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心理學探索》再版,馬斯洛帶你探討自我實現與成長

日前,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再版了馬斯洛的《存在心理學探索》,該書收錄了亞伯拉罕·h.馬斯洛1954年至1960年間發表的 14篇重要演講稿、論文。

亞伯拉罕· h.馬斯洛作為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出者,也是著名的管理學大師。

馬斯洛結合多年搜集的臨床資料,探討成長及自我實現理論,其中包括匱乏性動機與成長性動機、防禦與成長、認知需要與認知恐懼、高峰體驗中的存在性認知、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等對人類本質和心理健康極為重要的概念,為促進、保持精神健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在前言中,馬斯洛談到,這本書是我1954年發表的《動機與人格》一書的續篇。和該書一樣,本書也是由不同時期完成的研究論文集結而成。這本書是一個引子,希望未來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一個基於實證研究、全面系統、包含人性深度和高度的普通心理和哲學體系。本書最後一章是該體系的大致綱要,是通向該體系的橋樑。本書首次嘗試將“健康及成長心理學”與“心理病理學和心理分析動力學”統一起來,將分析與整體、身心待合與身心合一、善與惡、正與負統一起來。換言之,本書擬在普通心理分析學和實驗心理學的科學實證基礎上,構建優心態心理學、存在心理學和元動機心理學的上層建築,以突破兩大心理學體系的局限。

采寫:南都記者 許曉蕾 實習生 蔡昳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