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之前,大家關注一下,順便點個贊,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大家好,我叫鄭文軍,我是一名退伍二十七年的老兵,我退休已經十多年了。
在我的生命里,有幸遇到了兩位貴人,一個是我在部隊當兵時,遇到的劉連長,一個是我在外出幹活時,遇到的好心人王大哥,在我飢腸轆轆時,王大哥請我吃了一頓飯,還給了我三塊錢,只可惜我和王大哥僅僅只有一面之緣,之後再也沒有見過,這些年我一直在找王大哥,希望當面感謝他,當年要不是他,我也不會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我出生在陝西米脂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家裡五口人全靠種地為生,我還有兩個姐姐,我是家裡唯一的男孩,為了供我讀書,兩個姐姐老早就出嫁了,父母辛辛苦苦供我讀完了高中,作為曾經的老三屆,因為當時取消了高考,高中畢業後,我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無學可上,只能回家種地。
對於我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來說,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不多,我上高中時,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原本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結果事與願違,高中畢業後,我陷入了迷茫,我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我不想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我想離開這個貧窮過後的村子,我在家裡待了一個月,整天無所事事,父母心裡也着急,我決定到外面打工掙錢補貼家用,母親不想讓我到外地打工,說我人太老實,怕被別人欺負,當時村裡打算蓋一所小學,父母想讓我去找公社主任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在村裡當個臨時代課老師。
我知道這種好事根本輪不到我,公社主任兩個兒子都還沒有工作,我一個外人就別想了,有些事情總要面對,我還是決定去外地打工,見見世面,歷練一下自己,母親給我收拾好了被子,還給我做了雜糧煎餅讓我帶着路上吃,臨走時母親給了我5塊錢。
在我19歲那年,我一個人帶着行李,兜里揣着母親給的五塊錢,坐上了去往省城西安的班車,我到西安已經是晚上了,為了省錢,我沒有住旅館,在西安汽車站過了一夜。
從小到大,我沒有出過遠門,第一次來西安,我不知道去哪裡,身上帶的雜糧煎餅也吃完了,我開始四處問人找工作,我找了一天,也沒有找到工作,一天沒吃飯,肚子實在餓的不行了,我要了一碗面,店主知道我是從外地來的,餓了一天,給我盛了滿滿一大碗飯,這是我來西安吃的第一頓飽飯,最後店主也沒有要飯錢,我心裡一陣感動。
吃完飯,我正愁不知該去哪裡,一位叔叔走過來問我,要不要住店,我怕被騙拒絕了,這位叔叔一直跟着我,說可以給我便宜一點,一聽價格,我有點心動了,就跟着這位叔叔去了,結果第二天早上醒來,我發現身上的錢不見了,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我找到那位叔叔,想讓他幫我找找,結果被他趕了出來。
身無分文的我,連回家的車費都沒有,我背着行李在橋墩底下過了一晚,第二天,我打算去建築工地找活干,在去建築工地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位好心人,他見我可憐,請我吃了一碗飯,在聊天過程中,我得知這位好心人姓王,我給王大哥講了我的遭遇,王大哥知道我上過高中,吃完飯,王大哥還給了我三塊錢,讓我回家去,王大哥還告訴我,我上過學,可以去部隊當兵,一定會有出息。
我拿着王大哥給的三塊錢,買了回家的汽車票,父母見到我灰頭土臉回來,什麼也沒問,我告訴父母,我要去部隊當兵,父母也非常支持我,1969年徵兵開始後,我報了名,當時我們縣報名參軍的一共有三百多人,最後只有一百二十五人獲得了參軍名額,看到入伍名單上有我的名字,我才長舒一口氣。
1969年12月22號,我告別父母,離開家鄉坐上了綠皮火車,兩天之後我來到了部隊,正式開始了我的軍營生活。
三個月新兵訓練結束後,我分到了一排二班,我遇到了我人生之中第二個貴人劉連長,劉連長也是陝西人,老家是甘泉縣的,和我是老鄉,因為我是新兵中,為數不多上過高中的兵,而且我身體素質和體能都不錯,是連里重點培養對象,劉連長對我格外關注,我入伍第一年就入了黨,劉連長是我的入黨介紹人。
我入伍之後,平時除了刻苦訓練之外,我還利用空閑時間學習文化課知識,1972年,我提了干,當了一排排長,在我提干兩年之後,我又被推薦到軍校學習了兩年。
自從我入伍之後,我還沒有回過家,1975年,我探親回家看望了父母,我還特意去西安尋找了王大哥,只可惜沒有打聽到王大哥下落。
1996年,我和老婆一起轉業回到了西安工作,我老婆軍區醫院的醫生,比我小五歲,而且還是大學生,我定居西安後,一直在尋找王大哥,我想當面感謝他,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王大哥一點音訊都沒有。
如今我已年過七旬,不知道王大哥是否還健在,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見王大哥一面,當面感謝他,當年要不是他伸以援手,也就沒有我現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