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房子就是我們心靈唯一的棲息地嗎

大家好,我是葉小小,愛閱讀愛寫作。


今天把《心居》看完了,之前看到很多博主說這個電視很狗血。還有報道批評這個劇是在販賣人的焦慮。


(1)


嗯,剛開始是有點想不通。這個馮嘵琴為什麼總是想要一套自己的房子呢。後來慢慢地明白了。全家都把她當保姆了,始終是個外人。在家庭付出上,她還是吃得苦,任勞任怨的。


其實顧磊和他爸還算是個好人,不是壞角色。當馮嘵琴想要一個房子的時候,他們還是同意的。


但是大姑子顧清俞是個有條理性的人。她一直都在防範馮嘵琴。看到最後一集總算知道為什麼了。原來她一開始就調查了嘵琴,大年是她的兒子而不是弟弟。


顧家其實是願意給房子嘵琴的,但是害怕鳩佔鵲巢,馮嘵琴把老家的人都搬來,顧磊和小老虎就沒有地方了。


這個故事都是圍繞房子展開的。馮嘵琴為了房子逼着老公去問大姑子借錢。結果爭吵中,老公摔倒撞到玻璃就死了。


看到這集,本來前幾天我和老公因為育兒的問題有爭執,不怎麼想和他說話。


結果心裡一陣悲涼,人死了還有什麼好吵的。


老公回來後,我抱了他一下,和好了。


(2)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管有錢沒有錢,每家每戶都會有他們的困難。生活不容易,我們要珍惜擁有的幸福。


回到我們的題目,房子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嗎?


不知道對別人來說重不重要。


對我來說,挺重要的。


擁有自己的房子,最起碼我們有主動權和選擇權。


我爸爸年輕的時候總覺得租房好,租一輩子比較划算。因此他有錢的時候,也沒有想着要買房子,有錢就揮霍了。


等老了,他們就開始後悔了。


前幾年打算讓他們和我一起搬去一個小區,等我存夠錢後再在廣州買房子。可是他們死活不肯,總是要守着那個虧本的店鋪。


他們這樣生活着,沒有錢,我又不得不給他們。可是那家店鋪真的是一直在虧本啊。直到我媽生病,他們才離開那個地方。


房東是本地的,她是怕我媽可能會死,連忙趕他們走。


是吧,沒有自己的房子,就會感到凄涼。

所以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工作,在老了後有一個可以棲息的地方。


這個地方是完全屬於我們自己的。不用擔驚受怕哪天會被趕出來了。


(3)


你說,我們的心靈只能棲息在房子上嗎?

不是的。就像馮嘵琴那樣剛開始是很焦慮,總想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自己沒有能力,就只能逼着老公去借錢。結果老公卻去世了。


這個劇情是放大了人的焦慮。但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不應該被房子捆綁住。


自從馮嘵琴的老公去世後,她開始獨立自主,去送外賣。後來發現一個商機,她和暴發戶展翔開養老院。


為了這個養老院,她付出很多努力和艱辛。也從這個是工作中找到熱愛。其實她內心還是個善良的人。


努力生活和不擇手段有什麼區別,就是在於內心是不是善良的。


我們的心靈不可能只棲息在房子上的。一個人有很多房子,心裡沒有愛,沒有親人朋友,那是非常孤獨的。


找到心中的熱愛,投入十分的幹勁。只有願意專註去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極致,錢和房子是伴隨物,總會有的。


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奮鬥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擁有一個有愛的家庭。