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關係鐵律:“你管理誰的預期,誰就會忠誠於你”

你對誰滿懷期待,你就會被誰掌控,被誰拿捏;

誰對你滿懷期待,誰的預期被你管理,誰就會忠誠於你。

適用於所有關係。

-01

自我價值感的構建,源於“期待”

你聽過“羅森塔爾效應”嗎?

這就是“管理期待”的力量。

你讚美誰,引導誰,就相當於管理了誰的期待;

而對方在你這種“褒獎與積極引導下”,就會朝着你想要的方向,你設定的目標走下去。

比如說:

教育學領域,最好的育人方式永遠不是批評,而是積極引導,是看見學生的需求,是讚美學生的優點。

因為“被認可,被讚美,被看見”,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基本需求,這是人性,娘胎裡帶出來的。

讀書時,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讚美;

哪個老師最關注你,經常讚美你,你就更喜歡哪一個學科。

成長過程中,期待得到父母的認可;

有些人從小到大得不到父母的讚美,就會各種使勁兒,各種證明自己。

參加工作,期待得到老闆的賞識;

哪怕你知道老闆給你畫大餅,可老闆當眾誇你幾句,你還是賣力工作。

談婚論嫁,期待得到伴侶的讚美欣賞;

每當伴侶欣賞你,發自內心讚美你,你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消失了,心甘情願為對方付出。

這是人性。

在這個人性的基礎上,你能管理誰的期待,管理誰的預期,誰就將被你掌控;

因為自我價值感的構建,社會化屬性的成熟,都源於“期待與外界的反饋”。

比如:

從小到大,外界給你的反饋都是正面的,積極的,總是讚美你的,那麼你就建立起較高的自我價值感;

反之,如果你得到的反饋總是負面的,或者沒有人看到你的需求與期待,那麼你的自我價值感就是較低的。

你為什麼被人拿捏?

或許你本就是一個“自我價值感較低”的人,你很在意外界的評價,在意外界的反饋和關注;

你的行為,你的意志,你的判斷力,甚至你本人,都依照外界給你的評價隨之改變。

結果是什麼?

別人給你的評價是好的,你就開心;

別人說你一句不好,你就難過很多天,甚至懷疑自我。

-02

好的關係與糟糕的關係

什麼是糟糕的關係?

例如感情里的舔狗,人際關係中的“討好者”。

這兩類人,為什麼總是不被尊重,總被拿捏,總被各種pua?

因為沒有完整的自我價值體系,沒有主體性,更沒有自我獨立的意志。

別人偶爾給一顆甜棗吃,他就開心得不得了,恨不得掏心掏肺;

別人對他冷淡一點,他就否定自我,小心翼翼,討好迎合。

畏懼一切衝突,維繫關係的方式,習慣性靠迎合,靠討好,靠讓出自己的利益。

換句話說:

這類人,親手將自己的預期,將自己的期待交到別人手裡,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忠誠度”。

甘願當狗的人,會自己叼着繩子,搖着尾巴,跑到主人面前。

越迎合,越焦慮;

越討好,越內耗;

於是,最終陷入了抑鬱的,焦慮的,患得患失的,不安的複雜的負面情緒困境。

人就垮塌了。

別人似乎並沒有對你做什麼,你自己的情緒,意志和心理就先扛不住了。

什麼是好的關係?

一切好的關係,都將圍繞你展開;

你就是你,你就站在那裡,無論對方出什麼招,表達什麼情緒,提出什麼要求,你都是你。

這就是堅持自我的“主體性”。

別人誇你,你表達感謝,但你知道,別人的讚美有多少水分;

別人否定你,貶低你,指責你,你或忽視或強硬懟回去,因為你知道,別人的所有評價,都不及萬分之一真實的你。

頂級的關係,永遠是這樣:

尊重,接納,理解共情,滋養,各自都擁有完整的主體性。

當你不在意外界的評判,你才真正活出了自我;

當你拒絕別人管理你的預期,你才擁有真正的“內核”。

話題:

你會期待外界對你的評價和反饋嗎?

作者何所歡:

專註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係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