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有一個就足夠了,而這個人,就是我的父親。
都說最溫暖的是心靈的港灣,最溫情的莫過於父母之愛。父親就像一本厚重的書,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寫滿了真實與深情。悠悠父愛,恩重如山,父親臉上的一道道皺紋,都是我成長的見證。
每當聽到《酒干倘賣無》這首歌,總會讓我淚濕眼眶:“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這些歌詞,唱出了我和父親之間最真摯的情感。
小時候,父親總是早早起床,去井裡挑水,然後為我們準備早餐。即使睡意朦朧,他也會騎着那輛破舊的自行車送我上學,風雨無阻。後來我外出打工,父親怕我受委屈、不適應,總是拍着胸脯說:“有我呢!”等我賺錢了想給他錢,他卻怎麼也不肯要,讓我自己留着用。
父親一心一意為我付出,而我卻常常因為忙碌忽略了他。在他生病最需要我照顧的時候,我還在忙着做生意、照顧孩子,只能兩三天才回家一次。可他卻寧可自己難受,還催我回家照顧孩子,心裡裝的全是我和我的孩子。
昨天中午,在路邊飯店吃飯時,我看到一對父女。父親不停地往女兒碗里夾肉,小女孩大概6歲左右,那溫馨的畫面,瞬間把我拉回了小時候。那時,物質匱乏,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素菜,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肉。有一次,6歲的我跑到在村委會開會的父親那裡,正好趕上他們吃飯。每人一碗飯、一碗菜,父親看到我在門口,立刻喊我進去,把他的那份飯給了我。那頓飯有豆芽炒肉、青菜蘿蔔鹹菜,我吃得特別香。回家後,我開心地對母親說:“今晚在爸爸上班那裡吃飯,有肉吃。”母親笑着告訴我:“你搶吃了你爸的飯,你爸吃什麼?”我這才知道,原來父親餓着肚子,把飯讓給了我。
父親總是把最好的都留給我。在我心裡,父親就是我的天,只要他在,我就什麼都不怕。以前,哪怕看到一隻蟑螂、一隻老鼠我都會害怕,可只要有父親在身邊,我就有了十足的安全感。
父親的愛,都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里,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中,永遠也不會忘記。他一生省吃儉用,煙酒不沾,人品好、有文化,還買了許多文學書給我看,希望我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為有這樣的父親感到無比自豪!
然而,前年父親因病重永遠地離開了我。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爸爸可以喊了。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失去最疼愛自己的人。父親走後,我哭了三天三夜,可再怎麼哭,也換不回父親的重生。我對父親的虧欠實在太多太多……如果有來生,我還想做他的女兒,好好孝順他。
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精彩美麗的世界,已是無比偉大。趁他們還健在,一定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他們。母親是世界上對我最好的女人,而父親,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有他,我此生足矣。
作者簡介:我是仇莉梅,廣西靈山人,愛好看書寫作。七十年代人,在南寧擺攤賣土雞鴨和蔬菜水果,我懷有一顆文學心,白天擺攤,晚上寫作,相信自己,只要堅持寫下去,總有一天會春暖花開。我是一個能力平平的作者,但我也很幸運的是,2017年4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出新華社記者朱麗莉的2500字長文《雞鴨攤里的“讀書女郎”》,報道了我自強不息、頑強追夢的事迹。學生時代,讀小學五年級時,全校作文比賽我得一等獎,記得那時我寫我的《好老師》,講真讀書時,我數學勉強及格的學生,原因我對數學沒有興趣。我少年時代在八桂都市報發表過《換假錢》和巜真心真意》也在家庭主婦報發表過《百善孝為先》還有在中國電力報》發表過怨我吃醋嗎》還有在《賀州日報》發表過《女人要活出自我》還有在《當代生活報》發表過巜愛情也要感恩》還有在《三江都市報》發表過《吃飯賺帥哥》還有《吉林報》發表過《芝麻餅的味道》……等等。那麼多年只發表過65篇文章。雖然我寫作能力並不是很好的,目前來說寫作並不回給我帶來豐厚回報,但我還是堅持下去,有空就寫寫寫,寫到我手指動彈不得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