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2022年07月04日18:06:29 娛樂 1017

1995年的春節,由唐季禮執導的《紅番區》在內地上映,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票房收入最高紀錄,也是第一次為內地引入了“賀歲片”的概念。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唐季禮回憶,那時的春節其實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檔期,人們都要回家過年,影院都會關閉。但正好廣州有一個電影院還開着,結果買票的觀眾排得滿滿當當。一個下午,全國都知道了。第二天,全國的電影院都陸續開放了。

四年後,唐季禮榮膺“亞裔傳媒領導人獎”,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然而就是在這一年,他不惜賣掉美國房產,放棄永久居留權,回到中國發展

他的這個決定與中國加入世貿的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關係頗深……

打入好萊塢卻毅然回國

唐季禮在美國電影界的成功,也要從他導演的電影《紅番區》說起。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他把香港電影特有的動作場面、拳腳功夫和喜劇元素,通過成龍“能人所不能”的特技動作展現出來,中國式英雄、中國式動作片征服了全球觀眾。

1994年,《紅番區》不僅打破了在香港和東南亞區域的票房紀錄,還成為第一部在美國超過兩千家電影院同時上映的華語影片。

那時的唐季禮,是美國炙手可熱的一線導演,在美國拍一部電影能拿到上千萬元的酬金,拍電視劇的製作成本一集就接近1600萬人民幣。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香港導演 唐季禮:

打進好萊塢,其實是我的人生的夢想。為什麼我們拍不過好萊塢呢,我們有幾千年的歷史,他們才200多年,我們一直都很強的。我們有中國武術、功夫的文化,我們有深厚的歷史,我覺得中國的英雄故事其實是很吸引人的,就寫了《紅番區》這個故事。那個票房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就覺得中國改革開放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1999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這一年也成為唐季禮事業發展的重要轉折年。

經由大使館推薦,他結識了中國加入世貿的首席談判代表,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作為有着多年海外影視從業經驗的中國導演,唐季禮受龍永圖部長邀請,在中國電影走近國際市場的研討會上發表了演講。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香港導演 唐季禮:

當時談判的時候,美國希望中國開放影視市場,可是我們的進出口比例,圖書是10:1吧,影視好像是13:1,是嚴重貿易逆差,基本上就是我們進口多,出口少。

所以可能龍部長也想了解,我作為香港導演,如何拍香港電影,打進好萊塢,如何拍美劇,也可以拿到全美的收視冠軍,他想知道這個原因、方法。

演講結束後,龍永圖部長找到唐季禮進行了一次深談。

香港導演 唐季禮:

他請了我去他房間,我們聊了一個半小時,我就把我的經驗跟他說了,他就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說,季禮,學習海外發展,希望你回來祖國。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唐季禮位於北京的公司

門口貼着《急先鋒》海報

1999年7月,龍永圖安排唐季禮到北京、上海等地進行考察,唐季禮一路行走,一路體會。蓬勃的生機,噴薄的活力撲面而來,讓他印象深刻。

香港導演 唐季禮:

從香港成長,很幸運到好萊塢發展,又回來祖國發展,可是我回來祖國,2000年的時候,並不是祖國影視劇起飛的時候,也是很初期的時候,我在這個時候我決定回來,其實我是看好它的未來。

“回到內地等於是回家”

2009年9月,在北京到武漢的這趟列車上,出現了葉偉民的身影。此行他是在為自己的影片《人在囧途》做籌備。和葉偉民小時候回內地乘坐的綠皮火車相比,這趟列車現代了很多。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香港九龍,一輛綠皮車呼嘯南來,一輛綠皮車呼嘯北往。南來的列車裡裝着蔬菜、活豬、活禽,這條內地特意打通的“生命線”,向當時的香港市民供應鮮活食品,此後遭遇任何困難都不曾中斷。

北往的列車則載着衣服、香煙、糖,這趟勾起香港和內地情感連接的列車裡,乘坐着很多回鄉探親的遊子,當年還是孩子的香港電影導演葉偉民曾身在其中。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香港導演 葉偉民:

永遠覺得那個綠皮車從香港過去,一過隧道一定要關窗的,要不然會有一些好像是煤炭的味道吹進來,這個印象特別深。

過完年之後,我回香港的時候,一定穿回來是舊的、破爛的衣服,因為我叔叔還有他的兒子,等於是我的堂哥哥、堂弟弟,我的新衣服一定要脫給他們,然後換回他們舊的衣服穿回來。

對內地生活留下如此印象的葉偉民也許不會想到,多年後他會和很多的香港電影人一起跨過羅湖海關,北上發展。

香港導演 葉偉民:

我自己很願意回到內地發展,回到內地等於是回家。我現在一把年紀了,但是我心境還是活在20多歲,我要回到我剛剛入行時22歲的初心。

而當年綠皮車的記憶,後來竟然成為了葉偉民北上發展的一個創作靈感。

香港導演 葉偉民:

