲被上海雜技團招入,然後開始世界巡迴演出。1990年,牛蓉接受了外方的邀請,得到了獨自赴美的機會。牛蓉出生於...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第七度回歸上海文化廣場,並迎來第200場紀念演出。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演出結束後將設置特別活動,可歌可泣的紅色讚歌將在舞台上再次奏響。此次回歸,《戰上海》將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解放前夕的大上海,見證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而不懈奮鬥的壯麗青春。自2019年首演至今,《戰上海》...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 天天要聞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7月1日,《初心正紅》沉浸式導覽劇首演活動在顧正紅紀念館舉辦。該劇以“參觀導覽+劇目演繹”的融合形式,帶領市民遊客回溯紅色歷史,賡續精神血脈。作為“光榮之城”2025上海紅色文化季主題活動之一,本次沉浸式導覽劇由普陀區文旅發展管理中心聯手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舉辦,旨在深入推進館校協同育人體系融入高校...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從2019年首演至今,這台由上海雜技團、上海市馬戲學校聯合創排的紅色主題雜技劇《戰上海》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76年前解放前夕的大上海,感受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的不懈奮鬥,贏得了觀眾與業界的廣泛讚譽。第200場演出結束後,劇組還將設置特別活動,讓可歌...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 天天要聞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2025年7月2日刊 | 總第4015期6月12日下午,由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與時代同行”海上視界學術沙龍第十期——“流金歲月照進時代腳步:用當下視角呈現年代故事”,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作為此次系列學術沙龍的收官活動,上海視協特別邀請重磅嘉賓著名主持人林海、知名製片人楊曉培、文藝評論家李星文、知名導演程亮,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