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2021年10月02日20:14:03 娛樂 1368

2021年8月24日,“錢楓事件”讓本就人才凋零的《天天向上》節目,從最早時齊聚一堂的天天兄弟組合。

到最新一期時只剩下汪涵和大張偉兩位正式主持人,而王一博也不再以主持人的身份參與錄製。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因為最新的規定作為常駐主持人是需要主持人證的,而王一博可能是因為無證。

此時人們才發現這個碎嘴子的大張偉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大張偉的搭檔,我想縱使汪涵有再大的能耐,恐怕也很難獨自主持下整個節目來

畢竟說相聲也還要一個捧哏,一個逗哏的才會熱鬧些。然而大張偉是怎麼從一個唱歌的一步步成為了《天天向上》的第二主持人的呢?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有人說他是不務正業,有人說他是找到了財富密碼,選擇了更來錢的途徑,然而一路走來,又有多少人真正認真的去了解過這個每天嘻嘻哈哈的少年呢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1.

1983年8月31日出生於北京的張偉,因為同班裡有好幾個同名的,也就被老師賜名成為被大家廣為熟知的“大張偉”了。

從小家境就不太好的大張偉,父母常常出去忙着賺錢,把自己留在家裡。

孤獨的大張偉只能與自己自言自語,念念叨叨,也許是從這時開始,大張偉的語言體系開始逐步形成。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讀小學開始,他就顯示出與其他人不同之處。

參加少年宮活動時,獲得北京市少年獨唱第一名

四年級隨少年宮赴俄羅斯參加兒童聲樂比賽獲二等獎。

五年級考入中央電視台銀河少年藝術團,隨團赴澳門、馬來西亞進行訪問演出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也就是早期對於唱歌的興趣和優異的表現,讓他早早地就被學校老師們看好,以後能夠有大發展

2.

1998年6月5日大張偉組建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搖滾樂隊“花兒樂隊,那時年僅15歲的大張偉就已經擔任主唱了。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似乎看上去這一路將順風順水,可沒曾想到自己會被第一家唱片公司“擺了一道”,導致離開唱片公司後許多自己原創的歌曲卻不能在舞台上唱。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此時的他們還沉浸在成名的喜悅和不可開交的演出工作中。

因為從小的成名,也讓同一時期的其他樂隊心生嫉妒,包括同齡的同學,曾經有個梗說:沒打過大張偉的不是北京人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這件事雖然常常被人拿來當玩笑開,但那時的大張偉確實常被人欺負

只是如果大家仔細琢磨就會發現,這並不是個笑話,這是大張偉早期被校園霸凌的痛苦經歷啊。

還有就是在樂隊去演出時,也有人反映看到大張偉被其他樂隊的成員欺負的情景。

所以不難看出現如今的大張偉笑得有多開心,當年受過得欺負就有多無奈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3.

1999年6月19日,大張偉參加“中國第二屆新音樂演唱會”。

首次在三萬觀眾面前進行露天現場演出,這也是首次與崔健同台演出。也許所有的事情都是盛極必衰。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2009年6月21日,樂隊正式宣布解散,大張偉開始個人發展

這個被“智慧少年”雜誌評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之一的大張偉慢慢開始離開了一起11年的小夥伴,獨自闖蕩。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2007年剛剛離開樂隊不久的大張偉帶着他的新搭檔做客大鵬於莎莎主持的直播節目,宣傳單飛後的首張曲目《愛火燒》。

節目剛開始的時候,大張偉還精神奕奕並和主持人相談甚歡,但是到節目中期,大張偉開始不太正常,回答問題語無倫次,頻繁做出不安的小動作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後來大張偉情況越來越糟糕,大鵬終於坐不住憤然起身,並向現場工作人員說結束了採訪了。