自己的創作上面我習慣去閱讀人,因為在每一個交通工具裡面,人的所有的狀態更重要,包括坐火車的人的那種流動性,所有那些行李,所有東西我都要去感受。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春運回鄉,一個討要拖欠工資的農民工,一個衣錦回鄉的小老闆,兩人偶遇,事故頻發。

作為《人在囧途》的導演,葉偉民對這部影片做了無厘頭的喜劇設定,實現了港式人文理念的內地化置換,當然也摸索出了內地觀眾的笑點

香港電影 葉偉民:

(《人在囧途》)沿途裡面有那種“一個拋出來,一個接,然後一個反彈,一個再收”的那種喜劇感覺,所以徐崢跟寶強兩位演員,真的是創作型的演員。我其實覺得誰缺誰,都沒有今天的效果。

喝牛奶的片段源自導演在機場喝熱咖啡的故事,旅館抓姦段落源自導演在日本旅遊的觀察,飛機顛簸寫遺言也是來自導演真實的生活

每一個笑點與淚點,都從葉偉民的心裡自然流出。

影片的最後,左小青抱住了終於回家的徐崢,說了句“回家就好”,這個剎那對於葉偉民其實是心有戚戚的。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葉偉民在《人在囧途》現場的示範表演

香港導演 葉偉民:

可能我們中國人的命運就是永遠,北就往南跑,東就往西跑。越大的地方,大家都是在人生的交錯,你不管在外面有多少風風雨雨,怎麼漂也不重要,回家就好了,這個就是我的主題。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香港回歸25周年,越來越多香港影人將目光投向廣闊的內地市場,踏上北上之路。在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香港影人克服了生活習慣的不同,文化差異,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經歷挫折和低潮後,他們最終在內地市場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取得成就。

敬請觀看鳳凰大視野

《三二一,開拍!——香港電影人北上紀事》

唐季禮:和龍永圖部長聊了一個半小時後 我賣掉美國房產回國拍電影 - 天天要聞

編輯:王鼎堯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 天天要聞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2025年7月2日辟 謠 “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詳情:近期,2025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啟動後,網上流傳“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的說法。經核實,此言論不實,中級職稱並未取消。據北京市人社局介紹,申報人可以對照初級、中級、高級職稱不同層級的要求,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職稱評審。不同系列的職稱申報具體要求不同,以工程技術系列...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 天天要聞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奔流新聞訊(記者徐靜雯)近日,演員洪劍濤在杭州龍井村喝茶遭遇“懟客”的經歷,引發熱議。7月2日,洪劍濤在其社交賬號發布視頻,分享“喝茶被懟事件”的後續,涉事店家兩度登門誠懇致歉,雙方握手言和。視頻截圖視頻中,洪劍濤再次來到龍井村,與店家老闆面對面交流。店老闆坦誠道出緣由:“那天在店裡的是我姐夫,之前店...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 天天要聞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7月2日,中國雜技演員牛蓉在WNBA中場比賽表演時受傷。視頻顯示,牛蓉在表演時不慎墜落,在被攙扶離場時,全場觀眾報以掌聲鼓勵。牛蓉出生於太原市桃園二巷的一個雜技世家。她從7歲開始練雜技,10歲進入藝校,14歲被上海雜技團招入,然後開始世界巡迴演出。1990年,牛蓉接受了外方的邀請,得到了獨自赴美的機會。牛蓉出生於...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第七度回歸上海文化廣場,並迎來第200場紀念演出。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演出結束後將設置特別活動,可歌可泣的紅色讚歌將在舞台上再次奏響。此次回歸,《戰上海》將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解放前夕的大上海,見證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而不懈奮鬥的壯麗青春。自2019年首演至今,《戰上海》...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 天天要聞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7月1日,《初心正紅》沉浸式導覽劇首演活動在顧正紅紀念館舉辦。該劇以“參觀導覽+劇目演繹”的融合形式,帶領市民遊客回溯紅色歷史,賡續精神血脈。作為“光榮之城”2025上海紅色文化季主題活動之一,本次沉浸式導覽劇由普陀區文旅發展管理中心聯手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舉辦,旨在深入推進館校協同育人體系融入高校...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從2019年首演至今,這台由上海雜技團、上海市馬戲學校聯合創排的紅色主題雜技劇《戰上海》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76年前解放前夕的大上海,感受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的不懈奮鬥,贏得了觀眾與業界的廣泛讚譽。第200場演出結束後,劇組還將設置特別活動,讓可歌...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 天天要聞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2025年7月2日刊 | 總第4015期6月12日下午,由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與時代同行”海上視界學術沙龍第十期——“流金歲月照進時代腳步:用當下視角呈現年代故事”,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作為此次系列學術沙龍的收官活動,上海視協特別邀請重磅嘉賓著名主持人林海、知名製片人楊曉培、文藝評論家李星文、知名導演程亮,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