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英
初次看《人生》的時候,看到結局巧珍被高加林拋棄,最後嫁給了馬栓,我是非常惋惜的。
因為巧珍真的是個金子般的好姑娘,可是她的感情卻如此坎坷,讓人心疼。
電視劇的改編雖然改了很多,但是核心故事還是沒有改,原著中的巧珍確實喜歡高加林,最後被高加林拋棄,不得已嫁給了馬栓。
所以電視劇我非常仔細的看,為何巧珍會被拋棄?
她明明是那麼好的一個姑娘,也許是長大了,對感情有了不一樣的理解,這一次我覺得巧珍被拋棄和她本身有很大的關係。
巧珍對高加林“倒貼式”的追求
巧珍很喜歡高加林。
“會讀書,有文化,懂得多,會講道理,還要有志氣。要緊的是你一看見他就開心。”
這是高加林在巧珍心目中的形象,前面的一切什麼懂得多有志氣有本事,都是高加林吸引巧珍的地方。
而最後一點最關鍵那就是巧珍一看見他就開心,這一點是因為巧珍太喜歡高加林了。
巧珍是一個勇敢追求愛情的女孩,她單純,勇於追求愛情。
在這份愛情中,她非常有勇氣,卻也是被傷最重的那一個。
巧珍喜歡高加林,不像普通小女孩忸怩害羞,而是大大方方的對高加林好。
幫他修自行車,開車去縣城看他,帶他去二姨家吃粉,給他吃雞蛋,還幫他買饃,偷看他教書,不停的查字典看他寫的文字......
只要是跟高加林有關的事情,巧珍都心甘情願的去做。
不管高加林做什麼,巧珍都會支持他,她覺得只要高加林好她就好。
所以後來高加林去了縣城上班,她也是由衷的開心,並不擔心高加林會拋棄自己。
她有空便去縣城高加林單位給他送東西,好幾次都沒有見到高加林,在家裡她幾乎天天跑到高加林家裡,給他家裡干農活,照顧他生病的母親。
她喜歡高加林,一點也不在乎村裡人的眼光,大膽的去燙頭,和高加林在村裡光明正大的手牽手。
要知道在這之前她和高加林的約會一直是偷偷摸摸的,而且高加林一直不想她告訴比爾他們的感情,甚至去縣城看他,也是跟別人謊稱自己是高加林的妹妹。
巧珍愛高加林愛得非常卑微。
高加林說要隱瞞他們的感情,巧珍便是都不說,後來高加林承認了他們的關係,手牽手在村裡走來走去,高加林只想到了自己,卻沒有想到在那個年代,一個女孩子沒有人上門提親這樣談戀愛是會被說閑話的。
高加林是思想進步,巧珍勇敢追求愛情,他們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但是高加林從來沒有正式請過媒人去巧珍家裡提親。
關於這點禮數和規矩,高加林肯定知道,但是他並沒這樣做,甚至家裡人讓他早點去提親,把兩人的婚事定下了,也被高加林拒絕了。
巧珍這樣的“倒貼式”追求高加林,不僅僅沒有得到高加林的珍惜,相反後來還被拋棄了。
巧珍的“婚前獻身”
關於巧珍和高加林在婚前有沒有越界,雖然電視劇並沒有明說。
但是有兩個細節已經說明了事實。
- 第一:巧珍說“我就是加林哥的。”
其實對於巧珍想要嫁給高加林,巧珍的父親劉立本是不同意的,因為劉立本覺得高加林家裡太窮,而且還弄丟了教書的活,這一輩子只能種地了。
一開始劉立本是不同意的,畢竟劉立本可是高家村的二能人,而且還是高家村首富,他看不上高加林很正常。
同樣不同意的還有巧珍的大姐巧英,巧英不同意妹妹跟高加林在一起的原因比劉立本要複雜些,關於她後期我會具體分析。
同樣是女人,巧英看着自己阻攔不了妹妹對高加林的感情,便提醒她說:“巧珍,不可不能把自己全都給了那高加林啊,你得給自己留條後路。”
說完大姐便走了。
巧珍在房間里,對着那面高加林送給她的小鏡子,開心的說:“我就是加林哥的。”
從巧珍這個放哪呀可以看出,她對高加林的愛是毫無保留的,是沒有退路的。
所以婚前越界不是不可能,因為巧珍的愛是毫無保留的。
- 第二:巧珍去縣裡終於見到高加林,見面便猛撲過去。
巧珍一直鼓勵高加林出去闖闖,因為她覺得高加林有本事肯定能夠闖出一片天地。
最重要的是,巧珍她懂高加林不甘心留在農村,一輩子待在農村的高加林是不會真正開心的,所以她鼓勵高加林出去,她覺得只要高加林好,她就覺得幸福。
後來高加林真的有機會不用待在高家村了,而是去縣裡當記者。
巧珍便在高家村干農村,替他照顧父母。
如果不是巧珍一直幫着照顧高加林的父母,幫忙幹活,高加林也不會那麼放心去縣裡上班,所以巧珍付出了太多。
好幾次巧珍去縣裡看望高加林,都沒有碰到他。
後來有一次終於碰到了高加林,那天其實高加林原本是要去給黃亞萍拍照的,他半路上自行車出了問題,又聽說巧珍來了,才馬上返回去見巧珍。
巧珍已經很久沒有見高加林了,她非常想念他,見面到房間里後巧珍毫不猶豫的撲在了高加林身上,緊緊地抱着他。
可是這一次高加林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緊緊抱着她,而是說隔壁有領導在,其實那天是休息日,並沒有人。
他不想碰巧珍是因為他那個時候感受到了黃亞萍的熱情,而且他進城了,意識到自己有了更多的選擇,他對巧珍的感情動搖了。
後來他謊稱自己還有個採訪要忙,巧珍不好意思繼續留下來,只能依依不捨懂事的回家了。
從這兩個細節可以看出,巧珍很有可能跟高加林在婚前已經越界了。
可是即便如此,高加林最終還是拋棄了她。
高加林借口推遲訂婚
