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裡面的黎維娟是一個很現實的姑娘,由於從小窮怕了,所以她的擇偶標準首先是以對方的經濟實力為重,其次才是其他。
很幸運,黎維娟談了一個富二代男朋友,對方也捨得為她花錢,什麼名牌包包、奢侈品首飾,只要黎維娟喜歡,就會送給她。
只可惜,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
有一天,黎維娟看上了一款剛出來的包包,想讓男友給自己買,但是男友卻一反常態,一臉的不耐煩。
於是黎維娟就開始耍小脾氣,她以為男友會哄她,結果對方看都沒看她,黎維娟一氣之下就走了。
兩個人大概有兩三天的時間沒有聯繫,最後是黎維娟主動低頭,對方才肯見她一面。
然而,當黎維娟赴約的時候,對方開着敞篷車,車裡的副駕駛上坐着另外一個姑娘,男友以這樣一種近乎殘忍的方式宣告了兩個人感情的結束。
黎維娟以為只要自己花男人的錢,就會將對方鎖在自己身邊,可事實證明,她的想法是錯的。
由此可見,征服男人的心理潛規則從來都不是花他的錢,而是花他的心。
沉沒成本效應:那些收不回來的成本恰好是人們的軟肋
01)、小王買了兩張電影票,打算在周末的時候請暗戀的對象看電影,結果周末對方有事沒辦法赴約。
這個時候,已經為買電影票花費了的錢就是沉沒成本。
在經濟學當中,為了完成某件事情而花費的成本,且這些成本不會隨着決策的改變而收穫,這些就是沉沒成本。
在心理學當中,人們普遍有損失憎惡的天性,再加上人們對於損失的敏感度要大於獲得的敏感度,所以他們往往更在意自己會失去什麼。
從這一個角度來說,我們在和男人相處的時候,就可以很好地利用這個心理學效應。
02)、有人會說,花錢也是讓男人進行沉沒成本的一個途徑。
誠然,錢也是成本,但也應該分情況而論。
假如錢於對方而言是稀缺資源,那麼我們花男人的錢就會增加他的沉沒成本,就會讓他因為害怕失去而倍加珍惜已經擁有的感情。
但如果錢對於對方來說並不是稀缺資源,那麼,我們花對方的錢就毫無意義,因為這並不會構成對方的損失。
因此,我們需要對症下藥,應該去消耗男人的稀缺資源,例如時間,例如情感等等。
我們要學會引導男人付出,而主動索取也未嘗不可
上文提到花錢並不會讓一個男人徹底被我們征服,對於兩性關係來說,錢是動態發展的,當下就算是花光了,未來也會擁有。
可情感不一樣,它往往是靜態的,如果習慣了某一個模式,是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的,這就是說為什麼我們要學會花一個男人的心的原因。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學會引導男人為自己進行情感上的付出。
《小王子》裡面的那株玫瑰花看上去平平無奇,和地球的花朵相比,它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可就是這樣一朵花,卻無法讓任何植物取代它的位置,這是為何?
原因就在於小王子在種植它的時候,耗費了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情感,這些是無法收回的,所以它才可以吸引小王子的注意力。
由此,我們在和男人相處的時候,不妨也要這麼做,當然,不要覺得主動索取會不好意思。
事實上,當我們覺得不好意思的時候,本質上還是在這段感情當中為自己保留退路,這是不利於感情的經營的。
我們就要對方花時間陪自己,就要對方不忙的時候陪自己吃飯、逛街,就要消耗對方的情感成本,就要讓自己在對方心裡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花男人的心,才可以讓對方真正依賴自己
心理學當中有一個“21天定律”。即我們做有意見事情如果能夠進行二十一天,那麼在這二十一天的時間裡,我們就會逐漸習慣這樣的一個過程。
習慣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存在,它會見縫插針、無孔不入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潛移默化地接受它,無法離開它,甚至依賴它。
習慣會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部分里,會讓我們不論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它。
而花男人的心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當我們讓男人花時間陪自己,抽空陪自己逛街吃飯,就是一個逐漸培養對方喜歡的一個過程。
日積月累之下,男人的潛意識就會形成這樣的一個模式,就會在精神上依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