而節目組在直播結束後,並沒有放出完整視頻,只放出了一個7分鐘的剪輯版,裡面儘是大張偉的失態。事後,大張偉做出了澄清,狀態不好不是不尊重主持人而是吃錯東西導致低血糖。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這段視頻使當時剛剛單飛的大張偉陷入了低谷,無辜被貼上了個莫須有的標籤。

導致之後的幾年工作生活都嚴重受到影響,幾乎沒有收入,只能靠父母養着。

在那段日子裡意志消沉的大張偉深深地感到挫敗和被誤解得難受,我希望從泥濘中掙脫出來,開始試圖轉型,尋找自己的未來。雖然在之後大鵬有對這次訪談情況做出解釋,但受過的傷還在。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4.

2013年3月23日,大張偉從幽閉的房間中走出來,參加百變大咖秀並在《快樂大本營》中被選為百變五俠隊長。

此時的他似乎找到了一點點過往的快樂,他憑藉自己對人物深刻的模仿和嬉笑怒罵的語言風格,受到觀眾和節目組的一致好評。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在這期間也和一眾明星建立起了友誼,他不再是那個把自己關在家裡的孤獨者。

他想要快樂,更想給大家帶來快樂,而且在愉快的過程中還能把錢給賺了,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從此他的綜藝之路就此開始,還常常被人稱作救場王,也足以見到他在綜藝節目方面的實力了。

但是就算是在綜藝節目當中,他也一如既往地放不下自己的音樂夢

王菲遇見大張偉,在《幻樂之城》節目中王菲稱自己是一個默默關注大張偉的人。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而當大張偉在演出完一個節目時,王菲對大張偉有一番精準點評:他不是沒有悲傷的一面,他只是不願意表露。

此時的大張偉雖然面帶微笑,但心中可能早早激動終於有人懂他的嘻嘻哈哈了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鄭鈞在一次《吐槽大會》吐槽大張偉時說:大張偉做綜藝挺好的,這些年的音樂就不太靠譜時,他也難免有些傷感,但他知道鄭鈞說的也是實話,自己能夠接受。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也是在《吐槽大會5》時,整季都是用音樂的形式插科打諢表演的大張偉最後卻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獲得了冠軍。

他在最後一個節目里用音樂的形式吐槽,其中有這麼一句話:大家吐槽互相看不起,其實小丑就是我們自己。是啊其實每個在熒幕前作秀的人又何嘗不是小丑呢?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5.

如果說做綜藝只是大張偉的一個謀生方式的話,那音樂也許才是他的真愛

所以你能看到大張偉參加《樂隊的夏天》節目時,他的眼睛裡是有燦爛的光的。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也許是對過往的懷念,也許是對現如今還能在一起組成樂隊一起唱歌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羨慕。

在樂隊的夏天快結束時他唱出了自己的不久前創作的歌曲《我的深情就是一個笑話》,來呼喚真正的自己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在《即刻電音》節目中,因為兩組隊伍比拼過程中都互有對方成員,誰贏誰輸都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結果兩個隊伍居然雙雙選擇退出比賽

大張偉哽咽着試圖告知他們每一次舞台上的機會有多麼不容易,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有自己的態度。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如今已經39歲的大張偉仍然在綜藝的路上堅持着自己的音樂夢想,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將自己的音樂融入到綜藝的效果里去。

在別人看來的嘻嘻哈哈的《嘻唰唰》,也許在他看來就是《我的深情就是一個笑話》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天空飄來五個字兒 那都不是事兒。是事兒也就煩一會兒 ,一會兒就完事兒。如果認真感受歌詞也許你能發現,他是在與自己和解,也為喜愛他的人帶去溫暖,

花兒樂隊2020年7月30日重組,而重組後的花兒樂隊不再有“花兒”大張偉了,真不知道是大張偉的幸運,還是樂隊的損失?

“人間精品”大張偉:為了音樂,他不得不放棄音樂 - 天天要聞

突然想起周星馳的一句話:我拍的很多電影都是悲劇,可是你們為什麼都說是喜劇?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