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英國倫敦一樁曠日持久的遺產糾紛案終於落幕:
經過多年的抗爭,為母親養老送終的rita rea贏回了母親留給她一個人的房產,而rita那三個棄養母親多年的兄弟,最終以爭產失敗而告終…
(rita贏得官司)
這個看似平常的爭產案,極可能成為英國無數類似案件的判例:
rita的判決表明,法律今後將更多保護善良的人們,不受那些因惡行被剝奪繼承權的親戚的侵擾。
為了這份遲來的正義,rita煎熬了整整八年…
一切,要從多年前那份遺囑說起。
rita一家是意大利移民,母親育有三兒一女,早在1985年老人家就立下了遺囑,聲明這一家人位於倫敦的宅子最終會平分給四個子女,每人一份。
(rita的母親)
幾個子女雖說都把這事記在了心上,但在對待母親的態度卻大相徑庭。
在母親日漸衰老後,rita一如既往地看望和照顧母親。
而三個兒子卻不同,好幾年都不露臉來看一下母親,平日的生活方面也沒有絲毫照顧和幫助,似乎是把老母親遺忘了。
(母親和其中一個兒子)
2009年,母親身體越來越差,rita把母親接過來跟她一起住,自己也方便照顧她。
(rita和母親)
之後的幾年裡,母親的健康每況愈下,或許是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又有感於rita多年來貼心照顧,三個兒子卻對她不聞不問。
老人家內心有了立新遺囑的想法…
2015年,母親叫來律師,在律師的見證下立了一份全新的遺囑,新遺囑里,母親提到倫敦的那套家族房產,在她離世後只遺留給女兒rita一個人。
(rita和母親)
2016年,rita的母親去世,享年85歲。
令rita猝不及防的是,她本人還未從喪母的悲傷中緩過來,三個兄弟就打響了遺產爭奪戰。
得知母親把房子留給rita一個人,三個兄弟怒不可遏,聯手將rita告上法庭。
(rita的一個哥哥)
三兄弟控告的內容是:
rita趁母親年老體弱,神志不清,脅迫她老人家更改了遺囑,將他們三兄弟踢出了繼承的行列。
現要求法庭“主持公道”,按1985年的舊遺囑執行,房子分割給四個子女共同繼承。
這起遺產繼承官司一開打,便成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rita被折磨到身心疲憊,卻不得不一次次走進法院,跟三個兄弟對簿公堂。
(rita走出法庭)
多年的煎熬,讓rita從一個身體健康的網球教練,變成了病秧子。她身患糖尿病,腎病,白內障,坐骨神經痛,有時甚至要坐輪椅出行。
而比身體垮掉更糟糕的是,rita因為這場漫長的官司陷入了貧困,欠下的律師費高達28萬英鎊。
rita坦言,她一度覺得自己可能會因為這場官司破產,最終無家可歸,流落街頭…
(rita和律師合影)
去年夏天,rita更是被逼到了絕境。
初審法院判決,rita確有“脅迫”母親立新遺囑的行為,裁定按最初的遺囑執行,將房產一分為四,子女們各自繼承。
初審判決讓rita悲憤交加,但即便這樣,她也沒想過放棄抗爭。
最終,在律師的鼓勵下,rita振作精神提起上訴。
法庭給了她二十一天的申訴期限,rita及時提交了關鍵的材料,獲得了申訴重開的生機。
到了上周,這個案件終於迎來了在上訴法庭重開審理。
這一次,rita的材料獲得了上訴法院兩位法官的支持。
兩位法官一致認定:
之前的初審法官僅僅因為rita本人性格強勢,就武斷地懷疑rita脅迫母親更改遺囑,這樣的觀點是主觀且錯誤的。
(rita終於獲勝)
經過一周的重審,上訴法院的法官作出了最終的裁決:
rita在“本質上不可能”對母親施加任何過度的影響,從而讓她老人家寫下新遺囑。
新遺囑完全是老人家個人獨立意願的體現!
三兄弟就此敗訴,控辯雙方的訴訟費用也由三兄弟承擔。
判決下來後,rita長舒了一口氣,八年的漫長抗爭,她終於贏下了官司,獲得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財產,也維護了母親的遺願。
rita案件看似普通,卻很可能成為類似遺產糾紛案的判例。
正如rita的律師所說,rita經歷的判決意義重大,法律以後會更傾向於保護像她這樣的善良人。
至少在rita案里,法律實際踐行了“好人有好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