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兄妹四人共給二哥掏2000元,讓管老媽。我現在覺得錢掏的不值

自述人:朋友李艷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責任重大。家裡面目前暫時沒有需要操心的。兒子今年已經上大二了,不用我管了。

目前我最操心的就是我娘家老媽。老媽今年已經83歲了,一直跟着二哥在農村生活。

我家一共兄妹5人。大哥三哥和我都在城裡單位上班,就剩二哥和二姐在老家村子裡務農。

前面有幾次我想把老媽接到城裡來生活,可是老媽說她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不習慣在城裡生活。

每次把老媽接到家裡來住,超不過10天,她就鬧騰要着回老家村子裡去,說住在城裡她感覺很悶。

既然老媽不願意長期在城裡生活,願意和二哥住在一起在農村生活。那我們兄妹三人不出力就應該給二哥些錢,讓他和二嫂管老媽。


10年前,二嫂也提出了這個問題,說老媽幹活已經大不如從前了,要讓他和二哥管,我們其他兄妹四人就得出些錢,要不然他們家可太吃虧了。

我和大哥二姐三哥合計了一下,最後決定每人每月掏500元,四人合在一起就是2000元給二哥。讓他和二嫂管好老媽。

逢年過節該買東西照樣買東西,該給老媽錢,照樣給老媽錢。

這樣給二哥錢已經持續到現在10年了。一開始,二哥在地里忙農活,閑了在附近打打零工,晚上就回家了,起碼還有二嫂在家裡做飯,老媽還能吃上頓熱乎飯。

可是最近這三年多時間,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二哥的兒子兒媳常年在江蘇打工,孫女就放在家裡由二哥二嫂照看。

二哥的孫女上一年級的時候,兒子兒媳嫌農村教學質量不太好,要讓孩子到城裡來上學。

二哥找人讓孫女上了城裡的一所小學。既然孫女已經到城裡上學了,那必須得有人陪着孩子在城裡上學。

這個任務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二嫂身上。如今二哥的孫女這學期已經上四年級了。二嫂也陪孫女在城裡上學已經三年多時間了。


二嫂陪孫女在城裡上學了,家裡就剩二哥和老媽。二哥還是農活忙了,就在地里忙農活。閑了就出去在附近打零工,晚上才回家。

這下家裡就沒人做飯了。二哥在地里忙活或出去打零工,就得老媽燒水做飯。

老媽已經83歲了,腿也不是很好,走路顫顫巍巍的。這三年多時間裡,家裡平時沒人,就得她自己給她和二哥做飯。這也實在是太難為老媽了。

上周末大哥和二姐到我家裡來也提到了這個事。二姐說:“每月咱兄妹四人共給二哥掏2000元,本來是想讓老媽每頓能吃上熱乎飯的。

誰能想到自二嫂進城陪孫女上學這三年多的時間,還得讓老媽給自己和二哥做飯,等於是還得老媽把二哥伺候着。想想人心裡就來氣。”

我說:“這真是沒辦法的事情。咱們誰也不能攔着二嫂,不讓二嫂陪她孫女進城上學,讓她在家伺候咱老媽 ,誰敢說這句話?

按理說花2000元,雇個人給咱老媽做飯也夠發工資了。

咱們每月一共給二哥2000元,二嫂往自己腰包一裝,不拿出來當生活費。

聽老媽說,她平常想買點豆腐,西紅柿等菜的時候,還是花的咱們逢年過節給她的錢。南瓜蘿蔔等菜可以自己種不用花錢買。

現在總覺得這2000元掏的不值,沒有真正花在老媽身上。”


大哥聽我倆說完,才不緊不慢地說:“2000元花的什麼值不值得?每家才掏了500元。

就權當是每月花2000元讓二弟陪着老媽,家裡有個人老媽起碼不孤獨,也有安全感。

說到老媽做做飯,就當是鍛煉身體了。你不要看老媽在你們面前有些抱怨,給兒子做飯,她內心其實是高興的,這就是你們不懂了。

至於老媽買菜花咱們給的零花錢,那有啥呀!真沒什麼的。

小妹,你剛才說花2000塊錢雇個人給咱老媽做飯,這根本就不現實呀。

讓老媽待在哪裡?待在二弟家嗎?讓雇的人每天去二弟家給老媽做飯,根本就不行的。

咱們如果敢這麼做,就等於直接是給二弟弟媳婦弄難堪了,讓他們兩人在村裡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村裡人會覺得他們不孝順 ,其他幾個子女才僱人給老媽做飯的。

二弟弟媳婦非要跟咱們幾個翻臉不可。他們肯定會來句:覺得我們倆不孝順,你們孝順,那你們把老媽領走吧!愛上誰家上誰家去。

到時候咱們幾個可該怎麼辦?那關係就弄得很僵了。

即使咱們把老媽接到城裡來住,那老媽最終是不是還得回村裡?到時候還得回過頭去和二弟弟弟媳婦緩和關係。所以你們不要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咱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花2000塊錢,讓二弟陪着老媽就行了。

真的沒有什麼需要抱怨的。”

我和二姐認真聽完大哥說的這番話,都覺得大哥說的很有道理 ,我們想問題還是太簡單了。看來姜還是老的辣啊!

是的,二哥能陪着老媽已經很不錯了。我們其他幾個子女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你們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