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2022年06月30日19:55:04 娛樂 1741

悲傷的6月,有眾多老藝術家和好演員離我們而去。

2022年6月8日,我國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藍天野因病去世,享年95歲。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2022年6月19日,曾創作出《我的祖國》、《讓我們盪起雙槳》、《難忘今宵》等膾炙人口歌曲歌詞的詞壇泰斗喬羽去世,享年95歲。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2022年6月26日,曾出演過《隋唐演義》、《我的青春誰做主》等電視劇的知名演員李崇霄也突然病逝,年僅51歲。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而就在今天,我們又接到一個消息,我國著名影視、話劇表演藝術家村裡,於2022年6月29日,因病醫治無效而離世,享年90歲。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就在前幾天,我還有和網友一起談起過老戲骨村裡參演的經典老電影《紅旗譜》,並一致認為,村裡在其中扮演的朱老明,就演技而言,絕對不輸獲得“百花獎”影帝稱號的崔嵬(崔嵬因在《紅旗譜》中出演朱老鞏和朱老忠,而獲得首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村裡雖然不是最出名的電影演員,然而他的精湛演技,卻獲得了觀眾們的普遍認可。所以聽聞他離世的消息,眾多影迷都深感痛惜。

今天,就讓咱們通過村裡老師生前留下的25張珍貴老照片,來懷念這位老藝術家,來追憶這位在銀幕和舞台上辛勤耕耘的文藝老兵吧。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32年1月15日,村裡出生於河北省望都縣東關村。他的原名叫周存禮。他從小就愛好文藝,中學畢業後就參軍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子弟兵。他在部隊先是擔任文書,後來被分配到了宣傳隊,每天學唱歌,學跳舞,還寫歌詞,編快板書,如魚得水。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新中國成立後,村裡考入河北省藝校,然後被分配到河北文工團做演員,和戰友們一起演出過《百丑圖》、《劉胡蘭》等話劇。

1959年,北影廠拍攝抗日題材的電影《糧食》,選中了27歲的村裡,在其中出演了八路軍戰士老周一角。雖然是初登銀幕,戲份也不多,但他的表演卻樸實自然,顯示出了一個專業演員的深厚功力。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村裡的外形很憨厚質樸,不用化妝,就像個地地道道的河北農民。所以很多電影廠的導演,在為農村題材的影片選演員時,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他。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58年,北影廠導演凌子風計劃將梁斌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旗譜》搬上銀幕。在選擇演員時,凌子風定下了一個標準,那就是有河北農村生活經歷的演員,優先考慮。為此,他首先定下了男主角的扮演者是北影廠的崔嵬,然後又在河北話劇團找到了無論從外形到氣質都無限接近人物的蔡松齡和村裡,分別扮演嚴志和和朱老明。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話說在河北話劇團排演的話劇《紅旗譜》中,村裡和蔡松齡不僅在劇中擔任了角色,而且還是這部劇的編劇和導演。

兩位河北演員在影片中呈現了出神入化的演技。尤其是村裡,他扮演的朱老明是位被氣“瞎”的盲人,他除了借鑒了傳統戲曲中“瞎子摸桿”的表演方法之外,還深入到生活中,去觀察和體會盲人鄉親的眼睛變化和形體特點。而且他還在“氣”字上做文章,把自己眼球的三分之一弔入上眼眶,將朱老明塑造成了一個“睜眼瞎”。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他對角色的人物造型和整體設計顯得無比真實可信,動作既符合盲人的行為習慣,又毫無表演的痕迹,因此給觀眾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

