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取巧的辦法,就是拿身邊人開涮"《脫口秀大會4》收官:“套路”堆疊的“高級表演”

2021年10月15日15:49:02 娛樂 1857

"最取巧的辦法,就是拿身邊人開涮"《脫口秀大會4》收官:“套路”堆疊的“高級表演” - 天天要聞

10月13日,周奇墨獲得《脫口秀大會4》總決賽冠軍。圖/某社交平台截圖

《脫口秀大會4》昨晚落幕了,周奇墨第一,龐博第二,何廣智第三,徐志勝第四,呼蘭第五,楊笠第六,“肉食動物”第七。

從播出效果來看,此次脫口秀大會熱度一般,除了楊笠的段子出圈之外,有點討論度的“冠軍之夜”,讓不少網友“意難平”。

其實大可不必,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脫口秀大會4》就是一檔看上去更高級的明星選秀節目。差別僅在於,以前是選拔偶像,需要粉絲打投,《脫口秀大會》是選拔脫口秀人才,由觀眾評分。

但都殊途同歸:評出一個榜單,用榜單抬高他們的商業價值,製造幾個“明星”,再大賺一筆。

"最取巧的辦法,就是拿身邊人開涮"《脫口秀大會4》收官:“套路”堆疊的“高級表演” - 天天要聞

周奇墨演出現場。圖/《脫口秀大會4》截圖


依賴“內部梗”與“話題”的《脫口秀大會4》

《脫口秀大會》是電視節目,並帶有競演機制,“贏”才是表演的目的。這就要求表演者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斷製造梗,不斷製造爆點,以贏得拍燈和觀眾投票。

“贏”的目的性影響了文本的生產邏輯,它被迫需要不斷插入笑點,沒有笑點也要製造笑點。最投機取巧的辦法,就是拿身邊的人開涮。

於是今年《脫口秀大會4》的“內部梗”相當流行,尤其是在總決賽的舞台上,徐志勝的容貌更是成了“段子製造機”。調侃下徐志勝,觀眾配合得笑了起來,選手表演彷彿是做高考閱讀理解,終於又拿到一個踩分點。

與各種熱門社會話題相結合,脫口秀文本也更容易得到現場觀眾的歡呼。楊笠表演中對諸多女性議題的關注,也讓她繼續頗受關注。

“緊跟時事”意味着熱度、意味着流量,這也意味着話題可以掩蓋文本本身的劣勢,這給了表演者一個不好的信號,完全可以靠“走這條捷徑”贏得熱度,脫口秀也就淪為了“套路”的堆疊。

"最取巧的辦法,就是拿身邊人開涮"《脫口秀大會4》收官:“套路”堆疊的“高級表演” - 天天要聞

何廣智與徐志勝經常在演出過程中提及彼此。圖/《脫口秀大會4》截圖。

這也引人思考,如何避免選手走入“話題至上”的歧途?換句話說:脫口秀該如何儘可能地稀釋它“贏”的目的性,以及其引發的文本“投機”,而回歸到更純粹的喜劇交流?

喜劇來源於生活

《脫口秀大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造星機器,甚至比此前的偶像選秀更捧人。李雪琴、楊笠、王勉、呼蘭、龐博等人,充分享受到了節目帶來的紅利,打開他們的微博,各種各樣的商業推廣不斷。

不僅是線上流量大,線下的脫口秀表演也相當火爆。尤其是某脫口秀公司的一些線下演出,有一些表演者的票價甚至相當於一場明星演唱會。

某脫口秀公司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訓體系:集中培訓-線下表演-幕後實踐-上台參賽。還真有點培養練習生的味道。

越來越多資本也在湧入喜劇和脫口秀賽道。相似的節目躍躍欲試。

"最取巧的辦法,就是拿身邊人開涮"《脫口秀大會4》收官:“套路”堆疊的“高級表演” - 天天要聞

脫口秀演員楊笠在網絡上遭受較大的爭議,但依舊堅持表達自己的觀點。圖/《脫口秀大會4》截圖

但在這一片藍海上,目前僅有一家脫口秀公司是頭部,它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型塑着未來脫口秀的模樣。

跟以前盛極一時的偶像選秀節目一樣,越是在巔峰期越是應該冷靜,越是莫忘初衷,否則下場我們都看到了。

說到底,脫口秀就是給大家製造笑點,笑點從哪兒來?從對生活的觀察來。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5分鐘脫口秀演員”是不假,但難的是在5分鐘之後,50分鐘,500分鐘後,還能繼續保持輸出。

這意味着好的脫口秀表演者不能放棄對生活觀察、思考與沉澱,它不能速成。

所有其他附加的人設、話題與所謂的“上價值”,都不能模糊它的喜劇前提,也不該本末倒置,否則脫口秀只會越走越窄。

生活才是最寬廣的,“還是生活最幽默”。希望市面上的脫口秀節目能夠牢牢記住,並始終踐行這一點。

特約撰稿人 | 從易(媒體人)

編輯 | 丁慧

實習生 | 黎志棟

校對 | 吳興發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