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2019年11月20日08:15:08 娛樂 1684

由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展示泰山挑山工形象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自11月12日起,分別登陸山東衛視以及山東廣播電視台齊魯、公共、生活等頻道。用時六個月的拍攝,紀錄片近距離、全方位、多角度講述泰山挑山工的故事,展現了腳踏實地、勇挑重擔、樂觀向上、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

紀錄片《攀登的脊樑》製作團隊在拍攝、製作過程中有怎樣的故事?山東廣播電視台刊發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總策劃張聞兵、總導演李明、總攝像李東的製作拍攝手記。

總策劃手記:攀登的脊樑:平凡造就偉大

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用樸素的影像和文字,講述了泰山挑山工的故事。

泰山挑山工,也許在人們的眼裡,是平凡、渺小、艱辛的職業。然而,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在以岱頂之高、十八盤之險、人文之盛而聞名的中華泰山,已經為數不多的挑山工,是不畏艱辛、勇挑重擔的象徵。然而,作為常年出大力、流大汗的勞動者,他們有勞動的智慧、有掙錢的尊嚴、有養家的責任、有淡泊的快樂。他們讓人們懂得,正因為渺小,才看得到偉大!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因此,作家馮驥才為他們點贊,美學家楊辛為他們詠志,作曲家曲波為他們抒情,雕塑家張潤塏和張得蒂夫婦為他們造像。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提出了“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要求。這是對泰山挑山工的最高褒獎,也是時代對所有奮鬥者發出的呼喚。

這是一部電視工作者誠意滿滿的電視紀錄片。因為,有一幫電視人真正與挑山工們打成了一片,他們尊敬這個勞動者的群體,也受到了這個群體的尊重。

它就是一部紀錄片,我們希望它自然的一如泰山上生長的草木,而且具有成長的力量。(文/山東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主任、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總策劃 張聞兵)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總導演手記:以真實感人的故事呼喚時代精神

對於泰山挑山工,很多人通過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近40年前的散文《挑山工》而有所了解,但是一篇散文畢竟還無法讓人們更深入、更直觀地認識這個群體。他們太普通、太平凡,就是依靠體力在泰山上挑貨掙錢、養家糊口的挑夫,他們身上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攀登的脊樑”是我們對這個群體的定位,所謂“攀登”,即他們不僅肩負重擔,更要克服爬坡過坎的艱難;所謂“脊樑”,是他們用自己的負重攀登撐起一片天地,擔負起家庭與時代的責任。

這個選題,我們一開始最擔心的有兩點,一是拍成單調枯燥的流水賬,二是符號化,生硬地把他們變成概念的註腳。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在我們面前,就是一條六千多級台階,從山腳通往山頂的盤道,一群寒來暑往在這條盤道上挑擔攀登的漢子,他們天天重複着這樣的勞動,又能拍成什麼樣呢?而且,他們的勞作與這座山的變遷,與時代又有怎樣的關聯?

但是紀錄片的魅力就在這裡,一切就在努力中逐漸改變。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當我們下定決心用足夠長的時間去接近他們,破除陌生感,與他們打成一片,他們就從一個符號變為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人物,他們的一次次“攀登”也就變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當我們深入了解他們的過往,從泰山的歷史和發展去關照他們,就會發現他們平凡的身軀,如何與泰山的巨大變遷緊密相連。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這樣,一部50分鐘的片子就有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回味無窮的講述。

四個挑山工的“挑山”故事和一次決定泰山索道命運的設備搬運,生動刻畫出他們的堅毅、耐勞與擔當。而兩位老藝術家用精心創作的雕塑,對他們的精神世界做了最為形象的表達與闡釋。(文/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總導演 李明)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總攝像手記:攀登,為了更好的記錄