後來高加林因為在縣裡表現優秀,被單位推薦去省里培訓,而且跟他一起去省里培訓的人是黃亞萍,兩人在西安相處了這麼久,感情也變得很微妙。
這一次培訓結束回到縣裡後,單位便給他放了假,讓他回去看看家裡,畢竟高加林來到縣裡這麼久一直沒有回家看看。
所以這一次高加林帶着自己從西安給父母帶的禮物回家了,同時他還給巧珍買了一根紅圍巾。
這一次高加林回村完全不一樣了,他是大記者了,回到村口,大家都圍着他叫大幹部。
而這個時候劉立本也對高加林的態度鬆動了,高加林回家後,聽父母的安排去巧珍家裡看看,當晚劉立本還留他吃晚飯了。
劉立本的這個舉動很顯然釋放了一個信息,那就是他接受了高加林這個“准女婿”。
高加林從巧珍家裡 吃完飯晚飯回家後,高加林的父母聽說劉立本留兒子吃飯了,便懂了劉立本的態度,他們讓高加林抓緊時間去劉家提親。
而且高加林的年紀也不小,巧珍這個女孩他們二老非常滿意,希望兒子能夠早點和巧珍結婚,就算暫時不結婚,也要早點把婚事定下來,對人家女孩子有個交代。
高加林的父母是老實人,他們覺得兒子和巧珍這樣早點結婚比較好,不能一直耽擱人家女孩,早點娶進門才是硬道理,他們的想法是對的。
但是高加林卻拒絕了, 他說:“你們千萬不要給我張羅,好嗎?我覺得這件事情應該再等一等。
你們看啊,我現在剛到縣裡去工作本來手裡頭事就很忙,再說了我剛從省裡邊學習回來,我應當好好表現作出成績給那些信任我的領導們看。
結果我一回來就開始忙着操辦自己的婚事,傳出去影響多不好啊。我都已經想好了,這段時間就應該把自己所有的私事都放一放,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當中去,加倍努力讓身邊的同事滿意,讓那些領導滿意。
這樣我才能在縣城裡站穩腳跟,才能給自己奔一個好前程啊,你們說是不是啊?”
高加林理由說得一套一套的,其實都是借口,因為他這段時間通過和黃亞萍的單獨相處,他有了動搖,不想自己和巧珍過早定下。
高家父母聽完兒子的這番話,也是無奈,說:“理是這麼個理,可是定個親也不會耽誤你在城裡好好工作嘛,對不對?”
高父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定親不需要花多長時間,這點時間如果高加林真的想做,一天就可以了。
結果高加林這下一下子急了起來,他情緒激動的說:“那你們知不知道我這次回來,是我跟領導好不容易請了假,領導才批的。
我過兩天我再去跟他請假,說我要回來訂婚,那人家領導怎麼想我啊!領導肯定會把我現在所有的工作都交給別人了,為什麼?那是因為你,因為你個人的原因啊!
因為你個人的原因耽誤了工作!說到哪兒都是你錯,而且現在縣裡所有的新聞稿子都是我來寫,別人根本替不了,那我要是因為我的個人原因導致縣裡連續好幾天都沒有新聞稿子播放,這屬於重大事故啊!”
聽完兒子的這番話,高父高母被嚇到了,他們覺得兒子的工作還是不能出差錯,於是答應兒子過段時間提婚事。
其實從這番話很明顯看出,高加林是故意嚇唬自己的父母,他知道父母老實,又不清楚他的具體工作,故意將事情說得那麼嚴重,把自己說得那麼重要。
其實他這次放假還是領導主動讓他休息的,而且他放假了,也有人寫稿子,同事更加樂意,因為他上班了,同事的稿子便少了很多。
高加林如此推辭自己和巧珍的婚事,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內心深處已經開始動了想拋棄巧珍的念頭了。
第二天高加林便回縣城了,是巧珍送他到村口,在路上巧珍跟他分享秋嬸家的豬生了十二隻豬,前幾天被壓死了一隻,現在又死了一隻,所以只剩下十隻了。
結果被高加林不耐煩的嫌棄巧珍說話太啰嗦,還說文學表達講究的是一個簡明扼要。
當然以巧珍的文化水平是無法理解什麼叫文學表達了,說了幾句話,高加林便不願意跟巧珍說話了,說她沒有文化底子。
巧珍回去後便覺得自己這樣不好,找妹妹巧玲以後教自己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高加林去了縣裡後,其實一直在等一個借口甩掉巧珍,這個借口便是黃亞萍的主動。
其實這次高加林回去後,黃亞萍的父親調令下來了,他要回上海了,同時也意味着黃亞萍也會跟着去上海。
這樣黃亞萍便有借口甩了張克南,父親的調令下來後,黃亞萍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便跟張克南提出了分手。
之後緊跟着對高加林表白,讓他跟自己去上海。
面對這個能夠去上海的機會,能夠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高加林徹底狠下心決定跟黃亞萍去上海了,而巧珍就這樣被高加林拋棄了,高加林不懂得珍惜,也許往往太容易得來的男人很難會珍惜才會造成巧珍的悲劇。
巧珍被拋棄後便被村裡人笑話,名聲不好了,幸運的是馬栓一直喜歡她,不嫌棄她,最後巧珍帶着那顆被高加林傷害的心嫁給了馬栓。
在其實電視劇一定程度上美化了馬栓,不過我覺得這樣也好,因為巧珍值得。
本期的《人生之路》解讀到這裡,下期解讀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