此後,更多導演注意到了村裡這位創作型的表演人才。眾多片約接踵而至。不過找他演的,通常都是兩種角色,一種是農民,一種是軍人。我想,這應該與村裡那樸實無華的外形條件,和他當過兵的軍旅生涯,都有着直接的關係。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63年,村裡在魏榮執導的《紅河激浪》中出演了性格耿直的村民劉大伯。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65年,他在張駿祥李舒田高正聯合執導的《白求恩大夫》中出演了放牛娃出身的八路軍醫生方兆元。村裡通過樸實生動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性格敦厚內心倔強的大夫形象,深深地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66年,長影廠將河北省話劇團創作的話劇《戰洪圖》搬上銀幕,村裡在其中出演了大勇一角。1973年長影廠將該片進行重拍,村裡仍是片中的主要演員(下圖右一)之一。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77年,在西影廠拍攝的故事片《渭水新歌》中,村裡出演了男主角劉天印一角(下圖)。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78年,在劉曉慶擔任主演的珠影廠影片《春歌》中,村裡扮演劉曉慶的公公康老方(下圖)。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我想,更多年輕的影迷記住村裡這位演員的名字,還是在看過謝晉執導的《啊!搖籃》這部電影之後吧?他所扮演的炊事員羅桂田,不知打動了多少觀眾的心。尤其是羅桂田為了保護孩子們而不幸犧牲時,影院里響起了一片哭聲。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據村裡回憶,他出演這部電影時沒有一分片酬,每天只有4毛錢的差旅費,後來漲到了6毛錢。但就算拍攝條件十分艱苦,但他和祝希娟、張勇手、張瑜等演員還是幹勁十足,在謝晉導演的帶領下,為觀眾呈現了一部好作品。下圖為48歲的村裡在《啊!搖籃》中的劇照。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81年,村裡又接到長影廠的邀請,在電影《冤家路寬》中搭檔著名豫劇演員馬琳,出演了高廣樂一角(下圖)。展現了他的喜劇表演天賦。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同樣是1981年,村裡還在八一廠拍攝的電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中,搭檔王馥荔斯琴高娃、賈六、田華等演員,出演了龍慶一角。下圖為村裡在該片中的人物造型。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82年,村裡出演了他演藝生涯中的一部代表作品——《陳奐生上城》。村裡雖然是農民出身,熟悉農村生活。但因為該片反映的是南方農村的故事,所以他還是專門來到廣東省潮汕農村,深入了解當地的鄉土人情,然後還學會了划船、餵鵝、種菜和插秧。最終他所塑造的陳奐生一角。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很多影迷都覺得村裡演農民神形兼備,希望他能在銀幕上多塑造幾個農民形象。對此,村裡將觀眾的心愿牢記在心。他說:“我是吃農村的小米長大的,一輩子都要演好農民。”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1984年,村裡又在珠影廠拍攝的電影《金不換》 中,和老演員魏堅、曲雲等各種,出演了徐二一角(下圖)。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此外,村裡還參演過《紅衣少女》、《望日蓮》、《人·鬼·情》、《山雀兒》等電影。他1987年從河北省話劇院退休。但退休不退崗,仍然堅守在影視鏡頭前和舞台上。1995年,他和呂啟鳳陳寶國巫剛等演員聯合出演的電視劇《咱爸咱媽》真可謂賺足了觀眾的眼淚。64歲的村裡在其中扮演的喬父(下圖),也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村裡戲路真的很寬,他不僅演農民毫無違和感,而且就連演太監,也那麼惟妙惟肖。1988年,他在長影廠拍攝的《東廠喋血》中所扮演的王安,就曾令觀眾大呼“認不出”。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後來,隨着年齡的增大,村裡鮮少再出現在影視劇中,然後他依然熱愛表演,2017年,在他85歲高齡的時候,他還參與了話劇《詹天佑》的演出。他說,我是一名文藝老兵,舞台就是我的生命。

藍天野之後 又一位老戲骨去世 享年90歲 25張老照片 懷念這位文藝老兵 - 天天要聞

村裡一生為人低調、心胸開闊,是個遠近聞名的樂天派。但他對待工作,對待表演卻格外認真。他可以說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話劇和影視表演事業,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又一個閃光的銀幕形象。他那憨厚樸實的面容,銘刻在了眾多影迷的心中。所以聽到他去世的消息,眾多網友都表達了對他的深深懷念之情。在此,讓我們真誠地祝這位老藝術家:一路走好!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新聞業懷舊中的“話語制度”——基於電影《不止不休》的案例研究 - 天天要聞

新聞業懷舊中的“話語制度”——基於電影《不止不休》的案例研究

當下諸多大眾文化事件生產着關於新聞業的懷舊話語。本文着眼於2023年上映的電影《不止不休》及其所觸發的討論,探究懷舊話語之於中國新聞業的制度性意義。圍繞案例,本研究分析了關於中國傳統媒體“黃金時代”的懷舊話語中,“讚歌”與“輓歌”、神化與祛魅如何並存、溝通。研究發現,“黃金時代”為新聞業制度維繫創造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