長達半年的時間裡我們與泰山為伴,與挑山工為友,在泰山徒步拍攝行程超過八百多公里。起早貪黑用雙腳和攝影機走遍泰山的每一個角落,拍攝下泰山每一次火紅日出,每一次驚艷雲海,每一次背負幾十斤的攝影設備,徒步跟隨拍攝挑山工朋友們肩挑重達百斤的貨物從中天門到南天門往返七千多級台階的攀登。這就是拍攝紀錄片《攀登的脊樑》攝影同事們每天要面對的日常工作。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太陽每天都要升起,泰山日出雲海並不是每天都會伴隨清晨出現,為了能夠儘可能多的拍攝下泰山的自然奇觀,導演和攝影會在凌晨三點左右各自背負重達三四十斤的拍攝裝備,踏着夜色徒步從中天門走到南天門,在泰山頂,懸崖邊和每一處能夠展現美麗泰山的位置上,架好設備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半年時間裡,一百萬多級台階,只是導演和攝影在泰山上往返跟拍挑山工們擔貨到泰山南天門之間蹬踏的台階數。拍攝中大家烈日下晒傷過,摔傷過,扭傷過,即便是傾盆大雨,也沒能阻擋拍攝挑山工勇於攀登的腳步。(文/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總攝像 李東)

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 天天要聞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轉載請註明來源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廈門3名雜技演員從3米高空墜落,一人送醫後搶救無效身亡,馬戲團回應 - 天天要聞

廈門3名雜技演員從3米高空墜落,一人送醫後搶救無效身亡,馬戲團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丁鵬5月2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其在廈門靈玲馬戲團觀看“空中芭蕾”表演時,目睹了演員墜落事故,後得知一名演員不幸死亡,非常痛心。5月3日,極目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從事發地多部門了解到,事故是表演中意外發生,確有一名演員送醫搶救後不幸去世,目前,“空中芭蕾”表演已暫停。現場...
票房已突破9億 這個假期你去看電影了嗎? - 天天要聞

票房已突破9億 這個假期你去看電影了嗎?

今年“五一”假期,走進影院觀看電影是很多人的假日休閑選擇。作為春節檔之後、暑期檔之前的一個重要檔期,今年“五一檔”共有8部新片上映。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5月1日,全國票房達到4.11億,進入中國影....
差在哪?馮鞏取代姜昆入主曲協、曹雲金逆襲,郭德綱快被比下去了 - 天天要聞

差在哪?馮鞏取代姜昆入主曲協、曹雲金逆襲,郭德綱快被比下去了

相聲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提起相聲時,觀眾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德雲社。除了德雲社,為了弘揚相聲,自2019年中國廣播藝術團,每年都會舉辦一次非遺相聲大會。要說,第四屆非遺相聲大會本來是去年年底舉行的,結果因為疫情耽擱,一直拖到了今年二月份。在這次演出中,海報上姜昆竟然不是C位,沒想到今年的C位竟然換成...
42歲“小甜甜”布蘭妮疑精神崩潰,用毯子遮體赤腳站酒店外,醫護人員到場 - 天天要聞

42歲“小甜甜”布蘭妮疑精神崩潰,用毯子遮體赤腳站酒店外,醫護人員到場

當地時間5月2日凌晨,美國流行歌手“小甜甜”布蘭妮·斯皮爾斯佔據了美國多家報紙的頭條,因為她衣冠不整地站在一家酒店的外面,被懷疑精神崩潰了,再一次(或者說再N次)。現年42歲的布蘭妮抱着枕頭站在酒店外,用毯子遮體並且還光着腳丫子,就好像是遇到了突發情況迅速逃出來似的,無暇顧及他物。但事情卻並非如此……據...
一問到底丨批量化“造星”如何做到“快工出細活”? - 天天要聞

一問到底丨批量化“造星”如何做到“快工出細活”?

衛星,是人類製造數量最多的航天器,分為氣象、通信、導航等等諸多類型。在浙江台州的一家衛星超級工廠里,自動化的生產線讓商業衛星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量產。衛星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製造的精度和速度如何?一起去工廠看一下。在浙江台州的衛星超級工廠,年產衛星可達500顆,實現量產。他們是如何實現“快工出細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